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人物

三十九载农信情 一腔赤诚映初心

——记“老农信人”李江林

来源:民生网2023-08-22 15:44:44

8月17日,已经内退将近10年的李江林还在梓潼农商银行办公室忙活着,他正在整理梓潼农商银行多年来浩繁的职工养老金、公积金档案。年近60的李江林,嗓门清亮,快人快语,说起话来让人倍感亲切。

李江林是梓潼农商银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员工,参加工作39年来,他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换来放心,用自己的责任担当和辛勤汗水,凭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素养,李江林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位“老农信”的一片质朴情怀......

作为一名扎根在梓潼“三农沃土”近40年的“老农信人”,李江林他见证了梓潼农信社及梓潼农商银行近40年的风云变迁。

1982年7月,李江林以一分之差痛失高考上线资格,在老家当个代课老师。1984年8月,作为社招第一批信用社工作人员,李江林被分配到原梓潼县宝石信用社工作。那一年,李江林21岁。当时的农村人,有份工作很不容易,信用社员工也算是“吃国家粮的”,只要跳出“农门”,几乎算是一个家族的大喜事。

李江林回忆说:人生几十年在农信系统工作,虽然自己水平有限,经过党和组织的培养教诲,工作期间始终能够忠诚于党的事业,处处用党性和普世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做事,踏实干净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从当年的风华正茂到如今两鬓斑白,39年,无怨无悔,李江林将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农信事业。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宝石信用社只有3个人,主任、会计、出纳员。当时农民生活比较贫困,社员中很少有人存款,可工作还得开展啊,我和同事们就靠勤跑腿、多动嘴,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李江林介绍。

回忆起信用社的点点滴滴,李江林津津乐道地讲述着他经历的每一个阶段。他刚刚上班那几年,信用社规模很小,工作环境艰苦,只有手工记账。每天背着挎包,走东村、串西村。入股、存款、放贷、收息,金额大多是几元几十元。那时候,他负责的片区内有十多个村子、 数百户人家,他每天背着挎包走村串户,走到哪里就把信用社存贷款的好处宣传到哪里。

“好在那那会儿乡里有广播,那是当时唯一最广泛的公众宣传渠道,党和政府的很多政策都是通过大喇叭传达到社员群众中去。”李江林说。

印象最深的是,二十世纪80年代,提倡以社为家,县联社提倡“家”文化,在基层信用社根深蒂固,员工几乎70%-80%的时间都住在信用社,一般是两个人守库,工作条件,福利待遇跟当时的供销社、粮站都没法儿比。李江林当时的工资是36.5元/月,福利很少,电话费什么的都没有,但是大家心气儿都很高,队伍有凝聚力。

“那会儿刚包产到户不久,肥料,种子,农药等等,都还是要供销社统一供应。春耕春播时节,80%的农户都需要在信用社贷款,然后凭信用社的贷款凭证到供销社去领取种子、农药、化肥等,工作量是相当的大。”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他们一家一户去走访,那时候还是很困难,整个信用社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下乡基本上是靠两条腿走。

李江林印象最深的,当时在基层信用社有一个同事,他下乡的时候因为不擅社交,多数时候都是自己解决伙食问题,每次下乡,就用装麦乳精的瓶子灌一瓶白糖水,打发中午的生活,时间长了,因为饮食不科学不顾虑,得了糖尿病,才40多岁就去世了。

虽然像李江林一样的“老农信”以忘我的精神在拼搏,但在那个时代,业务发展依然十分缓慢。80年代中期,农村由“大队”“生产队”管理为基础的核算机制变成了千家万户独立核算。信贷员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实行包片包村。为农民开展金融服务,改变过去在大队部办理业务为登门进户服务,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深入百姓家里上门吸收存款,发放小额贷款,逐步把乡村大部分的农户和商户吸引到信用社,占领了农村金融阵地。

1987年4月,李江林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一员。回首回首36年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光荣入党,李江林依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入党以后,我干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大约是1988年至1989年期间,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当时我还兼任乡场镇的支部书记,组织活动很有成效,当时区委书记邀请我去政府部门上班,并且通过县委组织部准备发调令,调我到乡上政府工作。县联社的主任当时说,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最好的信用社主任,硬是没舍得放我走,后来再回想这个事,我也感到不后悔。”

为老乡提供更好的服务,帮老乡过上好日子,是李江林一直坚守的信念。凭着真情换真心,老乡们都信任他,愿意找他办业务。

“那时候,谁家养了几头猪,种了几亩地,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我基本都清楚。农忙时节,谁家需要帮忙,我放下手里的活儿就跑去帮忙。”农忙的时候,李江林还积极主动地参加支农活动。白天在村里跑,晚上守库同时再整理账簿。昏黄的灯光下,李江林把一天的凭证手工记入明细账,再按科目合计起来,最后扎平总账,时常熬到凌晨一两点钟。

