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木里五日记

来源:民生周刊2019-04-23 15:32:57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救火过程中有27名消防员牺牲,木里火灾受到全国关注。

为了纪念牺牲的消防队员,同时让外界对消防员这个特殊群体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民生周刊》特别策划了“致敬,消防员”的封面选题。其中,关于凉山州木里县的报道,安排我与同事海军执行。

为了尽快掌握信息,完成报道任务,我们在清明节假期飞到了凉山州。

4月6日  沉默的默契

平日与同事出差,我们在路上会对即将执行的选题进行“全方位”探讨,这次则不同,候机和飞行期间我和海军之间的话很少,多数时候保持着沉默。

4日下午的选题会上,领导和同事们一再强调,千万不能让受访人员受到情感上的二次伤害。

于是,谈什么,怎么谈,如何规避“揭伤疤”,我们在心里反复思考着。

尽管还没有理出头绪,但我们深信,入川后一定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和故事等着我们,而提前对其进行任何假设与猜测都显得虚假,在情感上也过意不去,毕竟,真诚是我们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的职业态度。

就这样,在奔赴西昌的几个小时里,我们都默契地保持沉默。

4月7日  入川

飞机经过一次长时间的经停,终于降落凉山州首府西昌市。

下了飞机,我们一路奔跑,匆忙地赶上了机场到市区的巴士。西昌此时的气温和北京差不多,没有想象中那么热。

赵姓大巴车司机很热情,他主动告诉乘客,西昌的道路交通今天刚恢复正常。

由于火灾中牺牲烈士的遗体此前陆续抵达西昌,4日市内举行了全市悼念活动,6日又有张浩烈士骨灰安葬仪式与外省籍烈士从西昌回家,西昌市的交通因此一度处于紧张状态,“虽然拥堵,但并不混乱。”

赵大哥说,烈士的遗体、骨灰经过的地方,路上的行人、车辆都会停下,“英雄走好!”哀伤而低沉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一路上,一些银行、汽车4S店门前悬挂的悼念横幅仍未撤下,由此感到西昌市民对遇难烈士们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因为火灾发生地在木里县,所以我们下了大巴,很快就坐上了前往木里方向的客车。

由于正值清明节假期,开往木里的直达车车票已经售罄,我们只好取道与木里毗邻的盐源,第二天再赶往木里。因为都是山路,汽车开了4个多小时,到盐源时天已经黑了。

▲西昌一名防火队员,岗位不同,但职责相同,向他表示敬意。图/郭鹏

4月8日上午 “复燃了?人没事吧?”

8日一早,我们得知木里火情复燃,同时凉山州又有两县发生火情。

我们向酒店服务员打听发生火情的越西和冕宁两县的方位。当我们告诉她木里复燃时,这个20多岁的小姑娘突然瞪大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复燃了?人没事吧?”

在凉山,我们感受到,几乎所有市民都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十分关心消防队员们的人身安全,为他们默默地祈祷。

盐源县距木里县不足100公里,但行车却要4个小时。坐在车上,前面的盘山路似乎没有尽头。当汽车行至路窄沟深处,车里有乘客低声议论,“那些牺牲的消防队员,当初也是从这条路前往木里救火的。”

这一瞬间,我似乎看到了这些年轻的勇士们蜷缩在消防车里,由于刚从一个火场下来,他们脸上的灰迹还清晰可见。车行山间,他们却对壮丽的景色视而不见,他们太累了,他们只想抽空休息……

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缓慢前行,可想到那些烈士,那些年轻的生命,眼前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重峦叠嶂的山脉失去了色彩。

4月8日中午 初入木里

初入木里县,这个只有15万人口的小城给我的印象,与此前想象的不太一样。

城市建在山上,道路和房屋高低错落,如果路面再干净一些,房屋墙体颜色再鲜艳一些,像极了欧洲的一些旅游小镇。

到达木里县时,正值中午,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很多,但秩序井然。

由于“3·30”火灾现场距离木里城区较远,所以这场吞噬了31条生命的大火并没有给木里县城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但主要街道上都悬挂起“沉痛哀悼木里森林大火中牺牲的英雄们”的黑底白字的横幅,提醒着人们灾难刚刚发生。

但在数十公里之外,数百名消防队员和扑火队员仍在山上奋力救火,木里山火依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县里一家餐馆,服务员递上一份浸了油渍的菜单。木里县的物价和物资供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切照旧。背着竹篓的乡民,依然慢悠悠地沿街叫卖着日常用品。

