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芦咏莉:让学生更有“弹性”

来源:民生周刊2021-10-14 16:31:30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3年后,芦咏莉从高校的讲坛上走下来,进入了小学的课堂。这一转身,已然10年。

在这10年里,芦咏莉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到校长,每个角色都充满挑战,但她越走越从容。她将多年的理论积累运用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而学校的教育实践也让她有新的发现和心得。

在学校的每一天,忙碌是常态。记者见到芦咏莉时已经是下午,她坦言自己忙得有些“晕乎”了,但还是很开心地分享起学生们的日常照片和视频,“我这儿的孩子特别好玩。”

作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家,面对小学六年的教育,芦咏莉提出要让学生有一副健壮的身体、一颗发达的头脑、一个远大的梦想。在她看来,学生的身心健康重于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心理教师的事,而是全校的事,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芦咏莉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希望学生能有“弹性”,不仅是心理的弹性,还包括思维的弹性,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的生活,应对漫漫人生路上的各种挑战。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芦咏莉

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对每一所小学来说,一年级的新生入学都是“大事”,新生入学适应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适应中最难的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知识学习的适应,于是早早地让孩子上课外培训班,学习拼音、数学等知识。

但在芦咏莉看来,学业适应并不难,难的是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入学适应其实是孩子迈出家门,走入校园开展集体生活的时候,寻找新的依恋对象的过程。这个依恋对象如果寻找得好,他就会建立新的安全感,进而去学习和探索。

“孩子进入学校,也是进入一个新的探索环境,他需要很好的师生关系,很好的同伴关系,这样他去探索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自在,他就不会在这里感到拧巴。”芦咏莉说。

据她观察,在小学中,不愿意上学,厌学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半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跟老师关系不好,或者跟同学关系不好,不喜欢校园,没有办法建立这种重要的依恋关系。

芦咏莉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种童年依恋开始是来自家庭成员,一层一层发展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而这种依恋也分为三种类型,即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其中最理想的是安全型的依恋。

“我们并不是要让学生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学校,而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独立生活。”芦咏莉说。

她把建立这种安全型依恋的过程比喻为放风筝,有时候要紧一紧,有时候要等一等,有时候要松一松。“松的时候就是要认可学生,给他自主的空间,但也要对他所做的探索给出边界,当他闯出边界的时候要适时制止,这样他才会知道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去闯。不过学生肯定会不断犯错,我们要制止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探索的精神。”

只有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芦咏莉记得,学校曾有过一名学生是孤独症患儿,他到学校后总是不说话,老师们只能拉着他的手,带着他一点一点地学,同时也要求所有的同学不歧视他、嘲笑他或者欺负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没有一个老师放弃过这个学生。芦咏莉常在校门口值班,刚开始这个孩子看到她扭头就走,慢慢地会走到她面前围着她转一圈,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再后来会专门跑到她跟前,凑到她眼前,对她笑一笑。

“他越来越认可老师,越来越喜欢老师,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但是只要坚持,就能做到。”芦咏莉很欣慰,最后这个孩子到了毕业考试的时候,也能考到七八十分,顺利地毕业了。

“弹性”的训练

“看,小铁腿呀。”“臭球篓子。”……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常有这样“不友好”的呼声。对学生跳绳动作太僵了,足球踢偏了等,旁边的老师并不只是喊“加油”,还会“喝倒彩”。

“老师有时候是故意这样喊的,我们就是要给学生们一点挫折。”芦咏莉笑着说,“平时训练的时候加一点心理上的锻炼,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观众,但他们会专注于运动本身,任何外界的声音都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不会受影响。”

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芦咏莉从来不要求学习环境特别安静,反而认为对环境要求太高会让人走向强迫症。

“在心理的弹性中,最重要的是对成败的理解。”芦咏莉指出,人追求的是最后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起起伏伏,都很正常,没有人一辈子都是对的,也没有人一辈子都在赢。

她经常告诉学生,要把成败看成暂时的赢、暂时的输,有这种弹性,才有更多机会。即便放弃了,还有另一条路,怎么样都行。

她要求学生能适应多元与变化,学会包容,有心理弹性。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一些自闭、多动、抽动或者阅读障碍的孩子,老师们都要求学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接纳他们,就像接纳别人眼睛有大小、个子有高矮一样。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芦咏莉希望学生们在小学就能明白这一点,形成多角度的思维。学校也非常关注学生思维弹性的训练,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知道,看待事物不止有一种视角,解决问题也不止有一种方法。

▲芦咏莉与学生们一起参加校园活动。

“二外”育人

“校长,什么是博爱?”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对学校外墙上贴的校训发出了疑问。

“你觉得呢?”芦咏莉惯常地反问。“博爱是爱每个人吗?”这个学生再问。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又慎重地问:“包括坏人吗?”

“包括!”芦咏莉很肯定地回答。学生大惊失色,“为什么要爱坏人?”

“那什么叫坏人?怎样是爱坏人?”芦咏莉还是继续发问。这个学生认为,爱坏人就是帮助坏人干坏事。但芦咏莉告诉他,爱坏人是制止坏人干坏事。

她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怎么样是“爱坏人”,比如,报警就是在坏人犯更大的错误之前制止他,这样他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也许受到的惩罚会小一些。其实老师、家长平时教育孩子们在校园里“见义勇为”,在校外“见义智为”等都是“爱坏人”的方式。

“爱就是满足你合理的需求,拒绝你不合理的需求。”芦咏莉进一步指出,“但是博爱后面一定跟着智慧,一个人没有智慧就识别不出来合理不合理,所以要学习。”

这样的对话、辩论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很常见。学校推出“一月一话题”,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探讨。话题包罗万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手机到底带给我什么?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感恩?怎么看自由与规则?……对话题既会有深入的思考,也会有充分的辩论。通常第一周是从现象、例证出发,提炼出一组话题“问题串”,引发学生深思;第二周是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家长,在亲子互动中深入思考;第三周再次回到课堂,在同伴分享中,结合情境思辨,明晰话题内涵;第四周是学生与自我对话,形成行为契约或者班级公约。

“我们一定要有各种各样的辩论,让孩子把心里的各种想法、感受都说出来,或者通过戏剧表演、写信等方式外显化,这样才能让教育发生。”芦咏莉说,这是学校的“二外”之一,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方法。

另外一个“外”是指室外,就是让学生走到室外,走到大自然中、社会现实中,让真实的世界赋予他们力量。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特别重视室外的课程,一方面是室外体育课,在阳光下运动,经历各种成败;另一方面是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到大自然、历史博物馆、社会现实中做调研。

体育是学校“第一学科”,学生到校后先跑步,做各种运动然后去上课。“玩是孩子的天性,运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芦咏莉说。

她向《民生周刊》记者强调,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技能和学习成绩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些良好的品格。比如,在运动过程中能吃苦,学会合作,有团队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要放弃,什么时候要成就别人,什么时候要冲上去争取,也知道尊重规则,尊重裁判。

“到社会中去,学生们会看到千奇百怪的世界,这也是真实的生活。”芦咏莉说,“这一方面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自己学有所用,然后更好地去探索。”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