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民夜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民夜读

持家正,治家严,孩子要吃的4种苦

来源:民生网2020-05-03 20:09:39

摘要: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但是一味溺爱,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古人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有些磨难一定要让孩子承受,再爱孩子,也要舍得给孩子吃这五种苦。

1

学习的苦

“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以后,则思虑散逸外驰。盖幼而学者也,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炳烛之光。是故应须早学,勿失机会。”

人年幼时,精神专一、没有私心杂念,学习思路畅通,长大成人后,思想就难以集中,容易意散神驰。幼时开始学习,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青壮年时学习,就如同燃起蜡烛的光芒。因此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浪费大好时光。

许多孩子贪玩厌学,不愿意读书,只想玩游戏,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学业荒废,是毁掉人生的开始,没有知识和技能,将来很难在社会立足。

“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现在读书吃苦,是吃一阵子,将来吃苦,有可能会吃一辈子。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人类开启天蒙,获得知识,明了事理,学会做人的最基本方式。读书能使一个浅薄无知又孤陋寡闻的人变成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智者。

曾国藩曾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读几天书未必能让自己的学识与气质有什么改变,但读多了,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三观都会有所改变,洗涤内心,改变气质。

2

自律的苦

“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别太贪恋口腹之欲,注意起居,不要贪睡,这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有自律才有自由。

许多孩子贪睡、贪食,生活习惯差,不爱锻炼身体,时间久了,不只是身体垮掉,精神也随之萎靡。

所有我们羡慕的生活,没有一个不是用自律换来的。平坦的腹部,那是对食物的克制;专业的技能,那是对懒惰的克制;平静的内心,那是对脾气暴躁的克制……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克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过想要的生活。不管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都要拥有能够驾驭内心欲望的能力。

孩子从小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长大后,才能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

3

劳动的苦

“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

人性本身好逸恶劳,而实际上,只有在劳动之余,一个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安逸;如果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那么他感受到的不是安逸,而是无聊。一直无所事事,意味着他们将来也没法吃苦耐劳,做出什么大事了。

朱熹说:“天下事,坏于懒与私。”纵览古今兴衰成败,凡是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懒惰和自私。

曾国藩说:“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曾国藩幼时与父一起学习,早起晚睡,勤学不缀。《曾国藩传》一书中讲到,他靠“勤”熬出了渊博的知识,也磨炼了坚韧的意志。

功成名就之后,曾国藩依旧以“勤”为先,不光自己身体力行,还让家人也恪守遵循。他坚持给家人写信,为他们批改文章,并讲述自己的处世之道。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家儿男全都半耕半读,出行不许坐轿,在家不许叫人添茶倒水,甚至砍柴种菜这种事都要亲力亲为,不存半点官家习气。女眷从嫁入曾家起,亦有长辈教导她们下厨做饭、织布纺纱,亦不因出身富贵就不事劳作。

“凡一家之中,勤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家财万贯,亦会因“懒”而败;身无分文,也可因“勤”而兴。

坐吃山空,不知进取,早晚会一无所有。唯有勤快起来,坚持下去,人才能愈好,家才会愈兴。

4

失败的苦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遇到特别难的事情,只要不违背原则,自己尽力,那么成功和失败没有那么重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有谁是一辈子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难题。所以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失败观,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告诉孩子,做事只要尽了全力,无愧于心就好。

面对失败,我们除了努力,还要有一份豁达。只有这样,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才不会跟自己较劲,不会为难自己。

民生周刊(ID:rufengdajia)。

欣赏更多夜读作品及夜读音频可关注“民生周刊”(ID:msweekly)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天21:30,与您相约“全民夜读”。

(责任编辑:朱浩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