4月9日 “谢谢你,降初扎西”

几经打听,我们得到信息,木里县城到“3·30”火灾发生地雅砻江镇立尔村,汽车需要在盘山路上行驶七八个小时,路窄沟深,存在较大危险。

由于木里县城没有通往雅砻江镇立尔村的公共交通,怎么到达村子,成了难题。

匆匆吃过早饭,我们直奔木里县客车站打探消息。站前有几位私家车主正聚在路边,看到我们,他们主动上前招呼,询问是否需要用车。

经过交谈得知,这几位当地司机此前并未去过立尔村,对路况不熟悉。但他们一再强调去立尔村路远且危险,包车价格也很高。

向前走了10多米,在一个家具店门口,一位名叫降初扎西的藏族乡民叫住我们,示意我们进屋。

他刚才路过时听到了我们的谈话。进屋后,他先是确认我们的身份。

“你们是记者?”

“是的。”

“要去立尔村?”

“对。”

“我可以送你们去。”

缘于职业养成的敏感,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男人也是一个拉活儿的司机,想促成一单生意。

“你熟悉路况吗,要多少钱?”

“我去过那儿,不要钱,你们记者是来为我们做好事的。”

出于对火情一线信息的渴望,眼前这个看起来身材矮小且皮肤黝黑的藏族乡民的出现,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表示如果可以成行,会支付一些费用,但他坚决拒绝了。

“我本来也打算这几天过去,看见你们有需要,我可以把时间提前。” 降初扎西告诉我们,他要去立尔村为消防队员送一些东西。

“你在县里上班?”

“不在。”

“那你是替相关部门送物资?”

“不是,是我老婆准备了一些医疗用品,我要送过去。”

可能是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他主动递给我们他的身份证。证件信息显示,降初扎西1986年出生,是木里县博科乡海子村干海子组的村民。他说他的爱人叫海木里,也是藏族,是一名村医。

坐在家具店的小板凳上,我们开始深入沟通。从降初扎西口中得知,他是一个开吊车的司机,平时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木里火灾发生时,他正在盐源县的一个工地干活。

活儿一干完,他就急忙赶回了县里。妻子海木里早就自费准备了一些医疗用品,打算降初扎西一回来,二人就赶往前线送物资。但是,海木里由于临时有事,降初扎西只好只身前往。

“希望消防队员用不到这些东西,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也不知道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事实上,因为他今明两天有活儿要做,按照降初扎西的计划,他将在两天后前往立尔村。但为了帮助我们,他说自己可以调整时间,“我一会就去干活儿,下午四五点钟回来,咱们就出发!”

“不会耽误你的工作吧?”

“没事,放心吧,你们回宾馆,等我电话。”

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我们回到宾馆,一边研究进村后的采访方案,一边等着降初扎西的消息。

下午4点多,降初扎西如约来电,问我们可否立刻出发。但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出于安全考虑,要求与救火无关人员撤出火场,不要影响救火。

电话里我们没有向降初扎西具体解释,只是说因一些原因无法同行。

“没事,那你们什么时候再想去,随时和我说。”

“好的,谢谢你。那你今天还去吗?”

“去,一会儿就走。”

……

大火无情人有情,在木里县,在数十公里远的火场之外,降初扎西用他的真诚与善良传递着温暖。

▲面对镜头很是羞涩的降初扎西,谢谢你。图/郭鹏

4月10日 回西昌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只得又坐汽车从木里回到西昌。

其中,既包括未能深入火场一线的遗憾,又有对能否完成报道任务的担心,毕竟入川多日,却没有得到重要的一手信息,我们有些着急。

而且,更尴尬的是,无法与当地消防队直接取得联系。

采访不到火场一线的消防队员,通过什么展现他们的精神?只有通过“外围”撒网式收集信息。

各行各业人士怎么看待消防员,怎么看待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精神又对全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不也是在向消防员致敬吗?

曾目睹群众排队参加烈士安葬的22路车司机,烈士张浩母校的老师,曾为多名烈士进行紧急医疗培训的医生,还有特意赶来献花哀悼的市民……

就这样,带着西昌市各行各业的人们对消防员的深深敬意,我们结束了采访工作。

我们深深感受到,烈士的精神在和平年代仍影响着全社会,影响着努力奋斗的人们。

致敬,消防员!

▲西昌汽车上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图/郭鹏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于海军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