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甘肃镇原:消灭农村白色污染

来源:民生周刊2019-09-24 16:46:15

8月27日,甘肃省镇原县冯俭村,王永青和邓粉琴农忙之余没有闲着。

玻璃瓶整齐地码放在院子尽头,废旧地膜统一堆放在一侧,化纤袋层层压叠,用防雨布严实地盖着……与自家小院一墙之隔,是夫妻二人打理的武沟乡冯俭村农村废品回收集中网点。

“所有回收来的废品按废旧地膜、塑料制品、玻璃瓶、废铁、废纸、废旧衣服六大类分类存放,然后集中到乡镇网点,最后分类运到不同的加工厂回收处理。”镇原县广英农机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社银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李社银是冯俭村网点的创办人。从2009年起,他开始探索在农村建立网点、集中回收处理的废品回收模式,农用残膜、化纤袋等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得以回收再利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农村白色污染。

“这是一个方向。这几年,家家户户人人可以说都受到白色污染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土壤中的残膜造成土壤结构变化,白色污染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镇原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志强说。

而就在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会议指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一场治理、消灭白色污染的国家行动由此加速。

▲8月27日,李社银(左)向镇原县住建局局长高天升介绍村级网点发展情况。图/赵慧

就地回收利用  

在我国很多农村,各种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沟渠,甚至吹挂在树枝,不仅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而且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特别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地膜大量使用,却得不到有效处理,残留地膜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有统计显示,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近一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农膜回收机制,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残膜污染处于放任状态。

镇原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农产品种植面积150万亩。

“如果按照每亩地使用3到6公斤地膜算,这会是多大的量!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很头疼,近年来实行了河长制、湖长制、全域无垃圾等环保政策,但是,塑料垃圾、有害垃圾怎么解决?如果能回收再利用,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能变废为宝。”侯志强说。

每收到一批垃圾,王永青和邓粉琴都会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1.5方地膜60元,81公斤废铁65元,9公斤纸书54元,电视两个60元……

2009年,广英农机具公司开始在镇原多个乡镇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网点,购买化肥、新农膜等农用物资,用以物换物的方式回收残膜等废旧物品,年回收量达3000多吨。

“逐渐引导农村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后上交网点,我们做的事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初步养成了他们垃圾分类的习惯。”广英农机具公司副总经理施孝丽说。

2016年,广英农机具公司与武沟乡政府达成共识,在武沟乡投资建立9个行政村机械化网点和20个自然村网点,实施地膜机械化捡拾及废品回收加工。

镇原县城关镇祁川村,走下一段长长的缓坡,就是马国庆经营的庆林塑料再生加工厂。今年6月,马国庆加入李社银团队。

在这里,从农民手中回收来的残膜和化纤袋经过清洗、粉碎、熔解等工序后,被制成坚硬的颗粒状原料。几道工序之后,垃圾变废为宝。

为了满足国家环保标准,马国庆斥资新上了洗涤塔、活性碳吸附箱等环保设备,以保证工厂烟气排放达标,同时,用水也实现循环利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农田。

现场参观后,镇原县住建局局长高天升对这套回收处理流程表示认可。他说,目前镇原有3个垃圾处理场,但仅可满足县城范围内的垃圾处理需求。对于农村而言,如果能就地回收、就地处理,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镇原县长侯志强看来,白色污染是该县面临的重大课题。图/李俊峰

30年不断的环保梦

李社银、施孝丽、马国庆都是陇原上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爱农村、懂农村,也深深为农村日渐严重的白色污染而忧虑。

李社银投身环保源于早年在外乡一家塑料制品厂的务工经历。1989年,熟悉塑料加工、机械修理的李社银返乡创业,爱琢磨、好钻研的他还搞起了机器发明,陆续研发出水洗原料自动打捆生产线、塑料粮仓加工制造生产线、残膜生产造粒生产线等多种设备。

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他的加工厂几经波折,一度停产关闭。但是,认准了回收加工事业的李社银从未放弃,研发也从未中断。

2008年,李社银发现99%的残膜得不到回收,绝大部分被旋入土壤或丢弃掩埋。“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大多是老人,根本没能力处理。要完成残膜处理,必须研发残膜捡拾机。”

李社银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2010年,链条反转式捡拾机研发成功,经改进,2014年研发出110型残膜捡拾机,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年后,110型残膜捡拾机参加甘肃省农牧厅举办的机械捡膜现场会,获得第一名。

只有高中学历的李社银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这更坚定了他研发农机具、推行机械化捡拾地膜的决心。

后来,他看到秸秆被大量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又开始钻研残膜和秸秆一体化捡拾机。

2017年,160型多功能残膜捡拾机、160型秸秆残膜捡拾分离一体机、160型半茬秸秆根茬粉碎还田专用机陆续面世。

使用这些机械,不仅可实现农用残膜回收利用,还实现了秸秆粉碎喷化有机肥还田,既减少了白色污染,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在每个村级网点,李社银会无偿投放一台残膜捡拾机,以便农民们实现机械化回收。

如今,李社银已拥有17项实用新型专利,机器也开始销往国内多地。

就在李社银成功研发秸秆残膜捡拾分离一体机的当年,2017年,农业部提出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其中之一就是以西北为重点的农膜回收行动。

行动要求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甘肃、新疆等省份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连片实施,整县推进。

这让李社银他们看到了政策推动的希望,开始抱团发展。今年3月,由5家合作企业组成的镇原县广英农机具有限公司成立,下设4个子公司,致力于秸秆、残膜捡拾专用机械研发制造,探索实施以村级机械化网点为依托的垃圾回收利用模式。

农村垃圾分类回收模式

经过不断摸索,广英农机具公司成功探索出“公司+政府+乡镇分站+行政村机械化网点+农民”的农村垃圾回收模式。

具体是,按照政府、公司、分站、网点负责人层层管理的模式,以自然村为中心设立机械化回收网点,引导农民将手头的废品分类后上交网点,网点招收一到两名贫困人员再次分类整理,最终集中到加工厂处理并销售。

“通过农用残膜机械化捡拾利用,不但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每亩可节省40元工费,还保护了农田。将秸秆粉碎喷化有机肥还田,也可大幅降低农民的肥料成本。”李社银说。

目前,王永青和邓粉琴夫妇经营的冯俭村网点已经运转3年多,11亩玉米种植收入之外,夫妇二人每年可增收五六千元。

2017年,甘肃省政府印发《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2017—2020年)》,明确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在规定时限内,全面清除辖区内所有陈年垃圾,达到视野之内无垃圾的要求。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城乡联动、共治共享,推动环境治理不断向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推进。要广泛发动群众投身环境整治,倡导文明风尚,激发全民热爱家乡、共建家乡的热情,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对全省全域无垃圾工作进行批示时,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表示。

去年,李社银有了新身份,被任命为庆阳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副会长,同时担任新成立的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让他有了更大舞台,他坚信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李社银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推动在镇原全县建立19个乡镇分站、200个村级网点,建成后全年可完成机械化粉碎秸秆50万亩、农用残膜捡拾40万亩、废品回收10万多吨的任务,彻底消灭农村白色污染。

□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