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出席领导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生发展论坛 > 出席领导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助力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来源:民生周刊2021-04-28 16:06:53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方江山

时值静好岁末,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正在静待新一年的春耕,也在孕育新一年的希望。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联合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关注民生工作重点,恰逢其时!

在此,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李宝善社长、庹震总编辑和编委会,对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致以热烈欢迎!

国家治理的关键议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对于中国,乡村意义非凡。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对于乡村,2018年则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今年,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和举办节日的元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节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关键议题。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制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央政治局相继集体研究、集体学习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布局、战略部署和阶段性谋划,不断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新时代的乡村大有可为、新农村的天地更加广阔!

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已经架构完备,战略蓝图已经生动描绘,引领规划已经编制强化,行动依据已经分类有序确立,新时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落实。要坚定信心,尽力而为,顺势而上,又量力而行,把握发展阶段,准确聚焦阶段任务,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抓准、抓好战略重点和工作重点,科学把握节奏力度,稳中求进。不走弯路,不翻烧饼,更不犯颠覆性错误;不玩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突击冒进,不刮风搞运动;不四面开花,不贪大求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抄照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农村宜居吸引力、农民致富内生力,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发展中人口大国乡村振兴之路。

当前,脱贫攻坚战处于决战决胜期,乡村振兴进入布局实施期,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统一的角度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统筹、协调推进。

着力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走实走活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需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媒体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央的“三农”工作部署,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政策方针,通过深耕细作的媒体报道,助力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一、当好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调动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媒体要发挥引导和塑造舆论的积极作用,把乡村振兴贯穿于日常报道中,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多宣传狠抓落实的典型,多宣传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的典型,汇聚全社会的共识与支持。

要保持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动员力度。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农民是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媒体要用生动形象和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相关政策,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个人及家庭生活的关系,真心接受和支持相关政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媒体要凝聚人心、汇聚能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二、当好乡村振兴的通讯报道员。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是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

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媒体人只有走出去、俯下身、沉下心,才能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知晓民意。要通过与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多交流多接触,带着真感情走近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真实需求,感受他们的理想与希望,讲好老百姓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用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积极传播乡村振兴之路上令人感动和激励人心的平凡努力,用鲜活的、有温度的报道,为报纸版面、网络界面、移动端口增加一批“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作品,发掘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树立更多可敬、可学的榜样模范,汇聚榜样的力量。

通过讲述普通民众自己的故事,描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及时发现和了解乡村振兴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媒体要传递精神、激励梦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动人乐章。

三、当好乡村振兴的信息服务员。“要致富,先修路”。在信息时代,这条路指的是建设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信息交融的高速路。

媒体应充分依托全媒体阵地优势,充分发挥信息传播优势,打破乡村信息不畅、沟通不便的“信息孤岛”效应,以平台促进信息流动、产业融通,提供乡村发展和振兴亟需的各种市场信息、产业信息及农业技术信息等等,建设乡村振兴信息高速路。

媒体要交互信息、融通产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筑开放平台。

四、当好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者。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关键所在。

媒体要助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广大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要助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在现代乡村继续发挥敦亲睦邻、崇善尚美和塑造淳朴民风的作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媒体要助力对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文化品牌,以文化凝聚共识,带动发展。

媒体要铸魂化人、提升风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文化驱动力。

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

多年来,人民日报及所属报刊非常重视宣传扶贫政策,传播扶贫经验。“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是人民日报及所属媒体宣传报道的重要方面。

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面临不少困惑和问题。今天,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抓得好,时机把握也很准。

这次论坛邀请了许多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同志,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机会,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化解困惑,凝聚共识,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生根、稳步前进。

作为人民日报社媒体舰队中的重要刊物,《民生周刊》杂志也是全国唯一专注民生报道的重要媒体。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是《民生周刊》杂志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从今年7月16日起,《民生周刊》杂志每期刊登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体会”,首次系统梳理、全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搞好新时代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一系列文章,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搞好民生建设,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受到了读者广泛好评,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希望《民生周刊》杂志继续发挥优势,全面准确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准确解读国家政策,发掘鲜活典型案例,为做好民生报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方江山)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