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红白喜事是私事,谁也管不着?关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任性不得

来源:民生周刊2019-06-25 16:03:13

(原标题:《红白喜事决不能任性而为》)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治理天价彩礼、宅基地改革等。据介绍,这些案例既有市、县层面的创新,也有村、镇层面的探索,解决了乡村治理面临的一些难点、痛点、堵点。

作为典型案例之一,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区长李书平介绍了当地治理天价彩礼、人情比附、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的经验。从成立领导小组、签订承诺书、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等,每一项内容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既符合民风民俗、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让人感到:乡村的红白喜事,也不能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也许有人会问,老百姓操办红白喜事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说道。乡村的红白喜事,看似百姓家私事,但却影响着乡村民风,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攀比之风,增加百姓负担,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红白喜事举行一定的仪式,是许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但如何操办?该多大规模?不同地方可能会有所不同。前些年,一些农村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仅每桌饭菜动辄几百上千元,整个仪式更显铺张浪费。十八大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党员干部“婚丧嫁娶禁令”,奢侈浪费现象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然而,一些地方规范红白喜事,由于缺乏硬性约束,少数村民你喊你的、我办我的,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有的人虚荣心作祟,往往打肿脸充胖子,即使借高利贷也要办得红红火火,抽高档烟、喝高档酒……办事者有苦自知,社会治理者徒呼奈何。

其实,规范红白喜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规定和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又要成立相应组织,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不仅有人干活,关键时刻还要有人敢管。河北邯郸市肥乡区的经验就是如此。当地探索建立移风易俗常态化巡查机制,紧盯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巡查,严查违规行为,对心存侥幸的人形成高压震慑,令其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现实生活中,一些婚丧嫁娶方面的规定可能有不科学的地方;还有的可能无法面面俱到。但从内容来说,关键是要具有刚性约束,就其执行来说,要敢于动真碰硬,能现场查处的就要现场查处,能“未雨绸缪”就不要“亡羊补牢”。党员干部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自觉守纪律、讲规矩,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破坏制度规定。否则,不仅制度容易沦为“稻草人”,而且还容易败坏民风民俗、败坏社会风气。

红白喜事决不能任性而为。这关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只有积极探索、建章立制,并且敢于动真碰硬,现场查处,才能根治少数同志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办的违规现象,以党员干部榜样示范引领农村广大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树新风、讲文明,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申国华(公务员)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