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农业银行发布《新时代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来源:民生网2023-03-07 16:32:07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研究报告《新时代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对策研究》。

报告结合我国发展特征和国外经验,分析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维度和总体目标,构建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指数,指数共包括经济发展、分配调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精神文明6个维度31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相关数据,计算得出1995年至2020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指数,同时根据2035年和2050年各指标目标值,计算出2035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目标的门槛值为63.1,2050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目标的门槛值为80.7。从测度结果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综合指数从2012年的18.0提高到2020年的33.1,增幅达83.9%。从具体维度看,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分配调节、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突出短板。

报告指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以解决“三大差距”为核心,力争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在城乡视角下,要大力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城乡产业发展协同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区域视角下,要建立区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统筹机制,夯实区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产业基础,推进区域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在群体视角下,要持续优化和扩大易返贫农户转移支付结构和范围,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增加纯农户和兼业农户收入,深化改革激活资源要素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发挥财税金融政策优势保障农户经营性收入。同时,报告还分析了新时代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的五个趋势性特征:乡村产业金融需求呈现规模化、圈链化、多元化、综合化特点;消费金融等存量金融需求逐步升级;绿色金融等增量金融需求加快释放;金融科技发展撬动数字金融需求爆发式增长;兼业农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涌现带动微型金融需求扩张。

报告通过对东、中、西、东北等不同地区的典型样本调研,总结提炼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产权改革、集体经济壮大、农村绿色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县域新型城镇化等20个典型案例。梳理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七类典型做法,分别为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繁荣乡村文化助力“经济”和“精神”双富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民进城定居创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看,当前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法律和制度制约、政策资源统筹协同不到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有待优化、农民金融素养和权益保护有待加强等诸多制约因素。

报告最后提出,要构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从“发展式”金融向“共富式”金融的转变。要进一步优化共富导向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明确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深化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业态组合,发展多层次、综合化金融服务。要积极创新“共富式”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需求,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运用好金融科技力量,提升服务效率。要加快形成共富导向的政策协同支撑体系,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财税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完善金融监管考评机制。要以农村制度改革培育良性金融生态,加快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用数字技术加快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农民金融素养,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孙金丽)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