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袭古创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电视 > 袭古创今

刘红霞:艺术境由心生 人生坦荡真实

来源:民生网2023-03-07 09:53:02

 

 

闲云艺术有感

日子浅浅一半,烟火一半清欢,烟火、清欢就在画笔之间。

刘红霞笔名闲云,号孤山闲云、闲云一片、晴云。刘红霞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崇尚传统文化,尤通音律。刘红霞在其父的影响下,自幼喜欢书法、绘画,当然,音乐元素更是流淌于血脉之中的基因。刘红霞豆蔻之年便手风琴、钢琴、写诗、画画,有模有样,诗歌《不要》还曾在全校获得诗歌一等奖,自导自演的舞蹈《军港之夜》、小品《大扫除》在校园里表演,掌声、赞誉飘荡,俨然一位校园小明星。

“闲云不慕笼中雀,心羡天地云水间”。天生才情夹持着兴趣爱好,刘红霞笃定恒心潜心于艺术之路。然而,专业学习阶段,刘红霞并没有考取艺术学院,而是考取了幼师专业。毕业之后,刘红霞从事少儿教育工作,当过老师,做过幼儿园园长,还经营过艺术品公司。 

生活的跌宕与人生的迂回总是不期而遇,魂牵梦绕的艺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难以割舍。在艺术人生的转折点上,2006年,刘红霞选择了天津美院,受教于霍春阳、何家英、吕云所、王慧智、李孝萱等艺术名家。在众多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之中,刘红霞神会古人、握手先贤,临摹了大量的古人作品,心追手摩之时,很多传统名家优长,刘红霞闭目如在眼前,放手可在手底,当然,学院派的系统学习也让刘红霞开阔了眼界,尤其是西方近现代艺术表现风格更是打开了刘红霞的艺术思维,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风格……,刘红霞都爱过、向往过、陶醉过,也临摹过、融合过、表现过。

付出的汗水滋养着成长的果实。从事美术教学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刘红霞辅导过学生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她也多次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的称号。笔墨临池、砚边春秋,徜徉于艺术的世界里,刘红霞收获了艺术的魅力,也收获了人生的魅力,2016年,刘红霞在琉璃厂一得阁艺融美术馆参加策划,并主持了《翰墨京华八人联展》;2017年,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闲云国画小品》个展;2018年,在成立书画工作室。刘红霞现为河北省少儿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双师型人才。 

纵观刘红霞的作品,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抽象、具象。题材众多,取材广泛,笔墨不拘一格,艺术形式不拘一品。

刘红霞的写意花鸟,超逸清脱、灵动自然,如同她的闲章、笔名一样,如晴云、似野鹤,又如孤山闲云,轻悠一片。笔墨里:“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形式里:“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彰显着风姿绰约的个性,关照着应会感神的自我内心。

刘红霞画了很多抽象作品,把自己的认知连接起来,自然流露,流露出自己心电图,真真切切,坦坦荡荡。在这些作品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仿佛那是过去?是现在?又似若是未来,而过去、现在,则心不可得,未来,心亦不可得,一切顺应天道,笔尖风华跟着自己的心境、心意变化生辉,气象万千,又不执念一象,得乎寰中,超乎象外。 

而观刘红霞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写意作品,则带有浓郁的禅味,想必那是基于儒,染于禅,而归于道的艺术呈现。“落叶沉溺于秋色必然霉烂,枯叶沉溺于梅雨必然腐朽……”刘红霞浅吟低唱着自己的诗词,在她的写意作品里依稀感受到了她的内心,那是名利得失均与她秒无关系的清修之地、那是世俗喧嚣均消融于他宁静高洁的心境。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家见证时代,艺术家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以丹青抒怀去彰显笔墨里的力量。作为一位入身、入心、入情的艺术家一定是敏感的,刘红霞也在思考艺术在当下的课题。试想,如果艺术仅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必定会让大众觉得浅薄、苍白,甚者虚无缥缈,而艺术的真、善、美何以体现?更不要说触动、唤醒、思考等叩击心扉的力量了,艺术家的情怀、精神何以体现?更不要说担当、责任了。刘红霞认为:应该重新挖掘艺术的思想内核,让‘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是单纯的口号、不会流于形式,而是应该考虑如何落地,并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来,去温润大众的心灵,抚慰大众的情绪。 

于是,刘红霞画了一批以此为题材的作品,让大众触摸到一位艺术家跳动的脉搏。

“我是一个孤独的跋涉者,有时走得太累而看不到了人烟,即便孤独,也不要用你的力量震撼我,只需你深邃的眼眸流露出一丝温暖,求得片刻安宁……”多愁善感的刘红霞以诗人的情怀记录着自己的心境。

“艺术是苦难酿出的花”。几十年以来,苦也罢、难也罢,挣扎、困惑、憔悴也罢,刘红霞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始终保持着艺术的纯粹,以坚忍不拔之志追逐着她的太阳,并传递出蓝天白云下的温暖。

(文/闲云)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