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原姚庄:匠心打造美丽乡村

来源:民生周刊2019-07-09 15:12:19

在人口大省河南,如果用土地面积和人口总量两个指标衡量一个乡镇大小,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可谓是“小拇哥”级别:面积7.2平方公里,辖行政村6个,总人口1026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55%。

乡小名气大,花开万里香。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姚庄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8十大中国最美乡村提名奖等各级荣誉100余项。

殊荣满满,姚庄回族乡党委书记赵战营认为,这得益于郏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龙头带动、梯次推进”的文旅产业发展思路。

以目标为引领,以思路为引擎。《民生周刊》记者在姚庄乡走访的两天里,深切地感受到干部群众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不断扎实乡村发展根基,用匠心精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茶香食美产业兴

姚庄不产茶,但千年之前闻名中外的万里茶路从这里穿过,来此饮茶者络绎不绝,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曾在此品茗赋诗,留下“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赞叹,饮茶风俗也因此延续了几个世纪。

在生活节奏难以放慢的今天,这里的男女老少依然偏爱相约品茗,全乡同时容纳数十位茶客的茶社小馆有10余间。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每间茶社小馆不求雍容奢华,只求匠心陈设、自然轻松,饮者也不分尊卑长幼,人均三五元就可举杯品茗,谈天论地。

副乡长林周俨介绍,姚庄已形成以茶馆、茶具、茶情、茶艺为代表的姚庄茶文化,这种文化又称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经原地矿部河南省中心实验室鉴定,姚庄水源富含锶、硒、锗等40多种微量元素,是锶型矿泉水,又有长寿水之称。

一方好水养一方人,姚庄有百岁老人两位,90岁以上老人67位,80岁以上老人256位,被誉为长寿之乡。

生于1902年1月,现年118岁的张学礼老人,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健康长寿分会确认为中国健康长寿老人。

拜访这位老人时,他不仅能顺畅地与记者对话,还能背诵大段《三字经》。问起长寿秘诀,老人说他每日必饮茶。

除了茶香,姚庄还有中原特色饮食文化之乡美誉。金鸡、玉兔、红牛肉,是这里的“美食三香”,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当地回族群众采用祖传秘方,结合天然植物香料与“长寿水”匠心腌制而成,香而不腻,是色、香、味俱佳的绿色食品。

林周俨说,这几年当地回族群众发掘出失传多年的牛头宴,其成为诸多食客们舌尖上的宠爱之物,更是招待宾朋的上品。

“党的十八以来,我们积极培育建设茶食小镇,走出了一条‘茶食兴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了特色饮食业、特色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格局。”赵战营说。

截至目前,该乡已发展饭店、烧鸡、烧兔店20多家,牛肉加工店26家,宾客覆盖郑州、洛阳等周边县市,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产值3亿元。

俗话说,有钱难买金镶玉。作为姚庄一绝,金镶玉曾作为重要礼物赠送给台湾国民党原主席连战,更是以国宾礼品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2012年,姚庄金镶玉被收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这一特色加工产业链条越做越长、越做越精,匠心打磨的姚庄金镶玉远销北京、上海、港澳台等地,成为郏县文化强县建设进程中的有力抓手。

同时,姚庄依托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优势,建设百岁矿泉水产业园区,全乡现有矿泉水厂4家,从业人员200余人。

绿色发展补短板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则是关键。

根据郏县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方向,近年来,姚庄乡按照“打造全域休闲环境、发展全域休闲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建成12.6公里的环乡路,完成民族团结大道、旅游大道等镇区主干道的升级改造,整治了运粮河,整修了明代清真寺,保护了千年古木“思乡槐”,建成了农耕乐园,建起了文化广场,在乡域入口处建成了“迎四方”牌坊和“一字型”牌坊。

按照“四季常青、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理念,2017年之后,该乡建起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的京瑞庄园、孔雀庄园花卉苗木娱乐产业园1000余亩。

同时,全乡重点突出茶水元素,对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建设茶壶形雕塑39处,茶叶形立面改造7500平方米,茶壶形路标导示牌18处,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及旅游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在姚庄乡解庄村采访时,记者在该村文化广场旁,被一座占地约60平方米、掩映在茂密林木中的枣红色木屋结构吸引。

村干部说,这是村里的景观式公厕。

2017年以来,姚庄乡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而实施的补短板工程。

村干部说,以前,外地人来玩,村里卫生间很难找。现在全乡环境好了,天天都有好几辆旅游大巴来观光,村村建了公厕,干净卫生,提升了乡村游的形象和品质。

像这种按照旅游公厕标准建设的景观式公厕,全乡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处。

该乡还加快农村卫生无害化户改厕的进程,在农户家庭实施三格式化粪池建设的户改厕。

三格式化粪池是一个平埋在地下的罐装塑料桶,里面有3个格子。

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旱厕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通过三级沉淀发酵,粪便先被密闭储存在第一格池内,积累一定容量后自动流入下一格,全程密闭发酵,有效杀灭虫卵。

流入最后一格时,已是无臭且无害化的液态有机肥料,此时可将降解形成的粪水用于施肥。

垃圾分类新时尚

“除了补齐公厕短板,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污染也是全乡重点主抓的惠民工程,垃圾分类便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姚庄乡人大主席孙晓珂说。

在解庄村,村内主要街道每隔20多米就能见到一组蓝色和绿色的带盖垃圾桶,蓝色桶体上印有“可沤粪垃圾”,绿色的印有“不可沤粪垃圾”。村干部说,全村1251口人,这样的垃圾桶有150多组。

“没有良好的习惯,垃圾分类在乡村是无法实现的。”孙晓珂告诉记者,为促使村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村委会与每家签订了分类投放承诺书,村干部分包到组,各自对辖区群众进行指导,同时为每两户村民发放一组垃圾桶,要求两家互相监督、协同合作。

经过近半年的“养成式”适应,如今,解庄村分类投放垃圾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记者了解到,“可沤粪”类垃圾由村保洁员统一收集后,进行沤粪还田;“不可沤粪”、不可利用的有毒有害类垃圾,统一运至乡垃圾处理厂集中外运处理。

同时,对村内建筑垃圾设立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堆放,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再利用;对树叶杂草可转化利用等垃圾,设立循环农业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场沤粪还田。

目前,在全乡设置绿、蓝双色垃圾桶3000多个、建筑垃圾堆放场6个,循环农业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场一个。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全乡月均垃圾外运量下降了80%,每年可节省运费12万元。

姚庄乡还组建了乡绿化亮化美化办公室,成立了一支20人的乡级环卫队,各村成立3至5名人员组成的村级保洁员队伍,购置一辆多功能洗扫车和洒水喷雾车、4辆垃圾勾臂车、36个大型铁质垃圾箱,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

“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激发了姚庄干群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赵战营说,下一步将提高标准,寻找并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短板,打造以高端民宿、生态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乡,为全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远来近悦的幸福姚庄,为郏县的更加出彩撸起袖子加油干。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