“那个年代,所谓的‘背包银行’,存贷凭证、现金、公章等都装在包里,服务上门。一个人去办业务,说实话,全凭良心。”

参加信用社工作仅仅半年后,因为工作能力出色,李江林就从出纳被调换到会计岗位。李江林说,那个年代的信用社,业务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存款、贷款。存款的金额从几块到几百块不等,再多的也有,特别少,客户拿钱来,会计收钱,复核,开存单,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一阵忙活之后,存单一式四联,其中存档两联,事后复核一联,给客户一联。贷款稍复杂点,分为信用贷款、工商业贷款和农林牧副渔贷款等几类,利率各有不同,讲究“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上万的极少。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今天太多的娱乐项目,当然也没有电脑里的各类系统和打印机等设备,但农信人的工作劲头,丝毫不输现在。

在李江林的记忆里,白天要下乡,晚上要盘点账目,一直忙忙碌碌。每天日终结算,要打余额表,横排竖排数据要在右下角核对一致,左手翻着厚厚的凭证,右手飞快的打着算盘,有时候要加班到很晚,特别是季末年终等结算时点,还要汇总成报表,哪怕再晚,也要送到中心社去汇总,通宵做报表很正常。那个年代的细心和责任心,是用双手敲打、双腿走出来的。

有一次,原先的老会计主动帮忙处理凭证,结果帮了倒忙,把凭证给弄丢了两张,最后那个账说什么也逗不拢,李江林硬是一张一张地复核查找,直到最终找到那两张丢失的凭证,把账目登记清楚。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信用社有了较大发展,但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信用社一度出现贷款回收低、存款负增长。储户取款难现象,但是李江林和同事们依然发扬背包精神,积极入村建户到乡村。动员存款,以一次次的努力推进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迎来了农信社的发展壮大。

1996年,行社分家,信用社脱离农行管理,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1998年,全县整顿农村信用社,恢复农村信用社“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形象,管理上严字当头,信用社也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盈利,逐步铸就信用社在全社会“百姓银行”声誉。

“后来,县信用联社又调动我去仁和信用社当主任,当时呢,领导来找我谈话的时候,其实我还确实有点情绪,你想嘛,我的爱人当时也在宝石那个学校教书,家里当时也是两个娃儿,所以我呢,还是不愿意离家远走。当时领导就说,你在一个地方适应,换个其他地方看你能不能适应呢?我这个人呢,事业心还是比较强的,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

2000年3月,李江林从宝石调到仁和去当信用社主任,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工作,在他主持信用社工作期间,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打铁先要自身硬。在就任仁和信用社主任期间,为了保证自己的贷款质量,李江林总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信贷管理制度规定发放好每一笔贷款。多年来,他坚持原则,对每一笔客户申请的贷款,他都要首先审查其合规性,看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具有贷款资格,申报资料是否齐全、真实,是否冒名顶替等,但凡有一点瑕疵的贷款,李江林一律不予受理。每当有一笔贷款需要进行贷后管理时,无论刮风下雨,李江林总是按时认真做好贷后管理记录,对存在隐性风险的贷款,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检查、服务,一方面看贷户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了解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帮助贷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最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2001年2月,县联社领导又来找我谈话,就是喊我汇报工作嘛,我就先把到仁和期间的工作做了简要的汇报,领导直接说,准备把你工作变了,县联社缺一个办公室主任。当时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感激那种,但是我跟领导说,我搞基层工作能够适应,搞这个机关工作多数我还没接触过,我有可能胜任不了,因为我没得机关工作这个经历,我还是做基层工作算了。领导说,组织上研究定了的事情,那肯定你只有服从。我那个时候的年龄已经快40岁了,我觉得,这个新岗位专业性比较强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中适应。过了几年,又从办公室到人事科当科长。”直到2013年,50岁的李江林从中层干部岗位退居二线。

“2013年9月份我就正式退休了,但肩背挎包,走千村入万户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甘甜滋味令我回味无穷。唯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接过‘挎包’奋勇前行,农商银行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从中层干部位置退下来近10年的李江林,仍用自己的方式为梓潼农商银行奉献着。年轻的同事们碰到业务难题,都会向他求助。

年轻的同事们都说,李叔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年轻人让他传授一些工作经验时,如何跟客户建立融洽的关系,如何更精准地为客户提供适宜的产品,如何打消客户的贷款疑虑,李江林毫无保留地耐心讲解。他跟年轻人谈论最多的话题,怎样放贷,如何揽存,怎样与农民贴心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广大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信用社是最讲信用的。作为‘一个职业定终身’的一名农信人,我真的为四川农信感到自豪。在农信社工作这么多年,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无怨无悔。”李江林说。(任朝政  董永木)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