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痴心追梦铸书魂

——叶鲲书法艺术略谈

来源:民生网2018-08-29 11:20:22 痴心

过于熟悉而常常忽略了他在我身边存在的意义,来自于川籍,耿介执着的书法人叶鲲,在镇原县国税局勤恳务实,转眼便是三十多个春秋,当他匆忙于奔波时,书法艺术就是他眼前的精神之柱,在宣纸上诠释自己人生是他不懈的追求。

我与叶鲲交谊数载。尽管他个子不高,但他给人以无法遮掩的豪爽、乐观和真率。他古道热心,爱交朋友,乐于助人。几乎随处都能制造一种活泼的气氛,总是会无意识的引起别人的关注。

谈起书法,他却显得谦逊而平静,思想丰富甚至复杂。惯常的形象并不张扬,一如他笔下的墨点符号,拙厚朴实,但却散发着一种让人心动的活力。

在书法追梦的征途中,我更服膺于他的执着与笃实,他做事一丝不苟,清幽澄怀的襟怀,精湛的技巧以及高尚的志趣和心存感恩的人文情怀,他就是一个把书法当做生命而一生追求的人。

他自幼喜书,渐进痴迷,把自己种在书梦里,不忘初心,沉迷于寻找一种自我艺术的生活状态。早在上学期间,课余之暇,他常铺素挥毫,日积月进,心手相应,深得书法家赞许与鼓励。镇原素有“书法之乡”、“文化大县”之美誉,文化土壤丰厚,滋养了他这个不事张扬的低调书者,让他以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状态闯进书道。他勤奋聪慧,带着那种草根对书法文化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虔诚,几十年潜心汉隶,心无旁鹜,不在乎褒贬,守护着自我的一方天地。他在这种孤独与寂寞里得到了一种充裕与收获。

他的书法是和一堆古人密切联系的,介乎于碑帖之间,明清与唐人,传统与现代,魏晋与个性的联络之间。最初追寻前人,潜心魏晋古贤,以晋人书风为指归,临摹了不少晋人法帖,博采众家之长,浸染于“二王”将近二十年,雅逸洒脱的审美书卷气息使他陶醉,孤灯冷砚乐此不疲。之后他又学习汉、唐、宋,甚至明人的笔意或造型。在《宣示表》、《祭侄稿》、《米芾手札》、《洛神赋十三行》等经典名帖中吸取营养,补充笔意,把自身灵感、个人情性融入之中。

由于涉猎多种碑帖,有时显得芜杂、迷茫,甚至无奈,让他无法继续探索。于是,出门拜师是为捷径正道。从2002年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参加各种书法研习班,特别是在中书协培训中心学习时,幸得刘文华、徐本一等老教授的悉心指导,明晰了他日后的书法指向。

在求书之道,改变他书法指向的是,2010年至今,他在张维新老师培训班学习;2013年至今,每年四次远赴北京、成都参加洪厚甜导师书法工作室学习。导师的审美思辨和书法理论体系、书写经验使他重新认知了书法的奥妙。当文字尚处于初生的刻划符号阶段,是无书法艺术可言的。篆隶是文字和书法的源头,从篆隶入手,是他最关键的认识。从大篆《石鼓文》、小篆《峄山碑》,到隶书《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都成为他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他一步一步踏实的前行。无论何种书体,线条质感是关键,要解决这一难题,篆隶是绕不过去的坎。也许每个书家都明此理,但是叶鲲做的更加到位。他注重临帖的关键是在读懂笔法的基础上,精准的临习,保证做到分析比较、局部、反复的临帖三原则。他广为涉猎篆隶碑帖,对篆隶书扎实严谨的训练使他完成了线质和书写技术的转换,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书法艺术是一种富于东方情调的、纯形式的抽象艺术。它无捷径可走,唯读万卷书,废万张纸,才是一个成功书法家的不二法门。2015至2016远赴金城,就学于张旭光西部书法公益班。期间,他拜名师,交道友,得到了书法界德高望重的张改琴、翟万益、刘京闻、王厚祥、陈扶军、张志庆等前辈的指导。去年十月份,带着虔诚和渴求,又去洛阳偃师市参加由张海老先生出资举办的第三期西部书界新秀班学习,从清晨八点书写聆听、记录梳理到晚上十点,一个月的黄金时间,虽然疲累却乐在其中。期间又得到了陈海良、翁志飞、施立刚、汪永江、张国朝等名师的诚心教诲,受益匪浅。此外,精神和情感的投资不可数计,每年不辞万里远赴北京、西安、张家界、兰州、成都等地观摩学习培训,累计耗资学费高达20多万元,他学书的艰辛和成绩,令身边朋友时常敬慕。

