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袭古创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电视 > 袭古创今

吴兆霖:守正厚积薄发 创新瓜熟蒂落

来源:民生网2023-05-23 10:42:51

 

 

写书心得  从艺感怀

也许血脉之中天生流淌着书法艺术的基因,也许书法艺术早已沁入骨髓,几十年以来,我始终热爱书法艺术,更钟情于笔画与线条的变换。

小学一年级,第一节写字课,我就似若熟悉写字的感觉,临帖好像是一种本能。现在,还常常听小学老师说:“有一个私塾老先生喜欢站在你身后,看你写字,你很投入”。那应该就是我专心临帖、心无旁骛的原因吧。

颜真卿《多宝塔碑》是我学的第一本法帖。记得小时候,条件差,一本字帖便让我喜不自胜,所以,此帖伴我二十多年,朝夕揣摩,视如珍宝,可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多宝塔碑》”。事实上,也别无选择,于是,此帖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走上中学讲台,才开始第二本字帖的征程,应该说,此帖我用功最勤,也用情最浓,当然,也是我的筑基所在。

青年时期,由于缺少名师指导,尽管刻苦钻研,总是觉得进步不大,于是,1985年,我参加了《东方书法艺术学校》函授学习,师从崔学路先生,从那时起,我仿佛找到了感觉,1987年,参加了莆田市首届书法展赛,获得了一等奖,名副其实的第一名(一等奖只设一名)。2005年,我又考取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书法研修班,几年之后,无论是专业训练、书法理论,还是书法技法,我都受益良多,也有所感悟。

2010年,我开始尝试以歌词为内容进行书法创作,也正因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并因此形成了个人风格。

 

《饮酒》陶渊明 楷书

显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引人入胜的工作。比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旋律欢快热烈,书法风格也应该是优美流畅,而《鸿雁》则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淡淡的忧伤之感,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別姬》则阳刚霸悍之气撼人心魄。音乐家可以用七个音符来谱曲,可以通过这些歌词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亦如人们聆听《梁祝》和《二泉映月》,完全是不同的心理感受。可是,古人说“书为心画”,书法艺术是“无声的音乐”,那么,书法家如何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我挣扎过、困惑过,也尝试了各种方法,并翻阅了大量的书理、书论。

唐代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书圣的“心手双畅”“天人合一”应该是现代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无疑,这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

事实上,在古代,书法只是士大夫的“余事”。古代士大夫基本上都写自作诗词歌赋,加上书法功底深厚,便我手写我心,悠雅自然,却自带书卷气。东坡先生《黄州寒食诗帖》表达了孤寒苦闷的心情,气韵如天风海涛,激荡人心;《春帖子词》规矩整饬,波澜不惊,而《赤壁赋》与《洞庭春色赋》则优雅超逸,风神跌宕,这些都是书法情感表达的经典之作。今天的书法家喜欢写唐诗、宋词,而不同的诗词内容却表达了各异的情感和意境,那么,是用自己不变的“个人风格”去创作?还是用既个性化,又具有变化的笔墨语言去写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率真?写王昌龄出塞诗的雄浑苍茫?写苏轼、辛弃疾辛的豪放雄强?写李清照、柳永的温婉优美?我的选择是“挑战自我,用‘心’写字,注情于书”。

几年下来,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经历了数不清的孤灯辉映,也创作了很多以歌词和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如《天边》《鸿雁》《难忘今宵》《我爱你中华》等等,还有几十套古诗词楷书四屏。大长卷让我专心致志,小尺幅让我不知疲倦,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内容也愈加多样化,很多大部头,有时让我感到灵感枯竭。一是,书法艺术本身情感表现力相比直观的绘画、音乐,更具有局限性;二是,积年累月于情绪与鸿篇巨制的碰撞,常常难以达成所愿。于是,我决定重新梳理、临习古碑名帖,并寻找心得和灵感。自2015年以来,我反复穿梭于楷书诸家,前后八年,临古摹帖,创作了130幅巨幅楷书条屏,从宋、元、明、清到隋、唐再到魏碑并上溯魏、晋,王铎、文徵明、王羲之、钟繇等历代楷书名家名帖皆入我意、皆成我法。同时,我还临习了大量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汉隶、章草、今草、毛体狂草等等。百炼成钢,久沁成习,才发现自己对笔墨的驾驭能力也极大增强了,基本能够根据自己对一首歌词或诗词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用最难于抒发情感的楷书形式创作书法作品了。

