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民夜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民夜读

比努力更能决定人生的,是复盘能力

来源:精读(ID:jingdu999)2018-11-20 10:34:35

摘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复盘,来收获提升自己

1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楼主是一位毕业5年的职场人,工作多年一直没有太大进步。

年前公司新招了一位同事,工作业绩突出,表现优异,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楼主很沮丧,既有些嫉妒他人,又为自己难过。说自己毕业这么多年,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眼看着新人变上司,心情真的很微妙,于是到网上发发牢骚。

有网友问他:是不是业绩特别差,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

楼主表示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业绩虽然算不上最好,但从来没垫底。

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己做事有些马虎,有些同样的错误会多次出现。

看到这位楼主“唯一”的缺点之后,我有些恍然大悟。

很多时候,工作上看似简单的一些小错误,偶尔犯犯也许不为过,但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就很说明问题了。

生活中,总会发现这样一类人:他们在某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被人指出提醒,自己也意识到了,但下一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类人也许很努力,但能力往往难有长进。

而另一种人,他们犯错后被点出一次就能记住,此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类人,往往也是成长最快的那批人。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性格惹的祸?

其实,未必如此,造成这种差别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是否拥有这种核心能力——复盘力。

2

复盘,本身是围棋中的术语。

指的是,在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

下得好的要继承,下得不好的,要探究怎样落子才更好。

通俗来说,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

其实,复盘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甚至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复盘这种方法。

和朋友聚会后,我们会回想从某个时间后,朋友好像不开心了,是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跟领导沟通后,会反思自己对领导的态度是否过于放松轻浮,导致本该自己负责的事,被转给了别人?

孩子生病了,是不是昨晚被子没盖好,还是这几天吃坏了肚子?......

类似种种,其实都是我们在使用复盘,只是并没有人叫它为复盘,也没有意识到那是在复盘而已。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复盘,收获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3

陈中所著《复盘》一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三种学习途径:从书本上学习前人的知识;从自己身边人身上学习其先进;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复盘并不是要求我们真的每一次都将过去的事情重做一遍。

它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上对事件的重现,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从而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董卿曾在一次采访节目中说了一件事。

有一次她在主持节目时,感觉表现没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回家后,她在地上坐了3个小时,把整个节目从头到尾在脑海中重演一遍。

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嘉宾说了什么,她自己又说了什么,换种方式说会不会更好一些?

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增长了经验。

就大部分朋友的习惯来说,我们是把事情做完,就不会再去关心,尤其是做成功后,很少会主动去复盘。

但实际上,复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很多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边界的能力突破,都需要这样的总结。

4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听完一堂课或看完一本书,热血沸腾,记了很多笔记,感觉都已经掌握了。

但是一段时间后,当需要这些内容时,却感觉脑袋里一片混沌。本以为牢牢记住的知识,却完全无法灵活运用。

这些其实都与我们当时未及时做好复盘有关。

专栏作者成甲,在自己的书《好好学习》分享了经验。

他在写读书笔记时,从来不会去摘抄或简单总结,而是会把书里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结合。

比如,把书里的一小段内容提出来,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写出一段几千字的笔记。

这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其实也是复盘的一种方式。

作者成甲坚持多年,后来这些在复盘写读书笔记的内容,渐渐都成为了他的“临界知识”。

当一个人习惯了复盘,他的生活和工作必然会展开一幅新的面貌。

有人说,复盘可能是唯一一个通过后天不断训练,能填平智商差距的能力。

深以为然。

对每个人而言,自身的先天性条件已然无法改变,但如果说人能有一次翻盘的机会,靠的就是训练不同的思维方式。

养成复盘的习惯,接下来的生活也许会大不相同。

作者:言偃,精读主创。

(责任编辑:朱浩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