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村银之声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村银之声

沪农商村镇银行为乡村产业发展融入更多“青山绿水”

来源:民生网2023-06-13 15:57:02

十一年党建强农路,十一年普惠强农路,十一年人才强农路,沪农商村镇银行始终将“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作为坚定不移的企业使命,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增添助力,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活力,为当地实现经济强县目标增添动力,不懈奋斗、久久为功。

尤其在助力偏远山村的经济发展上,沪农商村镇银行依托人才队伍优势,搭建起一条平坦、宽阔、通畅的金融“桥梁”,筑就出一条暖心、放心、安心的“金融丝绸之路”,用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有效解决了“山高路远助农难”“山村百姓致富难”等难题,造就了“天堑变通途”的金融奇迹。

普惠“巧施肥”,荒地结出“致富果”

湖南澧县澧南镇上官宫村村民杨家祥,曾在深圳从事电子行业近16年,由于过硬的技术本领,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收入稳定,生活幸福。

在当地政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号召下,杨家祥本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挚爱,携家带口回到家乡创业。

回到家乡后的杨家祥,多次前往安徽、杭州等地考察农业项目。经过多番考察和思考后,杨家祥选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作为自己的新事业。

性格耿直的杨家祥,最终看上村里一块100多亩的荒地,作为葡萄种植基地。这块荒地,可是“人人绕着走、人见人怕”的一块荒地。因为这块荒地地势高,很难引进水,加之含有“碱性”成分,已经有多位村民在这块荒地上栽了跟头、吃了亏、赔了钱。

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加之天气原因,杨家祥种植的葡萄天天赔、月月赔、年年赔。看似个头不大的葡萄,让性格耿直的杨家祥赔了个“底朝天”。

进入2023年1月份后,又到葡萄施肥、灌溉的时节。此时的杨家祥吃在地里、住在地里,整日蹲在干枯的葡萄地里,望着一排排刚劲有力的藤蔓,愁容满面。

作为一名银行人,澧县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队客户经理杨俊霖首先对杨家祥进行开导,鼓励杨家祥重新树立葡萄养殖的信心和决心。

在对杨家祥的葡萄种植基地进行深入调研后,杨俊霖快速为杨家祥办理了一笔无抵押、无贷款、纯信用贷款。也正是这笔贷款,重新燃起了他对葡萄种植的希望和信心。

资金到账后,杨家祥购置了肥料等物资。一把把带有“沪农商”活力的肥料,缓缓播撒在葡萄种植基地里,一股股带有“沪农商”动力的河水,潺潺流淌进葡萄种植基地里。

4月19日,再次来到杨家祥的葡萄种植基地,大家俯身走进葡萄基地,认真观看葡萄长势情况的同时,一串串“绿宝石”般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绚丽多彩、璀璨夺目的光芒。

自2021年以来至2023年5月末,该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7.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6.9亿元,占比97.18%,并先后获评“先进基层党支部”“普惠金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贴近乡村“办实事”,提升服务“解民忧”

金融服务持续提温度、加速度、强深度,云南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在为客户创造服务价值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经营特色与品牌魅力,简而不凡,努力建设成为有底蕴、有温度、有情怀、有活力的“百姓银行”。

哪里有金融需求,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就服务到哪里!该行微小团队长期驻守在大屯镇,时时把脉乡村经济,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加强入村走访工作,真实了解各村庄经济现状,掌握村民从事的具体产业,有目标、有时限、有效率的开展金融助农工作,村居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

小芭蕉村为壮族、苗族混居区,有农户600余户,常住人口近2700人,耕地面积约为8300亩,林地1.6万余亩,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地较多,该村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家庭平均年收入不足2万元。

引导村民们“就地取材”,走产业发展、产业富民的道路。针对该村产业特点以及发展环境,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向村民提出“以牛为主、猪羊为辅”的养殖模式建议,为村民们提供金融支持,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

村民何凤珍,因配偶过世,与其儿子相依为命。母子二人养殖生猪20头、西门塔牛2头,由于猪价下跌,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为雪上加霜、入不敷出。由于黄牛价格相对稳定,何凤珍欲扩大西门塔牛的养殖规模,可购买小牛的资金严重不足,看着其他村民顺利扩大了西门塔牛的养殖规模,何凤珍的内心更加焦急。

获悉讯息后,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团队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第一时间前往何凤珍家中了解情况,并根据何凤珍的家庭情况和资金需求,在无担保、无抵押的情况下,仅用一天的时间,就为何凤珍发放了一笔8万元的惠民贷。资金到账后,何凤珍顺利完成牛圈改造,并购买了10多只小牛。

由于何凤珍人勤奋、肯吃苦,养殖的西门塔牛个个长得膘肥体壮,待西门塔牛出栏后,更是卖了一个很好的价格,何凤珍脸上更为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自2021年以来至2023年5月末,该行累计向当地种养殖户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80余笔、金额5500多万元,有力解决了种养殖户们资金不足的问题。

人才队伍“解民忧”,助力农户“更杏福”

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瑶坡村,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麦黄杏”为温带果树,适合种植土壤以沙壤土为主,正适用于该村土地种植。

在村书记张洪磊的带领下,该村于2020年4月初成立临清市果香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每年的2月份是“麦黄杏”的植保时间。

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二队主动对接该村党支部,团队张带队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地头,向果民详细宣讲“便民贷”,果农们一边翻耕土地,一边倾听贷对信贷产品的优势介绍。    

劳动创造价值、信誉创造财富。2022年6月,麦黄杏进入成熟上市期,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围绕在果农身边,手把手教授果农们通过网络展开销售,主动联系冷链物流为村民们提供物流服务。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麦黄杏”销售不佳,张洪磊收入大幅减少。2022年2月份,张洪磊家的杏树又该到施肥、灌溉的时节,可张洪磊因资金犯了难。

了解相关情况后,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随即为张洪磊办理了一笔“便民贷”,该笔贷款拥有无抵押、无担保、审批快、额度到、利率低等特点,助力张洪磊顺利完成杏树植保。

在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下,村民们纷纷加入“麦黄杏”的种植行列,已由最初的不足400余亩扩大至目前的800多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杏福”。

自2021年以来至2023年5月末,该行累计新增投放各项贷款12.4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9.8亿元,占比78.84%,并先后获评“全国百强村镇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许庆鹏)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