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环保用车 这六个小习惯你做到了吗?

来源:都是快报2015-03-04 10:12:43 用车

摘要:作为有车族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开车小习惯,能更加节能环保呢?

加高标准油品 发动机怠速空转别超30秒

作为有车族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开车小习惯,能更加节能环保呢?

市区拥堵路段打开ECO模式

除了Start-Stop系统,不少车型还配备ECO(节能)模式,能让车辆调整到最环保的运行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车辆在ECO模式下,相同油门踏板深度对应的节气门开度更小,随之造成的是车辆动力变小,加速性能降低等。不过,该功能在市区拥堵路段挺实用,毕竟在堵成一锅粥的路上,动力和加速性并没有那么重要。

车辆的ECO模式,又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如果你的爱车配备主动式ECO模式,遇上拥堵时别忘了按下ECO按钮,待到路况通畅时再按一下关闭即可。轻轻一按就能为环保出力啦。

发动机怠速空转别超过30秒

发动机怠速空转,危害性不言而喻。怠速是发动机所有工况中最差的一种,不仅费油,还易造成发动机零部件损坏,而且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也比平稳行驶工况下高出5倍以上。

“怠速工况下,发动机进气量少,会导致油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造成发动机积碳,尾气中有害物质也会大幅增加。”资深汽车维修技师刘林辉说,此外,由于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润滑油的压力较低,会使润滑状况变坏,造成发动机零部件磨损加重。

至于怠速不要超过30秒,刘林辉表示这只是一个参考值,车主们还应根据实际路况而定,建议在20秒到2分钟之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

新车讯记者建议:在城市拥堵路段行车,或者遇到时间较长的红绿灯时,大家还是熄火比较好。特别要提醒的是,冬季可选择低速行驶的方式暖车,千万别再怠速暖车。

距离小于5公里尽量不开车

超短距离行车,会大大提高汽车有害物质的排放。

“小于5公里的超短距离行车,发动机连暖车过程都可能没完成。”资深汽车维修技师刘林辉说,这不仅会损坏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成倍增加。“发动机未达到工作温度,易造成油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车辆的尾气净化装置同样会因为工作时间较短而达不到最佳净化状态”。

新车讯记者建议:如果路途较短,还是放弃开车吧,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者步行。

环保开车从选车开始

新车讯记者建议大家,环保开车从选车开始。

选车时,尽量选择适合日常使用的低排放、省油车型,多关注一下所选车型与环保相关的技术。话说,大空间、大尺寸、大排量的车型又是多少人的真正需求呢?

此外,如今新能源汽车车型越来越丰富,技术也日益成熟,还不用参加摇号。特别是普通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与普通汽油车开起来并没有太大不同,可油耗更低、排放也更小,值得考虑。

尽量加高排放标准的油

汽车之所以被公众看成是造成雾霾的根源之一,主要问题并不在于车,而是在于车使用的油。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曾表示,经过测试,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国Ⅴ标准的汽油,汽车尾气中的有关污染物排放将比使用国Ⅳ标准的减少10%。

据新车讯记者了解,目前在杭州周边城市中,仅嘉兴和湖州地区与杭州一样,提供国Ⅴ标准的92号、95号和98号汽油。而其他诸如绍兴、金华等周边城市仍在使用国Ⅳ标准的93号和97号。

如果杭州车主自驾前往使用国Ⅳ标准汽油的周边城市,建议先在杭州加满国Ⅴ标准汽油。另外,新车讯记者建议大家加注较高排放标准的油品,但别盲目追求高标号油品。

自动启停系统尽量用起来

现在不少车型都配置了Start-Stop系统(自动启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怠速空转的发生。

Start-Stop系统可自动检测发动机工况,在发动机处于空转且没有挂挡、车速为零的怠速工况下自动关闭发动机。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手动挡)或松开制动器加油门(自动挡)时,发动机又自动启动。

Start-Stop系统能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怠速时燃油的损耗,避免这部分能源的浪费。虽然很多车主嫌它在实际使用中不太方便,但为了环保,还是尽量用起来吧。

新车讯记者建议:基于Start-Stop系统的工作原理,大家在高架等走走停停路况下关闭该系统,在路况较通畅但红绿灯较多路段开启。这样,既能提升驾驶感受,又能达到环保目的。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