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丝路风采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丝路民生 > 丝路风采

海西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来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2018-08-28 15:33:48 启全 海西 新时代

将海西打造成为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的新亮点;把握好“改革”“融合”“特色”“开放”“创新”“提升”“推介”“投资”八个关键词推动海西旅游业发展;积极促进浙江海西两地客源互送,计划3年内有组织输送百万游客赴海西旅游;成立海西旅游智库,公布海西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全州旅游产业大会亮点频出,“干货”满满,是一场智慧交融与思想碰撞的邂逅。新理念夹带着张力的启迪,在海西旅游人心中扎根发芽。

在新阶段如何更好地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海西结合《青海省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海西州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全景海西”的实施办法》(讨论稿),统筹推进海西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今后一个时期,我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域发展、全景打造、全季开发、全业融合、全民共享、全局统筹”的总体要求,突出“寻踪”和“探秘”两大推手,做足“盐湖”“昆仑”和“雅丹”三篇文章,积极构建“两环”“两翼”“两极”“三廊道”“五版块”发展格局,统筹“廊道+景区+城镇+营地”的全域旅游要素,以省际大环线旅游拉人气、造品牌,州内小环线旅游重内容、强体验,推动旅游业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旅游黄金目的地。

四项措施保障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强化财政扶持。对列入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地区和创建5A级的景区,州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州直有关部门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专项资金,要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予以倾斜。

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等融资,加大对旅游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上市等多渠道融资,建立银企、银政旅游项目开发合作机制,扩大旅游投融资规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大项目。鼓励银行机构在旅游景区增设网点、自动提款机和自助购票设备,做到景区、酒店、餐馆和商户银行卡受理终端全覆盖。壮大州发投旅游文化公司规模,引领和推动全州旅游市场发展。

优化用地配置。将旅游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和年度供地计划,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旅游配套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可按划拨方式供地。旅游业项目在城镇范围内的基准地价按当地基准地价的80%执行,其中占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基准地价按当地基准地价的60%执行。凡纳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的旅游业项目区内不改变原用途保持土地原貌的土地不进行征地,保持原貌利用。

加强人才保障。加强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大规模开展旅游接待、客房餐饮服务、民族演艺、高原特色烹饪等技能培训,三年培训1000人,提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和城乡群众的旅游市场参与能力。学习借鉴旅游发达省区经验,在云南、浙江等省市举办以我州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旅行社创业和民宿创业的培训,三年培训300人。每年开展旅游业发展与创业机会普及性宣讲培训,三年培训1000人,并对旅游业相关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兑现社保补贴政策。旅游业新建企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奖励。支持旅游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新招录1名就业困难人员给予1000元一次性奖补。

旅游产品全域构建

青海既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旅游业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今后,海西将围绕德令哈、格尔木、乌兰县、大柴旦、茫崖构建五个知名旅游目的地,按国家5A级标准推进目的地核心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风景廊道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奇幻雅丹风景廊道、万山之祖风景廊道、天空之镜风景廊道,形成百里风光带,营造“移步换景”的旅游新体验;推广青甘线、青藏线、青新线、柴达木环线等6条精品线路和都兰巴隆野生动物观光、德令哈哈拉湖生态旅游等4条高端旅游线路;建设自驾车营地,重点建设格尔木318、茶卡318、昆仑山、唐古拉山等10个主题自驾车营地;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到2020年,全州创建1个国家5A级景区、3-5个国家4A级景区、4-6个国家3A级景区、1-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镇,依托铁路和公路沿线,融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茶卡旅游小镇、可鲁克风情小镇、乌图美仁光热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乡村休闲、农事体验、农家乐、特色种植养殖等乡村旅游产品。

公共服务设施全域配套

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健全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完善景区与高速公路有效衔接的旅游公路。加密德令哈至热点城市航班;规划建设都兰、天峻、乌兰、柴旦等地区和相关景点的通用机场,发展低空旅游。争取国家支持,全面建成G6格尔木至拉萨、G0612小柴旦湖至黄瓜梁至茫崖等高速交通网络;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系统及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各地美食和传统小吃街区建设,做大旅游餐饮市场。引进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发展一批精品客栈和乡村民宿。积极培育旅游商品研发打造“海西礼物”;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构建集旅游资讯、电子导游、电子地图、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支持重点景区拓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等业务,实现“一卡通”服务。

旅游产业全域融合

旅游+现代农业,在旅游沿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和乡村旅游点,培育一批“旅游公司+农户”示范项目和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旅游+工业,依托工业园区,培育以参观、体验、创意为核心的新兴工业旅游点,开发集参观、体验、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推动特色盐产品、昆仑玉、桃花玉、枸杞、藜麦等旅游商品和特色产品加工、制造和销售。打造食用盐、矿泉水、牛羊肉等绿色产品,提升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旅游+文化,依托博物馆、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谋划开展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示销售、旅游景区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鼓励民族、民间、民俗文艺团体和专业艺术团队与重点景区合作,积极开展旅游演艺;旅游+教育,依托丝绸之路、风光电能源、雅丹地貌、盐湖、大漠风景、边关风情等优势资源,开发研学旅游教育,创建研学旅游教育基地;旅游与其他行业融合。依托州蒙藏医院、盐湖、温泉等资源,开发民族医药体验、盐理疗、温泉养生等度假旅游线路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推动州、市县两级整合优质涉旅资产组建文化旅游集团、旅游发展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旅游投融资发展平台,并运用资本手段,靠大联强,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吸纳民间资本,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

客源市场全域拓展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周边省市的区域联动,深化与新疆巴州、甘肃酒泉、敦煌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成都、西安、兰州、敦煌等主要客源地的合作交流,建立“资源共享、宣传互推、活动共办、环境共管”的合作共赢机制,实行景区“一卡通、通票、套票”等联运营销,推动州内外景区联动协作、异业联盟,打造西部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借助援青省市平台,以双边客源互动协作为主要形式,在旅游项目策划、客源互送、智力援助、项目资金、宣传促销等方面建立互利共赢的旅游产业援助新模式;整合宣传、文化、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企业资源,对“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旅游品牌整体形象统一宣传,形成全域旅游宣传合力。加大客源地车站、机场、商业街区等人流聚集区域的旅游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化化营销体系。

市场监管全域强化

建立全域旅游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部门间协作联动,坚持惩防并举,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在有条件的市县和重点景区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市监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公共服务队伍,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水平;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和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12301旅游服务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作用,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切实保障游客权益;构建诚信文明友好环境,通过建立旅游企业导游人员诚信档案及“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发挥媒体公众监督作用,营造快乐、安全、文明的旅游氛围。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