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聚焦集团未来发展 北京十中教育集团举办教育畅聊会

来源:民生网2023-09-22 19:26:49

9月19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教育畅聊会。会议聚焦北京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未来发展,以头脑风暴形式探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小初高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增值评价等方面的工作。畅聊会由北京市第十中学校长曲兆军主持,北京十中教育集团干部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北京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曲兆军主持教育畅聊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教学负责人刘娜、北京市丰台第五小学校长李磊 、北京学校校长尹军、丰台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校长张德江、卢沟桥二小校长张利民、长辛店中心小学书记陈民、精准教学研究院专家李春红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畅聊教育集团未来发展,在开放的交流中分享教育智慧。

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管杰:我们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德树人,可以说,关注核心素养和学习习惯是万全之重,万全之策,学校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更应该立足学生本身,发展可持续的、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教育。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学校要鼓励、引导学生化被动等待为主动面对。

刘娜:双减背景下,学校必须注重提升课程质量,要以课堂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着力于老师,激发学生内驱力,抢占学生兴趣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支梅:丰台区人文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弱,双减的落实在应然与实然之间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差距,我们更应当关注双减后的实然。语数外是脊梁,学校必须高度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美术、音乐、体育学科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审美素养。

如何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最大力量?

尹军: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做到全面、科学筛选人才,而这一工作要从小学抓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目的是单一的,即助力孩子成为更好、更优秀的自己;集团校贯通培养体制下,人才培养的挑战集中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两方面。

李磊:兴趣、天分固然很重要,但也要关注特殊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教育要有情怀,要因材施教,要创造条件支持成就拔尖创新人才;在关于激励教师站稳讲堂方面,需要打造、传承“拼搏向上、追求卓越、永不放弃、幸福领跑”的文化基因。

曲兆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智力和成绩拔尖的学生,更加突出教育的育人功能;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发展每个学生的创新素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位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目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内容往往聚焦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但若仅限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显然很难培养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该着眼于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构建,从冰山模型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动机和创新人格上狠下功夫,让拔尖创新人才喷涌而出。

北京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教育畅聊会现场

与会教师有什么样的感受?

王春梅:一场头脑风暴,从课堂实践到中高考改革,全新的改革动向扩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一场欢乐的盛会,大家共话热点话题,共谱美好的十中未来;一次反思,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以素养核心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式俨然成为当下的教育主流。在主流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站住、站稳、站好讲台,传授给学生有营养的知识,教给学生关键的技能,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在贯通培养中发现人才、培养拔尖人才,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钱月华:作为管理者,我们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根本任务,做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同时,我们应放眼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无论考不考,都应该抓住学科本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体验中发现学科魅力,也就是“减负而不减质”。鼓励、要求各科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让课堂充满活力,比如推进项目式学习,设计孩子们喜欢的实验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生命成长的意义等,展现各学科独特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为孩子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宋琳琳:首先,我需要站稳讲台,多向有经验的前辈教师学习请教,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真实需求,积极反思总结,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拥有扎实学识,广泛阅读,不断开阔眼界,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化于心,融于课堂。此外,要以从容心态,拥抱变化,立足教育本质,在素养提升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以终为始,深入思考教学内容中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方式和层层递进的关系,把教学内容讲细讲活。

刘郑:教育,教有其法,育有其道。作为高中老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了教法,而弱于育人。今天听了那么多专家学者的演讲交流,深深感受到要吸收其他学段育人的为师之道,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陈希:贯通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都需要依赖于良好的机制,更需要依赖有正气、才气、书卷气和人气的教师。而教师自身广博的、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一切的基石。教师修炼自身,是抢占学生兴趣点的法宝。这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改变,那么,教师也要能以“修炼自身”这种“不变”去应万变。

郑晓超:教师的进阶需要经历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死去活来”的苦练,熟练掌握数学基本功,一个从薄到厚的积累过程;第二层境界,“高屋建瓴”地归纳,达到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从厚到薄的提炼过程;第三层境界“得意忘形”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升华过程。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根与魂”!

孙景芳:我深刻理解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内涵。一个好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好校长拥有宽广的眼界和高尚的情怀,好校长能够通过有效的领导、积极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管理能力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马心驰:《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就是要站稳讲堂,如果能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也会自觉地学习老师,从而带起良好的氛围,这就对老师的学科能力和道德品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点上我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亓志杰:作为青年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注重阅读,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站稳讲台,做好科学教育,勇于挑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王润鹏:作为一名新教师,今日通过十中优秀的平台与各位教育前辈相遇是我的荣幸。首先,我认为要建设一个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不仅学习到知识,同时能够学习到知识点以外的内容,充实精神世界;其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也在不断思考思政课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希望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十中学子。

燕丹丹:怎样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并很好的维持下去,是一直最困扰我的问题。我想今后要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让孩子有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实验,跨学科整合,联系实际等,让孩子有兴趣;从一个学科突破,辐射到其他学科,让孩子有自信。

北京十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梁晓华代表学校对与会大咖的教育智慧分享和大力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她表示,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十中人的幸福。一个人走路走得快,一群人走路走得远,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十中,助力十中行稳致远。

头脑风暴助推发展,教育畅聊启智未来。各位专家、校长立足北京十中教育集团实际,畅所欲言,交流内容充实,思维碰撞充分,为发展指方向,为改革谋思路,为困惑开新局。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会上积极与大咖互动,会后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感受。

北京十中教育集团的教师们表示,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上,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宽松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跃起来,充分展示自己,激发创新潜力,全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办适合每个孩子未来发展的教育。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