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袭古创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电视 > 袭古创今

付伯伶:线条跌宕 诠释情怀

2019-12-31 16:10:47

 

 

论章草之魅力

我自学习书法以来,让我深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从图画、符号到造字的定型。从甲骨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书法以汉字为依托,以点、横、竖、钩、挑、撇,捺为基本笔法,历经两千多年,以独特的方式繁衍出中国书法文化。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毕加索称为“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在中国书法文化中,有书法名家、书法名篇、书法著作,书法知识、书法器具、书法类别、书法装潢、书法欣赏、书法收藏,从古至今书法影响广泛、深入,上至朝廷、下在民间无所不在,而且丰富多彩。中国书法绵延不断是浩如烟海,翰墨丹青。因此学习书法成为我终生的愿望和追求。牢记专精一体,取百家之长,深入生活,争取学有所成。

九岁时开始学习书法,从临摹唐柳公权《玄秘塔》,《三希堂小楷八种》。退休后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老年大学、北潞园社区文联继续学习书法。先学习楷书,临摹颜真卿《勤礼碑》;学习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后,进入学习草书阶段。首先是学习章草,当时让我惊讶,还有章草,没有听说过,非常好奇。按着老师要求从临摹明代宋克《急就章》开始,又读了《宋克书法研究》,半年后让我对章草有了极大兴趣。为了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我去琉璃厂中国书店特意买回了《章草口诀》、《历代章草精选》、《章草字典》、《章草传帖》、《赵文敏书急就篇》,当代书家郑诵先章草《毛泽东诗词》。特别是读了卓定谋《章草考》后,使我知道书法中章草的由来,名人、名家、名著,在我心里震撼和给我新的启发。我把全部精力用在临摹章草《急就章》,以此为根基,进行读帖临摹、创作章草书法作品。

一、章草是汉代书法兴盛时期产生,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新书体,是草率急就的写法。一般认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隶书简捷的书体。

章草特点是在风格上仍带有汉隶特点的草书,笔法仍有隶书的波磔和挑笔,省掉蚕头留雁尾,字字独立,每个字的笔画间有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但因雁尾重笔挑出,对快速书写不方便,被今草取代,在今草中有很多方面显现出对章草笔法的继承。证如唐张怀瓘云:“章草即隶书之捷”。

二、章草代表作

卓定谋《章草考》中:草书之兴,肇自秦汉,史游作急就篇,法始大备,故章草当首推史游为鼻祖,史游制急就、创立草藁,草出于章。

1、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三十二章。法用藁书,以赴速就急,便于缮写,为草书之权舆,即世所称章草。蓋推本仓颉爰历博学凡将等篇而广之,其为体,出于分隶,参以古籀篆文、为古小学家所必讲。其为用,使转流速、较篆隶为省便,实为最简易之字体。闾里书师当合仓颉爰历博学各篇以为课,每章以六十字为断。其考试制度,童子十七岁以上试字九千,乃得为吏。故其时代,朝野上下,无不研习而精通之者。

2、张芝《芝白帖》是张芝传世唯一书迹,地位十分重要。此帖字体横扁、结体是草,笔画尚存隶意,虽每笔分作,而气势一贯,笔画多简省,为章草之典型,且法度严谨,而章法宽舒,“专谨古雅”,堪称章草之上乘之作。

3、西晋名家陆机,其代表作为《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旱的名人书法真迹。

4、西晋索靖善章草,峻险坚劲,自名曰:“银钩虿尾,”作品《月仪帖》。

5、三国时期皇象《急就章》,有松江本、玉烟堂本、黄源急就章还真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帖。点画简约、凝重、多有隶书笔意,形体规范。

三、章草书法中神品名家

卓定谋在《章草考》中云:自汉至清代得能书章草者一百五十三人,章草神品八人:即张芝、杜度、索靖、卫瓘、王羲之、王献之、皇象。章草妙品八人,即张昶,锺会、韦诞、卫恒、郗愔、张华、魏武帝、释智永;章草能品十五人,即罗晖、赵袭、徐幹、庾翼、张超、王濛、卫觊、崔寔 、萧子云、杜预、陆柬之、欧阳询、王承烈、王知敬、裴行俭。