 

《大中堂唐人诗三首》 楷书

纵观历史,放眼当代,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我一直情归《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勤礼碑》《自书告身》等颜氏碑帖,先后学了十多种,虽不敢说已经登堂入室,但也有模有样,颇有心得。然而,朋友要我用楷书写李清照《一剪梅/别愁》,写好以后,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反复揣摩之后,发现颜体书法浑厚雄阔的风格特点与李清照离别之愁、相思之情有点违和感,若用魏碑那种苍劲雄强的书体写婉约派宋词也不合适,当然,许多书法家所追求的雄浑、苍茫、朴拙的“金石气”,同样不适合,这就好比让屠洪刚用《霸王别姬》的风格来唱邓丽君的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效果可想而知。也许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一直躬耕,却依然有求索不到的距离,也正基于此,才使我不断前行,不断挑战自我。

虽然相对于绘画、音乐、舞蹈等直观视觉审美,书法艺术在意境、情感方面的表现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书法家仍然可以通过笔法、结体、章法等技巧把书者的生命状态用笔墨记录下来,呈现在书法作品之中。方笔与圆笔、露锋与藏锋、粗细与长短、转折与欹侧、刚硬与柔和、疏密与虚实、开合与纵逸等等细微而具象的变化完全可以组成抽象却又可以感知的富有情感的乐章,细细品之,则韵味无穷。同时,书法家的性格、品行、学养、阅历,对哲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武术、盆景等人文感悟,以及从自然万象、社会生活中汲取的营养,一切都可以构成独特的书写情感。作为“龙的传人”,血液里天生流着书法艺术的基因,只要加以激活培养,人人都可以欣赏书法,甚至创作书法,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基因优势。生于华夏、长于华夏,祖国的每一处名胜古迹、每一座古建筑、每一种民俗民情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哺育着炎黄子孙的艺术气质、滋养着华夏儿女的艺术品格。

历代书法经典都具有清、雅、静的特点。清缘于道教文化、雅缘于儒家思想、静缘于佛教精华,所以,没有文化传承,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外族人学习书法,只能学到“形”,学到皮毛,根本不可能学到神韵和精髓。同时,书法也是烙印于心迹的过程,书法的刚正、劲健、遒美、浑厚、自然、率真、朴拙、和谐……,无一不是人格的外化,正如欧阳修、苏轼推崇颜体书法“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所谓“书为心画”,正是其理所在。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家一段生命历程在宣纸上的呈现。创作者的身体状态、思想情感都凝聚成字的一笔一划,当然,只有功力深厚,善于驾驭笔墨的书法家,才能把自己的情感外化成作品,也只有具备一定欣赏能力和共情能力的观者,才能理解和品味书法作品的内涵与神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对同一幅书法作品的感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作为书法家不必苛求他人必须理解,也不必苛求他人必须接受。

 

《天书远召沧江客 兵气销为日月光》七言联 篆书

从艺之路,我始终提倡书法家要甘于奉献,甘于寂寞,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背起行囊,勇往直前,即便风霜雨雪,筚路蓝缕,也秉承恒心,因为一切风雨终将化作彩虹。

今日,我创作一幅楷书大中堂陶渊明《饮酒诗》,把创作的心得体会分享给艺术同仁,旨在与大家分享,并求教于同道。

创作之前,调整心境达到恬淡自得的状态,使心境与诗境相互契合。在章法布局方面,字距、行距稍拉开,使整体感觉萧散疏朗,像蓝天飘着几朵白云;在笔法方面,尽量简化,不炫技,藏锋起笔,中锋行笔,运笔平稳沉着,粗细长短变化匀称,平静而不燥动,内敛不露锋芒,转折处,圆融浑厚,横竖多质直,参以篆隶笔法,以求达到温润如玉,又古朴厚重的效果;在结体方面,多对称,少欹侧,多宽松,少紧密,有变化但不突兀,疏朗有致,静穆和谐;在效果方面,笔画圆润遒劲,含蓄内敛,外柔内刚,淳厚质朴,自然率真,简净淡远,浑然天成,不俗气,无躁气,有清气、雅气、静气。观之如赏空谷幽兰,让人回味……

书乃寂寞之道,我则笃定恒心,艺乃私心景慕,我将求索不止。感想随笔,以寄心境。

(文/吴兆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