叶鲲先生小楷点划精到,空灵飞动,具有较强的书写性和书卷气。他总是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争论中来定位与找寻,不断的抉择自我。

他的行书取法二王之飘逸,又不拘古法,用笔法的灵动多变将柔美与苍劲融为一体,给人以豁达儒雅之感。

学书三十余载,虽五体皆涉,然于隶书尤为最爱,凡历代隶书名迹,欲尽习之。惟于《张迁碑》、《鲜于璜》和《石门颂》,用功最勤。他的隶书创作,吸收和融合古隶及清人隶书的某些笔法,取于《石门颂》笔意中草态,解决了他用笔迟行涩进的率意,这种行草之意是以中锋线质为其根本的,线条内蕴跌宕,富有凝重与拙趣,在局部中增加对比与冲突,笔法的跟进使得最终生面独开,进而使整体创作呈现一种古拙中的灵动与变化。 

有时以篆意的遒劲婉转求古趣金石之气,以浓墨造势,熔铸篆隶,意求拙厚、雄奇刚健之味,这是他人品及学养的外化,并非简单的糅杂,纯属苦练的结果。其笔势尽显疾涩、振抖之法,在顿挫连绵、纵收、疏密之态中求得的细微变化,将二王与魏碑自然地糅合,又自然地化出,既有碑的力度、气度及金石气,又如煮茗听雨般的轻松自如,令人进入卓然怡情的绝妙境界。 

历冬夏,复寒暑,求索于一笔之内,积法于点画之间,三十余载之参禅,终成得中国书协一纸证。对传统和当代的吸收,都是理性的敏锐地把握和渴求。把传统与技术和情感与性情自然地结合,几十年如一日,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勤奋与精思,使他不断进取且收获颇丰,特别是近些年来新作频出,多次入展全国、省级、市县级书法大赛。

寻源追梦,铸就书魂。当下社会一些书展的无序与芜杂扰乱了书法原有的秩序,有的书法展览,在许多场合、情形下蜕变成一种闹轰轰的、庙会气息的“地摊文化”,进而侵蚀了它的文化内核。“激情”是一个艺术家的可贵品格,“冷静”也同样是一个艺术家或一种艺术环境必须具有的状态。如今,坚守务实和谦逊的他,能够清醒地面对自己的创作。他说,以后越来越不敢张扬自己的书法,不敢把自己所写的称为艺术的那些东西随意展示。他谦逊和严谨的学书状态几乎偏执,甚至于不能给宣传他的媒体提供足够的作品图片。他认为只有唯静是守,潜心为书,不能以参展作为终极目标,应有自己的选择。如果一味的跟着展览创作,无疑会偏离传统和经典,会把手写坏的,因为展厅打造不出书法的明天。必须以解读书法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书法理念为重,走出自己的书法明天。

如今,叶鲲作为镇原县老年大学书法学院专职副院长,潜山书画院执行院长。但仍然还在洪厚甜书法工作室学习,在网络信息时代,视频广传的领悟中,他不断的提高文化素养、学识修养和艺术素养。

他还有个梦想,要在文化氛围浓厚的镇原服务于书法教育,用学到的先进的理念影响周围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人,为繁荣镇原书法传递一点点正能量。

这,也是一种责任的勇于担当。

(文/姬文海

(文章发表于2017年第一期《甘肃书法》杂志)

艺术家简介:

叶鲲,号川东逸人,字林风。1968年生,祖籍四川渠县,现居“中国书法之乡”甘肃镇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届新秀第三期研修班学员,洪厚甜导师工作室在读学员。镇原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镇原县收藏家协会理事,镇原县老年大学书法学院专职副院长,潜山书画院执行院长。数次参加各级书法研修班学习,作品多次入展各级书法展览,培训成人及少儿书法千余人次。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