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名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名品

比特斯拉充电还贵!美团叫板“三电一兽”:共享充电宝有望撑起一个IPO!

来源:人民名品2020-12-09 16:48:27

“充了50分钟,要了我6块钱,以前一小时不是才一块钱吗?”出门在外,移动设备突然没电曾是很多人的困扰。随身携带充电宝又会增加负担。由此,共享充电宝一经诞生便得到众人的青睐。

然而,近日市面上却出现了很多对共享充电宝不满的声音,消费者纷纷反映曾经物廉价美、方便实惠的共享充电宝如今变成了“吞金兽”。

“1元时代”已逝,正值分场景收费时代

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很多用户发现曾经2小时只需要1元、2元的共享充电宝,现在要花10元,甚至出现每小时收费10元的情况。

在上海环球港附近,有用户使用怪兽充电81分钟后花费了8元;

在北京朝阳区某商场,有用户租借的充电宝只充了30分钟扣了3元;

在海南海口美兰机场,有用户在距离最近的一家餐饮店租用充电宝,充电不到10分钟,被扣除6元。

……

不难发现,曾经不起眼却又离不开的共享充电宝正在全国范围内“闷声涨价”。据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定价大同小异,但随所在区域的不同有所浮动,价格多为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影院、酒吧等娱乐场所计费2.5元/半小时;景区、高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地区价格则更高,要4元/半小时,甚至10元/每小时。

显然,共享充电宝早已告别“1元时代”。事实上,近年来,共享充电宝一直呈现出持续涨价的趋势。2017年,在共享经济的风潮下,共享充电宝横空出世,玩家拥挤,为了快速推广品牌争抢份额,大多数品牌选择1小时免租金的收费标准;进入2018年,在消费习惯得到进一步完善后,第一轮涨价开始显现,各品牌普遍加价到1元/小时;到了2019年,分场景定价模式正式开启,每小时收费8元的收费开始出现;直至今年,共享充电宝平均租金进一步提高,分场景提价成为行业共识,计价单位甚至也出现调整,如一些共享充电宝品牌将价格单位由“每小时”调整到“每半小时”,甚至挑选某个使用频率高的时段(如周末等节假日),悄悄把设备价格整体调高。

此外,尽管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和按情景收费已经逐渐成为现实,然而其定价的随意性还是令人非常惊讶。有媒体发现,在北京的同一商场的同一楼层,仅30米左右的距离,但同样品牌的充电宝的价格却有0.5元的价差,一个是1.5元半小时,另一个是2元半小时。对此,几家摆放设备的店铺工作人员则表示并不清楚充电宝的定价规则。

平时有消费者来借,但店铺有自己的充电器,所以没怎么用过。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归还共享充电宝之后被最终价格所冲击,网络上关于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的问题也引来一番热议,还一度被推上微博热搜。网友直呼“无法接受”“太不划算了,用不起”“租一天的钱不如买个新的”。

到底,这种价格究竟有多贵呢?有分析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使用21700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最低每小时所用电费仅为2.6元。若按照实际充电容量计算,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则更贵!

针对声浪越来越大的涨价问题,充电宝品牌则纷纷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街电曾回应称,价格是根据市场来调整的,不同的区域和柜机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具体的价格可通过扫码提示规则来查询,街电不会在某个时段突然涨价。无独有偶,怪兽也表示,不同的门店有不同的收费情况,并不是平台调价,不同的门店根据整体的营运划分以及区域划分综合制定的。

小生意背后资本深厚

尽管市场上对于共享充电宝“闷声涨价”的做法怨声载道,品牌方针对涨价问题也有“甩锅”的嫌疑,但共享充电宝行业还是迎来了越来越猛烈的发展期。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个不被王思聪看好的行业?

三年前,共享单车带火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共享充电宝顺势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宠儿。在2017年上半年,行业内出现10天融资近3亿元、40天内涌入12亿元、近30家明星机构入局的惊人壮举。

目前,各共享充电宝品牌背后的资本力量都不容小觑。小电科技潜伏着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鼎晖投资、道生资本、红杉中国、高榕资本等超10家知名VC/PE机构。怪兽充电也有高瓴资本、顺为资本、蓝驰创投、软银亚洲等一众资本的加持。

然而一年后,因共享经济的降温,共享充电宝行业迎来行业洗牌,资本也趋于严谨,逐渐形成了以“三电一兽”——小电、街电、来电和怪兽为垄断的市场格局。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三电一兽”已占到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且实现盈亏平衡或开始盈利。目前,随着“三电一兽”逐步涨价,充电宝能够成为“吞金兽”不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移动互联推动移动设备的电量产生巨大消耗。根据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预计达到2.29亿人。同时,《报告》指出,尽管今年上半年疫情造成餐厅、酒店、商场等场景消费人群下降,但5G技术的推广和短视频的普及,造成用户移动设备电量消耗增多。在终端电池技术并未出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移动电源的需求将长期存在。

其二,充电宝前期投入成本低,且损耗率远低于其他共享产品。这便为企业在后期运营减少了维修成本,能够快速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其三,行业普遍不需要押金,用户使用更便捷,也不需要太多社会监管。

美团入局: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门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却深有商机,甚至还有望撑起一个IPO的趋势。今年7月,小电接受上市辅导,拟创业板上市,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如此境况自然会引来更大的资本的入局。根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美团也正式入局该领域。

实际上,美团垂涎共享充电宝市场已久。早在2017年共享充电宝混战时,美团就曾立项,并在河北石家庄和山东青岛进行过小规模测试。然而由于混战激烈,数据并不理想,短短三个月便草草收场。2019年,也传出过美团再次进军该领域的风声。此次美团正式入局,有消息指出,美团旨在取得新一波的用户规模增长。毕竟手握吃喝玩乐各项场景流量入口和庞大的用户群体,美团想要实现指数增长并非无望。

然而,当资本都渴望“闷声涨价”、赚大钱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共享充电宝行业涨价的趋势的确令人难以接受,这甚至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专家指出,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相关行业技术一定要实现进一步提高。在持续涨价的背景下,如果共享充电宝如果不能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将消失。同时,移动设备充电技术的提高也威胁着共享充电宝的生存和需求空间,对共享充电宝以更高技术服务消费者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但是,作为共享经济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低成本、低消费,由此共享充电宝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应急使用,并不是刚需。当涨价盈利已逐渐达到天花板时,如果共享充电宝行业不能“返璞归真”,恐怕未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难。

(来源:“人民名品”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梁雅婷)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