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河南省汝阳县:“四轮驱动”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

来源:民生网2018-10-23 17:30:14 汝阳县 河南省 残疾人

贫困残疾人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残联积极作为,通过“四轮驱动”,全力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10月16日,汝阳县残联理事长许宸威说:“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一最困难群体的脱贫之路既需要残疾人家庭自身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和扶助。”

据了解,汝阳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3865户53461人,其中贫困残疾人口5264人,占总贫困人口9.8%,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汝阳县残联决心把贫困残疾人口脱贫作为攻坚制高点,因地制宜,多策并举,让许多贫困残疾家庭贫困致富。

产业脱贫:基地带动,勤劳改富

近年来,汝阳县残联大力开展省、市、县三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选择培养经营特色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种养加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由省、市、县残联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全部用于扶持残疾人。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基地1家,市级基地5家,县级基地3家,共实现安置残疾人就业15人,扶持带动残疾人从事产业生产356人,残疾人增收增产效果明显。

洛阳龙须坡农牧有限公司是汝阳县著名的规模化养羊龙头产业化公司,2016年被批准为省级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带动残疾人就业和从事养羊80多户。该公司所在地小店镇龙泉村肢体残疾人赵能今年62岁,早年在外地打工,因身体残疾回家后养过猪,但赔了钱。公司成立后,她和丈夫张羊娃一起到公司务工,学到了养殖技能。两年后夫妻俩回家创业从事肉羊养殖。作为公司扶持带动贫困残疾人户,公司在种羊供应、技术培训、防疫、饲料、销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其家庭养殖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于2016年实现稳定脱贫。在公司扶持下,赵能和丈夫于2017年在本村建起了规模养殖场,目前养羊达到180多只,同时为该村其他十几户贫困户代管养羊,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汝阳县靳村乡新常态种植合作社是由我县靳村乡太坪村残疾人自强模范娄金亮带头创办的专业合作社。由于在扶持带动当地残疾人从事食用菌种植方面成效突出,2017年被批准为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仅2017年就扶持带动当地14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每户种植食用菌从数千袋到近2万袋,每户给予扶持数千元到1万多元不等。在扶贫基地帮扶支持下,2017年实现脱贫8户,预计2018年实现脱贫6户。该村2017年实现脱贫致富的视力残疾人段欣欣从事食用菌种植10余年,早些年依靠家庭食用菌种植,搬出了深山,盖起了新房,娶了媳妇成了家。2016年以来在娄金亮的合作社扶持下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从原来种植5千袋到目前1万8千袋,年实现收入近7万元。在扶贫合作社的帮扶下,段欣欣还在该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起食用菌贮藏冷库,除了能使自家的香菇卖上好价钱外,还免费供10多户贫困户香菇保鲜使用。现在段欣欣家易地搬迁的新房也盖好了,脱贫致富后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创业脱贫:引导扶持,自强创业

残疾人个体就(创)业是残疾人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为助力贫困残疾人创业脱贫,从2016年开始,市、县残联开始实施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措施,鼓励引导残疾人   根据市场需求,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开拓,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对自主创业或在农村开展种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的残疾人创业典型,每人扶持自主创业资金5000元。2016年、2017年全县共扶持自主创业残疾人21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创业12名。

汝阳县靳村乡、十八盘乡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户从事食用菌种植,县残联一方面组织他们免费参加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另一方面首批筛选4户贫困残疾人户为自主创业扶持对象给予鼓励扶持,促进他们稳定扩大生产,不断提高种植效益。