1、杜度书写章草古逸高深,使章草更趋成熟,时人呼为“圣”字。崔瑗,作《草书势》,时人呼之为“草贤”。杜度、崔瑗二人皆为书法大家,有“崔杜”之称。

2、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张芝学崔杜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称其为“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草圣入神,隶书入妙。

3、皇象,字休明,青州刺史,年幼时工书,师从杜度,善篆、隶、章草,时人称之为“草圣”,传世作品《急就章》,松江本最为著名。卓定谋《章草考》中称“休明章草万字皆同,各造其极。章草入神,八分亚于蔡邕,小篆入能。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名重海内”。

4、索靖,字幼安,靖张伯英之姊孙,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又善八分。靖传芝草而形异,甚務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幼安章草入神,八分、草入妙。

5、王羲之,字逸少,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定能登峰造极,隶、行、草书、章草、飞白俱入神,八分入妙。

6、宋克,字仲温、书出魏晋,深得锺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宋克书《急就章》,得古人之妙。

7、清代书家王世镗,晚年号积铁老人,祖籍天津,通章草。曾言“初学宜章,既成宜今”。又曰“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求方圆,未见其可也”。

8、郑诵先,名世芬,号研斋,别号勉堪,四川富顺县人。生平精研文史,擅长诗文创作。书法功力十分深厚,大字、小字、真、草、隶、篆均有独到之处。真书方面早年学柳公权,打下坚实的笔力基础;草书方面尤好章草,其章草融汉碑及二爨于一身,又得益于近、现代诸家的书法风神,是当代章草书体的典型代表。有郑诵先章草《毛泽东诗词》。

9、王蘧常(1900——1989)字瑷仲,浙江嘉兴人,中国哲史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等,拓展了章草之领域,书法作品在日本享誉极高,日本友人评王蘧常“今日中国王羲之”之美称。

10、余德泉,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人。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和《对联学刊》主编,研究古汉语,楹联、书法二十余年。编纂出版我国首部最完整的大型书法工具书《章草大典》后,又出版《章草传帖》,系章草、简、牍、跋之大全,系当代章草名家。

四、章草的魅力和创作成果

《章草口诀》称:藁书最为难、使转在毫端,心领手乃得,气足更形完、分布先平正、迅速俞安祥、窮原创西汉、史游急就章、粗书解隶体、俾效广凡将,魏晋善书者,靡不珍而藏,慨自赵宋后,章法始日亡,目未寓章草,落笔多荒唐,务须通古义,假借不相仿,羲献固作故,以比费思量。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中国书法史,读帖、临摹古帖,让我知道了章草的渊源,了解了章草之盛衰。在中国书法六体书时,章草列为其中之一。在五体书法中列入草书。章草在书法发展史中有过重要地位。刘熙载《书概》称章草为“解散隶体、简略书之、此犹未离乎隶也”。“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

从汉代至今,书章草、篆、隶、楷、行书大家倍出,均识为是神品,书章草者有很强的创新精神。

在我心目中,章草是神品,从古至今被书家仰慕,魅力无穷,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学章草,也下了一翻苦功。初学章草,我通临摹明宋克《急就章》三十遍,让我知道章草章法、笔法、布局、贯通此帖。然后又分章进行临摹。在这个基础上,我用章草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边临帖边书写,用了三年时间,仅就这幅作品,我书写了两千幅。后我又用章草体以榜书形式,书写了“得福于勤”近千幅。在这个基础上,我又用章草书写了长卷《贡献卓著的开拓者》记包森创建房山抗日根据地,于2016年将这幅书法长卷捐献包森故居。今年九月又将此长卷书之,捐献给包森开辟抗日根据地南窖乡。在2016年之后,我广泛深入体验生活的同时,书写《孝经》长卷,又写房山革命先烈、房山劳模、先进人物、房山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的长卷共三十于幅。

在这近十年中,我也多次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书法展,并获得一等奖、金奖,获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对我的指正,鞭策和鼓舞,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学习书法。

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书者为民、切记莫忘;国之所需,切莫彷徨”的观念,发挥书法艺术的特长,用书法讴歌新时代,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付伯伶)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