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开创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民生网2023-10-30 18:43:22

10月29日,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普教系统党建专业委员会分论坛在北京小学举办。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以《聚焦根本,深化改革,明确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副中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发言,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背景、聚焦根本、深化改革和工作部署等五个方面,分享了通州区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聚焦根本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的失败。我们绝不能犯这种历史性错误!”

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加强思想引领,丰富思政课形式,举办“红心向党 做新时代接班人”大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上好思政的每一课;印发《通州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做好各学段、培训机构问题教材的排查工作,严守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围绕冬奥、党的二十大召开,推出“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和“讲述·教育这十年”系列短视频,在全系统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明确“创新+人文”科技教育发展理念,提升副中心科技教育,打造金鹏科技团3个,北京市科技示范校14所,市区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校33所;结合“争做副中心好少年”红领巾争章活动,推进“红领巾爱首都”社会实践活动落地落实。

其次,依托运河文化,以“万千百十”行动计划为载体,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少年行”育人工程德育品牌;在全学段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永远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实施六大惠民惠生工程(营养配餐工程、“清凉”工程、“护眼”工程、双线教育工程、厕所清洁工程、操场提升工程),改善学校办学环境,解决“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启动冰雪嘉年华、定向越野、跆拳道比赛等体育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组织开展家庭烹饪、整理衣物、小小种植、“我是生活小达人”等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

在2023年北京市第29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通州区取得高中B组第三、初中B组第二的好成绩。

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等数十个改革文件,为新时代副中心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通州区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首先,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学校领导体制机制。2020年,作为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5个试点区之一,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领导体制改革工作,得到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2022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北京市通州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方案(试行)》及10个配套文件,制定实操手册,细化32项任务清单,规范设置党委9个、党总支32个,创建党建示范品牌32个、党建优秀品牌20个,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健全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组织体系 、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其次,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办学改革。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本学期,引入北京市十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潞河中学于家务校区,北京学校、景山学校通州分校首次招收高中学生,副中心高中校增至12所,全区82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实现与市级优质资源校“一对一、手拉手”合作,极大地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12所跨区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区内教育集团12个、一体化办学学校6所,全区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60%。

第三,持续做好“双减”的后半篇文章。2021年以来,副中心教育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部署,聚焦“七有”“五性”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学科类机构和培训学生规模大幅压减,校内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以来,针对“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治理”和“规范非学科类培训”,通州区委区政府召开3次“双减”工作推进会,强化部门、属地协同,形成长效机制;对标新课程新课标,变革教育理念,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加法”,依托“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区”和“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两个国家级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元宇宙+教育”试点项目,通过双师课堂实现优质课程资源云端输出,提高校内教学质量。

落地生根

2022年7月,北京市级层面加大对副中心教育支持力度,再次针对性出台了《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2023年年初,北京市教委专门召开了“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会”,为通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次谋篇布局、勾画蓝图。

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有力举措,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系统将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从三个方面保障全面落实各级各项工作部署。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副中心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指导下,在通州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通州区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党组织领导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区域推进整体框架,让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学校领导和治理模式的真正变革,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打造特色的副中心教育新名片。党建引领是区域和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区域和学校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入挖掘地域和学校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持续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重点推动特色课程群,“1+3”贯通培养项目,融通高校、科研院所等育人平台,“一带一路”国家小语种特色课程体系开发,艺术特色校品牌等工作,在文化底蕴、培养体系、课程特色、办学活力等多个维度,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教育质量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品质学校。

积极推进区域特色化办学,立足区域实际,充分利用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副中心“三大建筑”和非遗研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具有运河文化、地域文化属性的文旅资源,探索特色化发展内涵。依托国家大剧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少年宫等,启动艺术、科技试点校建设。

持续引进知名高校、高新企业、文化科技场馆等资源,逐步提高副中心教育区域影响力,反哺区域发展。探索建设合唱、戏剧、舞蹈等艺术特色试点校,形成试点校“班班有亮点,校校有特色”的特色教育发展新局面。

三是构建开放的副中心教育新格局。坚持首善标准,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按照通州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的《落实〈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合作办学力度,加快国际学校建设,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师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探索开放办学的新模式,推动形成区域教育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持续加大与核心区合作办学力度,继续引进优质资源,为副中心教育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副中心办学活力;健全引进优质资源校保障机制,促进融合发展;积极搭建与域外交往平台,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成功经验,推动副中心教育跨越发展。

进一步完善“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与天津市宝坻区、唐山市、雄安新区等地的教育交流合作,建设好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及港澳台地区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实现新增国际友好校、港澳姊妹校各5所,建设城市副中心教育系统外事人才库,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发挥城市副中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天然优势,让通州区成为新的人才高地。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