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安徽省宿州市市长杨军: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

来源:民生周刊2021-03-29 16:51:10

“宿州‘十四五’时期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方位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打造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安徽省宿州市市长杨军说。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0年,宿州正式加入长三角朋友圈,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共建、基础互联互通、污染联防联治、民生共治共享成效明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揭开新篇。

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宿州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理念行动一体化,突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积极做好融入和协同两篇大文章。

▲安徽省宿州市市长 杨军

一体化加速

立足本市农业资源及区位优势,宿州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过去一年间,阿里巴巴长三角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带落地宿州,国内首个“区块链村”落地砀山县,7家农业企业获批安徽省首批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发展到325家、居全省第一。

事实上,农业仅是宿州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宿州加快推进与上海科创办合作共建的‘一中心四平台’(小型超算中心,半导体研发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量子通信研发平台、新材料研发平台)建设运行,着力打造宿州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升级版。”杨军说。

2020年,宿州承接沪、苏、浙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236个、到位资金299.1亿元,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新增进出口企业56家,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47.5%。

去年以来,宿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除产业协作外,宿州还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

在基础设施方面,宿州与徐州联通的符离大道建成通车,徐明高速、泗许高速等连接4省6市的省际断头路全部打通。砀山县梨园机场、泗县通用机场项目开工启建,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首批县级通用机场。

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宿州努力学习借鉴沪、苏、浙地区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机理,全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20项行动,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着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发展生态。

通过对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宿州实现营业执照等20余种证照与长三角城市互认互通。

平台共建

入驻企业70家,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被列入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宿州市政府与上海科创办签订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张江创造+宿州制造”模式有效复制推广。通过平台共建模式,宿州打造出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

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挂牌运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23个。萧县泉山工业园承接徐州市产业转移项目51个,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入驻企业73家,灵璧对接徐州空港新城的产业物流园区正在编制规划,砀山与阿里巴巴农村电商产业合作持续深化。

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挂牌首批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宿马园区、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在2019年度全省市域、县域南北合作共建园区综合考核中均居第一位。

同时,宿州积极推进开发区创新升级提质增效。“宿州市经开区扩区成功,砀山经开区、宿州高新区实现去筹转正,3个市级园区、5个县区与沪、苏、浙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皖北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杨军介绍。

回顾过去5年,宿州加速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签约PPP项目40个、总投资285.3亿元。相较于“十二五”末,宿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8%。

全方位融入

“除了承接产业转移,宿州将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高水平对接。”杨军说。例如,支持各类医院对接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通过组建医联体、加入战略联盟、创建名医工作室等方式,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通过制定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宿州持续完善融入长三角工作推进机制,积极与长三角城市深度合作。

“今年,宿州将积极参与长三角创新合作,加快引入沪、苏、浙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杨军说。

与此同时,宿州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通过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体系、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合作。

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宿州瞄准云计算大数据、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商、产业引导基金招商、人脉机构资源招商,着力引进“链长”“群主”项目。

除了扩大开放合作,宿州对内将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深化开发区优化整合,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标准地”和“亩均效益”评价,加速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处置。

“通过精准发力‘基金+基地’‘投资+服务’新兴产业招商和培育模式,推动各县区园区与沪、苏、浙至少共建一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杨军说。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