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黄冈师范学院为群众办实事 演绎大别山版“山海情”

来源:民生周刊2021-09-13 15:57:26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史力行”作出的重要部署。

“作为一所历经116年的风雨洗礼、深深扎根于大别山红色沃土的地方高校,黄冈师范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智力、人才优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投身大别山区乡村振兴工作,力争把学习党史同解决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谈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立兵说:“大别山滋养了黄冈师范学院,学校师生不忘大别山人民养育之恩,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助力大别山乡村振兴,这是黄师的使命与担当。”

贫困山村的巨变

来到海拔400多米的麻城市龟山镇东垸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饬一新的鄂东传统民居群,傲然挺立的村口古树,整洁干净的石板路,波光粼粼的池塘,村道边石榴、枣花、蜀葵、格桑花……竞相开放,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画卷就展开在这群山之间。

2015年8月以来,黄冈师范学院派出工作队正式进驻东垸村开展帮扶工作,切实推进为山村群众办实事,通过发挥学校自身的科技、智力、人才和资源优势,曾经的贫困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东垸村是麻城市的重点贫困村,曾经是一穷二白,自从黄冈师范学院派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车不能上,一到下雨天,人就被困在山上,工作队来了,修桥铺路,现在交通解决了,不管落雨、下雪,去麻城、去镇上都不是问题。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的专家帮我们种油茶、种菊花,带我们搞养殖,给村里带来了收益,我们都觉得生活有奔头。”说起黄冈师范学院的帮扶,东垸村党支部书记袁功富难掩内心的感激。

袁功富的话,代表着大多数村民的心声,也是黄师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见证。

驻村伊始,黄冈师范学院就把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修建柳林河大桥、斗畈大桥两座通村桥梁;修建10.7公里的通村公路,对4公里入村路面进行刷黑;关闭旱厕百余座,新建改建标准化公厕5座;整治7口池塘石岸;设置大型垃圾转运箱10个、生态垃圾箱50余个。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让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发展扶贫产业,才能斩断穷根。学校深入调研,投入人力、技术、资金,帮村民实现脱贫增收。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教授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东垸村200亩荒废油茶林实施技术改造,建立50亩菊花种植基地。村集体加入100万光伏发电产业参与分红。在专家的引导、支持下,党员村民金修珍带头养鸡、养猪、养羊,率先实现养殖年收入超15万元。

通过帮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5年0元增长至年收入7万元以上;2016年、2017年整村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前村民年收入由2015年3200元增长至14000余元。

山村环境变化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黄冈师范学院积极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对东垸村进行对口帮扶,建设新农村、树立新风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论校内校外,黄师人“师”心如故。得益于此,东垸村文明乡风树立了,村民素质提升了,村集体凝聚力空前增强了,乡亲们也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

大别山版“山海情”

还是在湖北麻城市,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郑永良教授带领博士团队教村民种菌菇,书写着大别山版“山海情”。

“刚来这里时,就是几堵破烂的承重墙。”回想起2019年9月,看到的麻城市木子店镇黄泥坳村废弃多年的养猪场,再看着眼前矗立的一座循环农业产业园和16个现代化设施大棚,郑永良干劲十足。

两年前,响应学校“立足黄冈、融入黄冈、服务黄冈”的要求和黄冈市“能人返乡”“教授回乡”的号召,土生土长的郑永良带着情怀和全部积蓄,改造猪舍,整治环境,成立湖北金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在黄冈师范学院支持下,在此建立驻村博士工作站,围绕大别山区适生性食药用菌如栗蘑、羊肚菌等进行种质选育与品种改良,在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孵化培育下,成立大别山食药用菌研发中心,开展科技攻关。

返乡不久,村干部一次无意间提及当地满山遍野的芭茅草,容易引发山火,每年要组织人手上山割杂草,费时费力。郑永良立马想到能否就地取材,用芭茅草作为基料,培养食用菌。

说干就干,郑永良带着团队进行实验,对比发现,芭茅草较传统农作物秸秆,栽培赤松茸产量更高。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当地极为丰富的板栗废弃树枝、花生壳等制作菌棒,用来培养栗蘑、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出菇效果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生产中废弃的菌棒经二次发酵沤肥后,还可用作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你见过稻田里种蘑菇吗?在木子店镇上马石村100亩“稻菌连作”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里,看着正不断冒头的赤松茸,上马石村党支部书记李喜东难掩喜色,“教授教我们种菇子时,我们还不信,没想到真的出菇了!”

据悉,除了在上马石村、向明村等建有10个标准出菇基地,在马牙山村,还创新性建设高山反季节食用菌研发栽培基地。

郑永良返乡后一直和村民同吃同住,一有空就围着这些生产基地,盯着自己的蘑菇宝贝们,就像一个老农人守护庄稼,“不管是做科研,还是种菇子,就应该扎扎实实的,接地气!”

“现在赚得比以前多,而且家就在本村,心里踏实多了。”日前,正在产业园劳作的郑美花说。像郑美花一样,木子店镇有200余户群众和种植大户参与食用菌的种植和生产,仅这一项,户均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同时产业辐射带动基地周边近2000人就业。这也得益于公司采取“集中制棒、集中培菌、分散出菇”的模式。

郑永良在公司放着好几双鞋,讲台当老师、厂里当经理时,他穿上皮鞋;走进地里时,他就成了生产队长,成为地道农民,穿上劳保鞋。“下沉农村,走进农民,服务‘三农’,真正将文章写在田间地头。”这是郑永良的理想信念,也是他正在走的路。

“薪火行动”再出发

英山县南河镇麻元东风本田希望小学四面环山,这个暑期,这里来了一群青春的面孔,他们在这里给镇上340余名留守儿童带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暑假,也给这里的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了他们每到暑假时都要面对的难题。这群年轻人就是黄冈师范学院“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的部分成员。

谈到这支团队,南河镇党委书记十分感慨地说:“这群大学生的到来,真的为我们群众办了实事,可谓‘一举五得‘,也就是一次社会实践行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得分担、乡村教师得交流、学生家长得帮助、留守儿童得关爱、大学生自身得成长。”

“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是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一支大学生实践团队,成立于2013年, 9年来,这支团队一直秉承“关注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宗旨,奔赴大别山区多地开展支教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利用周末时间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根据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从家长那儿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展开心理教育。所有队员注重“蹲下来与孩子共话”,走进孩子的心里,受到孩子和家长欢迎。周末家访之余,薪火队员在当地政府和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党史学习与党史宣讲。

今年暑期“薪火行动”临近结束的时候,团队成员余慧茹佳给班上每个孩子送了一个小盆栽,从种子种起的小盆栽 。“种子”有着特殊的意义,“薪火行动”就是希望通过一个月努力,能在这些乡村孩子的心中种下“善良、正直、感恩”的种子。

这样的团队黄冈师范学院有50多支,他们是黄冈师范学院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支生力军。他们奔赴大别山腹地,进入乡村小学,为这里的孩子带去帮扶和关爱,是黄冈师范学院师生积极发挥师范教育专业特色与优势,切实为这里的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  余艳军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