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陕西佳县赤牛坬:原生态乡村游红红火火

来源:农民日报2020-07-22 17:00:25

自编自导的原生态民宿实景大剧,分门别类的陕北民俗,原汁原味。置身其中,乐而忘返。坑镇赤牛坬,陕西榆林佳县一个偏远普通的村落,这几年文旅产业声誉鹊起,引得人们纷至沓来。

《高高山上一头牛》原汁原味

耕种、打夯、娶亲、祈雨……这些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场景,如今在赤牛坬村大型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中,栩栩如生地再现。5月28日,记者来到赤牛坬采访,体验的第一道文化大餐就是这样一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演出。

“《高高山上一头牛》是真正的原生态民宿实景大剧。”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建茂自豪地说。

据了解,这部剧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农民。演出的前一刻,大家还在自家地头劳作。演出时间一到,便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一阵忙碌的换装后,便上台表演。没有剧本,道具简单,也没有复杂的舞美设计。老黄牛、高头大马就是“特邀演员”,红枣玉米是演出道具,剧中的锄头还沾着泥土……演出结束,大家衣服一换又呼啦啦去做自己的活计。就是这么一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实景剧,带给观众的震撼与感动,一点也不亚于专业大剧。

7.5万件民俗展品叹为观止

欣赏完大型实景剧,当记者走进别具特色的赤牛坬村民宿文化展览馆和坬上人家三十六行馆,更是兴奋不已。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的一些农耕用具、生活用品被束之高阁。一些风俗、器具、美食、生活方式只能在老相片和影视作品中见到。在赤牛坬民俗文化展览馆,这些东西你都全能找到实物。这里俨然成了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更是留存了黄土高坡上的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留住了农耕文化的根脉。

赤牛坬民俗文化展览馆建在黄土高原的招牌式建筑——窑洞里。从外面看去,数十孔窑洞上下分列排开颇为壮观,里面还有一条长长的通道将它们连接起来。展览馆纵横交错又条理清晰,每进入一个展区就仿佛步入一个记忆的宝库。展览馆分为灯展室、工匠器械室、度量衡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婚丧嫁娶展览馆、服装鞋帽馆、三十六行等六大展区213个展室,总面积达3.93万平方米,馆内藏有展品7.5万余件,所有展品都是村民捐赠和收集的。2015年9月,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

别具特色乡村游红红火火

赤牛坬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全体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赤牛坬村有村民353户、1008人,常住人口500多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69人,在册贫困户3户3人。

2009年,赤牛坬村确立了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村集体成立佳县大美乡村旅游公司,设置股份120股,每股1.5万元。经过六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演出节目打造,赤牛坬旅游区于201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并在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赤牛坬村也是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

景区的成功运作,让村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仅实景剧演出,在旺季全村有100多人参演,淡季也有30多人参演。演出一场,每人挣20多元,每月演出十几场。此外,村民单独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有30多人。

69岁的高思茂是展览馆的讲解员,讲解一场挣50元,每月讲解十几场。高思茂感觉现在收入不错,活得有滋有味。

“村民现在有村集体经济分红、旅游产品销售、旅游公司务工、旅游服务业自营等多种增收方式。去年,全村年产值近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高建茂说。

鱼玉军 记者 肖力伟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