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共同富裕从梦想走向现实

来源:民生网2022-06-13 15:55:28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幻想。无论中西方古代还是近代,共同富裕的梦想都只停留在梦想阶段,无法实现。因为,那种共同富裕的思想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共同富裕梦想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共同富裕梦想才照进了现实。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达10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和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并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

一、共同富裕的千年梦想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期待实现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在反映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中叶社会生活的《诗经》中,就描绘了大量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吟唱和向往的场景。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小国寡民”、儒家“天下大同”、法家“治国富民”以及农家“并耕而食”的思想都含有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元素。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到近代中国洪秀全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康有为的“大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几千年来,中国先民一直怀揣着共同富裕的梦想。

共同富裕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构想。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霍布斯、洛克、卢梭,他们讨论公正、契约、私有制等问题,思想中有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印迹。西方共同富裕思想更体现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之中。在莫尔的“乌托邦”里每个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个人都富裕;在闵采尔的“千载太平天国”里,人人可以免费从公社领取自己所必须的一切,人人幸福;在康帕内拉“太阳城”里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18世纪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和19世纪初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构想,体现出了对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发展最后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思想;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人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未来一切社会成员不仅有富足充裕的物质生活,还有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规律论证中,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系统地阐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制度前提、历史性和阶段性等内容,科学揭示了共同富裕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共同富裕成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

列宁和斯大林对共同富裕理想进行了有益探索。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开始思考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理论上,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无需掠夺他人劳动成果即可达到人人富足的目标,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要让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在实践中,列宁认为进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革命,通过组织农庄集体劳动和社会主义电气化生产保证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他主张通过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生产采取指令性计划、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等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但是,由于列宁过早离世和苏联模式日益僵化,没有探索出实现苏联人民生活富裕和幸福的成功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为建设富强民主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扫清了障碍,为我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提出通过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的策略。随后,党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工业化道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我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中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思想,通过实行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在城市建设经济特区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等途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崛起和大力解决“三农”问题等措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探索出了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三、共同富裕走向现实

新时代,共同富裕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时,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党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两天后,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党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和本质要求,部署了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安排、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采取精准扶贫策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困扰我国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通过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行“双减”、“房住不炒”、“多校划片”等政策为人民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和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通过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制度安排,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乡村振兴和建设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战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为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创造了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和实现。在生产力低下和生产力发展质量低下的情况下,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就是绝大多数人贫穷或不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多的只可能是一种朴素的理想和“空想”的愿望。中国先民的千年朴素共同富裕的梦想和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美好的幻想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实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古代及近代共同富裕的梦想,都缺乏科学性。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并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之下,才能使共同富裕梦想照进现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和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10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强来再到强起来历程,人民实现了解放,解决了温饱问题,摆脱了贫困,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和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只要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伟大目标。

(作者:王世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18BKS057]成果。)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