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京沪东洋四十载 俎嚼邵璞的焦墨中国画

来源:民生网2022-01-06 16:25:58

邵璞善吟诗作画,而且这画还是那个比较小众的焦墨画,我俩既是大学同窗又有过近十年的共事经历,在邵璞过往几十年的诗画生涯中,本人从来都只是一个默默的欣赏者与旁观者。现在邵璞又有新的画作展出与新的画册面世,在我的印象中,邵璞在他那常见的憨笑背后暗藏着的是一种顽强的执著。大学同窗时期,虽知道他的字写得不错也能画上几笔,但更多时候常见的则是他伏案在一个又一个的笔记本上划拉着什么的模样,结果某天,就有了“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借口/就是想去坐坐”这样的诗句在大学校园中传开来,就有了《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这样的校园诗篇流传至今40余年而不衰的盛况。在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个周末,邵璞除了“还要去”女同学宿舍外,先后又有了“滚动已如火焰/熄灭的是时间”般的哲思、“雪突然从眼睛夺框而出/必须让心臓停止跳动,期待救护车的笛声/等待,等待脉搏的不停”般的呼号;“远远而来的那么匆匆的脚步/发自肺腑的那么热烈的倾诉/那么深那么深的痛苦/那么真那么真的祝福”般的炽热……而且,伴随着岁月的流逝,邵璞的诗作也开始由单纯变得多样,纯粹虽依在,但多了些沧桑、多了些深邃、多了些味道、多了些意境。大学毕业后,他赶上了在文艺的黄金年代浸泡于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十年的好时光;再往后,他又去了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归国后,他就开始出手一幅又一幅的焦墨画。

邵璞能画我不奇怪,学生时代他就有过作画的经历,画种虽不同,但类似透视、布局一类的美术通识我想应该还是相近的;除此之外,邵璞还有比一般画家所没有的得天独厚之优势,那就是爱做诗,而且做得还很不错。在文学艺术领域,“通感”一说已成古今中外美学之共识,钱钟书先生所言“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流,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他《艺概》中的《书概》和《经义概》里都谈到了诗与画的关系,即“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说的也都是文学与艺术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道理。

能画不等于画得好。至于邵璞画,我知道他选择的是那种历史虽古老但难度却更大的焦墨画。至于焦墨画的难度何以为大?本人先是顾名思义地瞎想:焦墨画者,大约即为采用比较纯粹的干笔浓墨而非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以焦墨和水墨两相比较,前者对笔法的掌控和运用似乎要更难掌握一点;后来,我又看到郞绍君先生在描述张仃先生的焦墨画时说过“焦墨就等于一个人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再找一条活路”这样的话,这简直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我也注意到,凡焦墨画者多以作山水为重,笔力遒劲,构图豪放,邵璞亦不例外。但我却从他的画面中感受到了别一种十分强烈的韵味与意境:时而在空灵中见出纯静、时而在拙朴中透出浑重……而且这一切又不是纯粹的技法与手艺所能表现出来,它更是邵璞心灵感受与内在冲动的一种艺术外化,这需要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我这个艺术的外行当然无从判断他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但同为在文学海洋中浸润多年之辈,邵璞在从事艺术创作时的那种内在冲动与激荡我以为还是能够感受与捕捉得到的,或许这就是所谓优秀艺术创作的根脉与魂魄之所在、力量与恒久之所撑。我这样说丝毫不涉及也绝没有贬低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意思,而只是想表达自己在观赏邵璞焦墨画时的一种内在冲动与感受,而且我也固执地认为这恰是艺术创作的魂脉之所在。

(文/潘凯雄)

艺术家简历: 

邵璞, 诗人、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大学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