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向世界“绣”湖南

——80后湘绣传承人吴宁的故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2018-10-11 10:30:51 湖南 世界

10月1日,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感情,对于湘绣“非遗”传承人吴宁来说,更有来自对外文化交流中坚定的文化自信。继最近在波兰、捷克举行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周”活动,80后的吴宁已经是第14次站在世界的舞台,用湘绣推进湖南与五大洲的文化交流。

一丝一针传四代

湖湘文化璀璨夺目。9月中下旬,吴宁代表的湘绣,以及滩头年画、桃源绣、苗绣、铜官窑陶瓷、棕编、剪纸、银饰、黑茶茶艺等九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上各自的“绝活”,在波兰、捷克炫起了湖湘文化热。

吴宁的母亲袁友秋就职于省湘绣研究所,曾创办了青竹湖绣庄。1981年,这个在沙坪的湘绣世家迎来吴宁降生。

“外婆的妈妈就是绣娘,靠绣花贴补家用。记忆中,我从小是在绣架边长大的,很小年纪就会用绣花针。”吴宁说。16岁那年,吴宁正式开始跟随时任湖南工艺美术师的母亲学习绣花。

大学毕业后,吴宁在无锡创业打拼了近十年,事业有成。传承湘绣的情怀始终萦绕心头。在长沙的绣庄,所见主力绣娘们已近暮年,而新生一代几乎绝迹,更是激起吴宁致力湘绣文化传承发扬的决心。

拿起牵动四代情缘的绣针和线,吴宁将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化作动力,发奋研习技法。下足了“绣花”功夫,方寸之间落点更加精准,不断磨砺恒心和耐心,吴宁的刺绣技艺迅速提升。2010年,吴宁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收为嫡传弟子。

“静下心来,让更多人关注随时可能失去的文化记忆,我们年轻可以做得更多。”吴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回到湖南后,吴宁将家庭作坊式的青竹湖绣庄升级,走上以企业为基地,推动湘绣技艺传承和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乡情“湘粹”遍五洲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湘绣,是湖湘文化的精品,闻名海内外。湘绣有“湘粹”之称,被赞誉为“奇异的手,绝妙的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传递国家间的友谊。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通过湘绣认识湖南。在宣传、文化、商务部门倡导和行动中,湘绣的传承人开始走出国门,用手中的绣针和蚕丝,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湖南篇章。

2013年12月,印度尼西亚中国(东盟)出口商品展览会上,吴宁第一次携湘绣走向世界。从此至今年到访欧洲,吴宁和她的湘绣作品平均每年有两到三次出国交流或者展销。

“每次出访都很累,日程很满、行色匆匆,因出访需要,有时候还要随身携带几大箱作品,搬进搬出自己布展。”吴宁说,“但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外国友人称赞,走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所有的累都值了。”

此次波兰、捷克行,一幅双面全异绣作品引起许多国际友人的好奇。他们纷纷发问,如何才能做到一面有熊猫,翻到另一面却是老虎,而完全不受影响?吴宁解释,花了半年时间用湘绣传统技法完成了这件作品。外国友人赞美道“神奇的魔术”。

展演中,还设有互动环节。许多外国友人坐到绣架前,用针和丝在绣绷上煞有介事地忙活起来,其中还不乏男性。在交流中,拗不过一些粉丝疯狂追捧,吴宁所带为数不多的几件湘绣手包被买走,买家把它当做爱情信物,送给了自己的妻子。

历次交流中,饱含吴宁满腔真情的作品竞艳、雪景爱晚亭、漫步青云一径通、荷塘新曲、牡丹、袁隆平绣像、攻占总统府、和谐森林、绣艺水墨中国等等,在亚、非、欧、美洲、大洋洲展出,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连同湘绣本身,被广为传播。

融合创新向未来

“波兰传统刺绣用料敢于大胆用料,甚至将珠子、羽毛等融入作品,而传统湘绣用色更加丰富细腻,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吴宁说。此次出访,吴宁与波兰、捷克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她又有了新的收获。

吴宁相信“拥有是最好的保护,消费是最好的传承”。她不遗余力地将湘绣重归生活,将产品饰品化、地图化、手信化,激活了湘绣产品的日用特征。还不断创新产品形式,推出了地图真丝绣、双面绣。

“今天的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吴宁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继承是基础,创新才有不竭的源泉。”

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刺绣工艺传承难的问题,必须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融入创新,让湘绣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为此,吴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交叉学科)合作,大胆尝试,参与制作了动态刺绣工艺品。

动态立体绣采用的是前沿新型记忆合金材料,将其作为动态骨架嵌入立体绣花瓣中,通过电路可控制花瓣开合,使原本静态的刺绣得以焕发生命般的动态活力。动态维度创新为传统刺绣领域提供了发展新思路。

吴宁还用心用情推广湘绣走进校园、社区。她们多次派出专业刺绣老师与天心区非遗馆、长沙市的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还从长沙周边农村吸收富余劳动力为绣娘,既为她们拓展了增收渠道,又促进了非遗传承。

“给非遗插上科技的翅膀,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湘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走向更远的未来。”吴宁坚定地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贺威)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