汝阳县蔡店乡郭村贫困重度残疾人汪战法双手萎缩,双腿不能站立,日常行动靠手拿小板凳挪着移动,属于五保兜底保障户,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但他身残志坚,自学成才,散文诗词及编剧多有创作,开过杂货铺,养过猪养过蝎子,跑过三轮车拉人,当过代课老师,他的自强精神感动了很多爱心人士。2016年在洛阳市助学济困联合会和洛阳舒嵩商贸有限公司的资助扶持下,在他家里装上了一套纯净水生产设备,并允许他无偿使用该公司“裕龙泉”商标,靠生产销售纯净水使他和老母亲增加了一项劳动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一步一步“挪”出一片新天地。2016年县残联鼓励支持给予他自主创业扶持资金5000元,今年又将其列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改善其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为他脱贫致富再送上一把力。

励志脱贫:扶志增智,活出精彩

残疾人因受自身残疾障碍的影响和限制,往往难以从事正常生产劳动,但残疾人绝不是残废人,也绝不是弱者和无能的代名词。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不屈不挠,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不为挫折屈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扬长避短,奋力拼搏,不仅有效改变了自身命运,也以其感人至深的正能量影响感染周围广大群众,成为自强模范和励志典型。县残联不断加强与广大残疾人沟通联系,宣传政策,疏导心理,启迪思想,激发动力,及时为残疾人自强自立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帮助服务。

汝阳县大安工业区罗洼村贫困残疾人赵文忠因15年前煤矿塌方造成下肢瘫痪,但他残而不废,躺在床上读书写诗作文,以其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儿女好学上进。县残联得知他的状况后,联系文学老师和新闻记者到他家上门指导帮助,指点迷津,开阔思路,提升文学创作水平。县残联雪中送炭为他捐助一台电脑,帮助他实现电脑写作和网上投稿。针对其生活困境,县残联还将其列为“阳光家园计划”资助对象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计划为其配备轮椅、坐厕椅、防褥疮垫等辅助器具,提升其生活质量。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赵文忠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和激情投入文学创作,在省、市、县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被吸收为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成了我县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

十八盘乡马寺村贫困残疾人彭改成小时候摔伤造成右腿截肢,但他并没有因此颓废,先是学会了竹木编制技艺,而后又学会了香菇种植技术和理发手艺。为扶持他尽快脱贫致富,县驻村帮扶单位自来水公司为他添置理发工具,每月资助他200元办起“流动爱心发屋”,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县残联开展2018年“站立行动”第一个把他列为免费装配假肢对象,带领假肢技术人员专程到他家中为他检查设计和测量模型,现在已为他装配价值1万元的假肢。彭改成经过一段时间行走训练,已经单腿变“双腿”。通过社会的帮助和他自身的努力,《洛阳日报》报道的“一条腿也要蹚出脱贫路”的彭改成已经变为“两条腿走向幸福路”的励志典型。

托养脱贫: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

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家庭因其严重残疾障碍和拖累,成了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为了解决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度失能残疾人家庭脱贫难题,2017年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均下发了关于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在有脱贫任务的乡镇都要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

按照方案要求,2017年汝阳县试点建成陶营镇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2018年6月底前其余13个乡镇已全部建成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并陆续投入使用。每个托养中心规模为10间残疾人托养室20个床位,现在可为全县280个重度失能残疾人家庭提供托养服务,达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的。

在陶营镇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现已入住残疾人托养人员9名。陶营村7组73岁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杨风山老人进入中心入住后,一方面他的老伴作为护理他的护工,除了吃住免费外每月还可领取工资750元,另一方面他的儿子杨占举和他的女儿杨向品都可以放心到外地打工,两人月薪6000多元,全家从原来被重度残疾拖累致贫,转身实现轻松脱贫。

同样该乡罗营村9组的73岁重度残赵秀琴老人入住托养中心后,儿子马强外出到广州东莞伦楷电声制品厂打工,月薪4000多元,全家也顺利实现脱贫致富。全县14个乡镇(工业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后,一定会有更多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像杨风山和赵秀琴两家一样,从被重度残疾拖累致贫到转身实现脱贫致富,充分彰显党和政府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深情关怀和倾力帮扶解困。

(姚胜利 庞小友 姜汝涛)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