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河南漯河银保监分局:督促银行机构扎根三农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民生网2023-03-22 14:48:00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主题”,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河南漯河银保监分局牢牢把握“三农”领域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督促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强化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

“感谢邮储及时发放的信用贷款,让我对木材加工投入更有底气。” 河南省临颍县杜曲镇的木材收购大户张先生收到了邮储银行发放的100万元的贷款后,激动地说。临颍县杜曲镇汇集家具成品、半成品、家具配件、木工机械、五金油漆等众多商家入驻,是河南省最大的实木板材加工交易中心,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家具配套市场。全镇规模的从事木材加工的经营户,在整个市场有500多户。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漯河市分行推出了木业加工贷款业务,已投放木材加工优势行业38户3145万元,让木材加工企业“有流水就可贷,无需抵押”,及时拿到周转款。

据悉,融资难是影响该养殖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瓶颈,也是从事畜牧经营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为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漯河银保监分局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贷款,填补该类业务领域空白。

“养殖场有100多头牛,之前因为贷款难,无法扩大经营。办理‘智慧畜牧贷’后,我们第一笔就贷出来60万元,规模扩大到600头牛。现在第二笔贷款马上要下来了,预计年底能突破1000头牛。”在郾城区李集镇郭东村一养殖场,负责人兴致勃勃地说。

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介绍“该行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肉牛活体+数码身份的‘智慧畜牧’信贷产品,通过“银行信贷+肉牛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运用智能耳标与蓝牙网关等物联网科技手段为每头活牛资产提供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实现一牛一码,变“活体牛”为“数字牛”、“资产牛”,助力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漯河银保监分局为进一步提高辖内农户和企业融资可得性,推动银行机构优化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根据不同种类动产和权利融资的业务特点,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如农行推出的“智慧畜牧”产品,就是以“物联网监管+动产抵押”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活畜抵押的可抵可控,在为养殖户提供低成本信贷资金的同时,搭建了智慧养殖、智慧放牧数字平台,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突破。

下一步,漯河银保监分局始终牢牢抓住助力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全力支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支持农业大户、农资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引金融活水不断注入田间阡陌,农民致富增收,继续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松 张文珂)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