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招投资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招投资

开发区特色不特 产业布局待优化

来源:湖北日报2015-03-30 10:47:20 布局 开发区 特色

摘要:开发区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深感自豪。去年,全省12个国家级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 1%,占全省开发区的59 2%。

开发区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深感自豪。去年,全省12个国家级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1%,占全省开发区的59.2%。

然而,开发区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深思。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雷同、资源要素缺乏、管理模式粗放等。

如何让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今日起,本报推出思考篇,与读者共同探讨。

特色不特,产业布局待优化

不少开发区在“特”字上做文章。

耳熟能详的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聚焦光电子产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车都”品牌……

然而,细细思量,总有些问题让我们无法忽视。

园区之内,产业布局不成体系。2013年,葛店开发区4个纳税过2000万元的企业,分别是药厂、发电厂、化工厂和生产饮料容器的企业,彼此互不搭界。开发区人士无奈地说,建区之时,招商主要靠拼税收、拼低价,捡到篮子就是菜,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市场竞争力,而是来自政策优惠。十几年下来,有的企业在优惠期满后一走了之,有些低端制造企业则被市场淘汰。“中国药谷”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没有越擦越亮,反而在后来崛起的光谷生物城耀眼光芒中,黯然失色。

园区之间,产业趋同令人深思。报道组采访的14个开发区中,就有武汉、襄阳、宜昌、十堰、荆州、随州等6个开发区把主业之一,定位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对引进汽车特别是整车项目,不少开发区兴趣浓厚,为争取项目落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对于如何应对汽车产能过剩,如何抢占汽车产业制高点,却思考不足。

特色不特,带来产业功能定位不明确,“大杂烩”现象突出。

对于原因,部分开发区负责人并不讳言,“建设过程中对当地优势及发展特色考量不足,过于追求经济指标。”

配套不全,产业集聚度不高

产业集聚度,是衡量开发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集聚度越高,连锁效应越大。

2013年,上海市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为84.98%,其中国家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达91.77%,市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也有81.39%。相比之下,我省开发区差距明显。

缺乏规划,是产业集聚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在一国家级开发区采访时,工作人员拿出一张刚刚做好的规划图说:“之前缺乏规划,园区企业东一块、西一块,根本谈不上产业集群。”

不少开发区负责人坦言,开发区普遍存在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的情况,缺乏总体规划。有的只注重即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有的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衔接。以荆门开发区为例,福耀玻璃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格林美没有上下游配套,略显孤寂。在恩施开发区,企业分布零散,难以看到成片的现代化厂房。

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业独大”的现象仍然存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和大中小微企业梯次发展的组织体系尚未形成。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近4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占工业比重分别为68.2%、69.7%、72.2%和76.6%,占比逐年递增。在黄石、十堰、襄阳等开发区,这一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龙头企业较少,也是产业集聚度不高的一个原因。12家国家级开发区中,2013年工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仅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但缺乏龙头企业,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拓展不够;到2014年,荆州开发区只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渴望大企业大项目进驻。

高新不新,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名曰“高新区”,有的难高难新。

一是,支柱产业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缺乏原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在荆门高新区,一幕场景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一家制造车用罐体的知名企业厂房内烟雾弥漫,工人戴着电焊面具,在闷热的罐体内焊接,焊花飞溅、汗如雨下。与机械臂上下挥舞的现代生产场景,相差甚远。

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多数企业处于产品链和价值链低端,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偏低。

在随州开发区内,一些改装车企业仍然还在拼价格、拼规模,仍然还停留在“组装车间”的水平。

在黄石开发区内,一家知名锻压企业透露,主打产品所用的激光头,仍然依靠进口。即使在我省高新企业集聚度最高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多数企业仍以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为主要手段,跨国公司的核心业务环节难以引进,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2014年,中关村企业申请专利4.3万件,东湖高新为1.4万件。

数据显示,荆州开发区高新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仅30%,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仅40%;葛店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仅30个左右,块头偏小,竞争力不强。

对此,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分析,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的“短平快”思维惯性,不少企业缺乏创新主体意识。(记者 胡汉昌 周芳 廖志慧)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