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聚力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民生网2023-12-18 16:58:19

年终岁尾,走进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塘心村,满目葱翠的生态图景、整洁靓丽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设施完备的休闲场所让人赞叹不已,清新雅趣的田园绿野随处可见,还有不少描绘有“我在这里,很想见你一面”等大字的网红打卡墙,新型乡村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住在农村确实好,环境优美空气好。”72岁的塘心村村民梁元珍见游客来访,哼起了自己写的歌。她说:“现在村里到处都很干净整洁,再也见不到‘脏乱差’的现象,今年自家房屋还穿上了‘新衣’。”

塘心村美丽蝶变的背后,是梅县区创建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成效,也是梅县区聚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县区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等。2022年梅县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万元,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目的是要同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激发乡村活力,补齐乡村短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雁洋镇塘心村党支部书记陈忠彩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很低,十分贫穷,才一两万元,现在我们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我们村里的产业主要是金柚和澳洲坚果,还有旅游,村子很漂亮了,可以说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游玩、观光。”

塘心村是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一个典型村,在梅县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力下,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位于丙村、雁洋两镇,串连13个行政村和1个圩镇,全长23公里。该示范带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挖掘历史、优化环境、保护古村、发展产业、提升农房风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等,引导广大群众爱护村庄,共建和美乡村,实现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同辉”,工业、农业、文旅“三产融合”,天际线、山际线、水岸线“三线同美”。

当前的丙村、雁洋,党建与治理互促、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步入其中,可以看到柚园、茶园、古村落、古民居相得益彰,桥溪古韵、客都人家、稻鱼共生基地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民宿、农家乐集聚发展,资源变资产、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照进现实。

丙村镇红光村村民理事会理事温育辉说:“通过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村办了很多企业,很多客家产品推向全国各地,也解决了我们本村村民的务工问题,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我们村里通过各级政府的打造,公园、道路、房前屋后都提升了,环境卫生都改善了,大家都有幸福感。”

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为梅县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带动。除此之外,梅县区还先后打造了城东莲塘,丙村芦陵、小白沙,程江古塘、茶仔园等20多个特色示范村和大坪鸽、小龙虾等43个农业特色产业,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入选国家试点,松口大黄村、南口侨乡村等加快产业社区建设,以期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有力带动全区谱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部曲”。

大坪镇雷甘村产业村长张念祖说:“我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带动了34户贫困户,当时我们公司带动他们脱贫。这两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公司每年有近10万元的收益给村里。这两年雷甘村小龙虾生产基地打造成了网红点,周末节假日都会有很多家庭相约来这里钓小龙虾,吃小龙虾,周边采摘,一到节假日就非常热闹。”

石扇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邓荣生说:“把我们的石扇咸菜和梅菜干做好,把我们的预制菜产品做出去。我们目前可以带动1000户农户(种植芥菜),2023年预计年产值大概1000万元左右,二期建成之后就业人数应该可以达到200人左右,一期和二期的产值应该就能达到3000万元。”

松口镇大黄村党委副书记杨治福说:“目前我们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驻了有32家金柚专业合作社,储藏量达到了1.5亿斤每年,带动了周边150多个村民在这里就业,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产业社区,继续保障金柚的品牌,保障金柚的品质,延伸金柚的深加工,有效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土地”这个关键元素。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梅县区坚守耕地红线,创新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引进乡贤企业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打造了畲江镇太湖村和南口镇南龙村、益昌村等立体农业基地。

梅州市梅县区土地整治中心主任李旋说:“我区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积极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按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自去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完成耕地恢复面积共2700多亩,确保我区耕地面积不减少,实现了耕地的‘进出平衡’。”

坚守耕地红线、守住粮食安全、发展特色产业,梅县区擦亮了特色农产品品牌,金柚、茶叶、水稻等产业不断做优做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今日的梅县,一条条宽阔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乡村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致富产业势如破竹,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漫步在梅县大地,处处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乡村美丽宜居,产业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环境美了、腰包鼓了、生活幸福了”成为村民们的由衷之言,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李建文 郑春遥 李霖锴)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