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一位老党员的抗“疫”日记(三)

来源:民生网2020-02-26 20:48:3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条战线迅速行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千千万万基层党员,以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57岁的章佳斌,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2004年12月从部队转业到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

疫情就是集结号,党员就是先锋队。2月12日,接到《合肥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选派党员干部职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章佳斌第一时间报名。由于担心自己年龄大,组织不批准,他主动请缨,“虽然我已不年轻,但我是一名老党员,一名曾从军25年的老兵,应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树立老共产党员的形象。”

自2月14日起,章佳斌每天用笔和纸记录值守期间的点点滴滴,并形成抗“疫”日记。今天,《民生周刊》选取其中三篇与读者分享。   

2月23日

买菜记                  

今天是周日,也是我参加疫情防控值守以来首次轮休。摘下“疫情防控巡察员”的红袖章,拿着女儿昨晚就写好的菜谱,准备去超市大采购。晚上好好给她们娘俩 “露一手”。

正在此时,电话响了。

“佳斌,在外值守的时候多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话筒那边传来老母亲的声音。

老母亲怎么知道我参加在外值守呢?

一旁的爱人说,老母亲这段时间没见着我人,很是挂念,老是打电话过来问,“所以我就跟妈妈坦白了。”

嗯,忙完这阵,要好好陪陪老母亲。

走出小区,来到霍邱路与蒙城路交口东侧的值守点:查证、测体温、登记,“一套组合动作”后,我走向杏花公园旁边的一家超市。

刚迈进大门,就被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截住了,他拿着测温器,对着我脑门就是“一枪”。

“体温正常,请进!”工作人员说。

这是我家附近规模比较大的超市,往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如今,有些冷清。我观察了一下,发现顾客无一例外都戴上了口罩,有的还戴了一次性手套。购物时,大家很自觉地保持间隔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而超市的扩音器,则循环播放着防疫相关知识,提醒顾客注意卫生。

青菜、猪肉、鸡翅、桶装牛奶、大米…… 一个小时后,我的购物车装的满满又登登。在收银台,整整装了四大袋子。

够沉的!提着购物袋往家“挪”。

走在路上,我想着,这趟 “购物”不虚此行:一来可以看看同行们的工作状态。二来,实地了解一下超市的客流量,顾客购物及自我防护情况。防疫工作上一些可取的地方,我们可以应用在值守点。

好不容易才“挪”到小区门口。

“请出示一下您的出入证。”红袖章男同志拦住了我的去路。

“自己人,让我过去吧。”脑中闪现了这句话。老实说,提着这“四袋包袱”,我累得可够呛,真想拒绝检查早点到家休息。但回过神来,不能这么做,咱是老同志,应当做表率。放下购物袋,我掏出了证件递给他。

查证、测体温、登记,又是一套“组合动作”。

 “好的,谢谢您的配合。”

“也谢谢你,辛苦了。”

看到他对工作的认真劲,让我深有共鸣,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值守时的影子。

2月24曰

新搭档               

今天是二月初二,六安路上的几家理发店己陆续营业了。“龙抬头”,该剃头了。

“今天我就不凑热闹了,头发长点没什么,反正戴着口罩也看不出来。”值守点同事赵志庆笑着说。

下午,我带着新调整过来的徐来娣一起巡视小区,帮她熟悉小区的住户分及人员构成情况。

“小区外来人口情况如何?”徐来娣认真地问。

“目前就张先生一家居家观察。”我介绍道,他们一家是昨天下午从霍邱县返回合肥的,按照规定,居家观察7天。

“外地返肥人员是下一步值守的重点。”看得出“新搭档”对防控工作是有经验的。

“昨天我们点值守的同志,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公布了这消息,同时也已通报给网格管理员。”我补充道。

“请问去肥东撮镇往哪边走?”正当我与小徐交流时,值守点外来了个问路人。

“你怎么不戴口罩?”我问。

“脏了,没来及买。”他说。

“送你一个快戴上。”说着,我给他指了指方向。

傍晚5时许,城隍庙社居委党委书记胡红带着两位师傅到值守点换了个新棚顶,她说,天气预报说,合肥明天会下雨。

原来,前两天棚顶有好几处破损,我们找来透明胶带贴了贴,谁知被风一吹,本来很小的几个口子撕裂得更大了。胡红同志知道后,立即找来两位师傅给帐篷换上了新顶。

暖心!社区干部、下沉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筑牢社区防疫的“安全墙”。

2月25日

小厕所 大民生

“关门啦!”公厕女管理员朝我挥了挥手,转身准备关上大门。

我一看手表,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

“哎呀,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我懊悔地拍了一下脑门。

原来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城区公厕每天都在18:00点前关门,然后消毒。第二天清晨6点才开门。

这间公厕距离我们值守点最近,就在六安路与安庆路交口的旁边,步行的话,仅需要几分钟。对于我们值守人员来说,既解决了上厕所难题,又不耽误工作。

谁曾想今天……

没办法,只能舍近求远,去另外一间碰碰运气。

“同志,你等一下。”我转头刚走没几步,公厕门口一位男管理员喊道。

“快进去吧,我认得你,你是旁边小区的值守员。”他笑着说。

太好了!进入公厕“解决完问题”后,我来到门口,向男管理员致谢,顺便唠起了家常。

我了解到,这位男管理员姓秦,刚才的女管理员是他的老伴儿,二人从山西临汾来到合肥打工多年,夫妻二人共同管理着这间公厕。

聊起自己每天的工作,秦师傅如数家珍:每天消毒、拖地、冲水…… 勤勤恳恳,从不马虎。

提起公厕,很多人还会想到“脏乱臭”。但看过秦师傅夫妻二人的工作环境之后,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哥!厕所干干净净,空气中没有异味。

公厕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关系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细节。要打造好这张“城市名片”,离不开广大公厕保洁员的悉心守护。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秦师傅夫妇的工作或许很平凡,但是跟我们一样,都是城市的建设者。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