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ICU门口的日与夜

来源:民生周刊2018-08-21 11:30:07 ICU门口的日与夜

是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ICU内,每一张病床前的监护设备都在忙碌地显示着病人的生命体征:1号床年逾古稀的院士,早已经没有意识,仅靠仪器维持生命。2号床的病人恢复得很好,应该不久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7号床的病人刚刚做完肺移植手术,但出现了术后感染,时刻都处在危险中。8号床的病人每次呼吸都要用尽全力,但状态基本平稳……

而一门之隔,重症监护室(ICU)外的家属们,谁都没有离去的迹象,他们或紧闭双眼,做片刻歇息,或失神盯着远方。

ICU的门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侧的人时刻在与死神搏斗,另一侧则是在同自我搏斗,两个世界被一扇门隔开,又被一扇门紧紧连接。

“尽孝的机会”

李强站在ICU大门外的那天是2018年7月17日。

7月的北京,已经异常闷热,那天,李强陪伴母亲从空中救护专机下来的那一刻,他充分感受到了北京的热。

如今,已经过去一个月。“4点半从西安起飞,6点多到达北京机场,随后坐上救护车到医院就开始手术了。”把母亲送进手术室,李强在医院门口买了些洗漱用品,又急忙赶回ICU,“天已经黑了,也分不清到底是几点。”李强麻木而焦急地坐在ICU门外,直到凌晨1点多手术才结束。

今年5月,李强的母亲开始咳嗽,起初家人都以为是普通感冒,但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成了肺部感染。“没想到妈妈会病得这样严重。”李强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他的印象里,母亲很少生病,一辈子自立自强,不愿意开口求人,靠着几亩地拉扯大了他们姐弟三人。

李强从事建筑行业,从到外地求学开始,14年的时间里常年在外地,“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在家待几天。”

入住西安的医院后,母亲的病情没有好转,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李强同意母亲搭乘空中救护专机转院至中日友好医院,“希望得到更好的救治。”

30万元的高昂转运费用,没有阻止李强的救母之心。“妈妈的病就是跟时间赛跑,哪怕卖了房子,都得救妈妈。”李强哽咽道。

他一直在懊恼:“妈妈帮我带孩子,老大刚大了点,又生了老二。照顾孩子这4年,妈妈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本来应该安享晚年的,她又是个爱操心的人。”李强摘掉眼镜,抹了一把脸上的泪,哭声渐渐盖过了说话声。

“妈妈一开始清醒的时候,一直让我把她拉回老家去。”李强的母亲一生节俭,很久之前就跟李强交代,“如果得了什么大病,就不要花钱治疗了。”

在主治医师李敏眼里,李强是“幸运”的。全国最好的呼吸科专家会诊、及时治疗,以及李强对医生的完全信任,种种“幸运”叠加在一起,保住了李强母亲的生命。

“对我们来说也很艰难,患者年纪较大,恢复需要时间。之前有类似病例,恢复可能需要两个月以上。”李敏认为,“和病人家属有共同目标和方向”很重要,同时,“又有不同的困难,更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理解和努力。”

看着浑身插满管子的母亲,李强十分心痛:“妈妈肯定很痛苦,但没办法。”李强无声地流泪,断断续续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希望妈妈能给我们一个尽孝的机会。”

夜深人静。李强打开ICU门外的折叠床,怀揣着明天母亲就会痊愈的梦想,准备进入梦乡。从7月17日到现在,他一直守在ICU门口,从未离开过医院。

这是他来到中日友好医院ICU的第33个夜晚,他有了一个新的称呼——8号床家属。

“更好的生活质量”

和李强母亲不同,王凯是主动走进医院的,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40多岁的王凯来自湖南长沙。5月31日,王凯在家中呼吸困难,一度威胁生命。缓过来后,王凯觉得十分后怕,求生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只有经历过‘死’,才知道生有多可贵。”张燕这样解释丈夫选择北上做肺移植的想法。

在王凯的坚持下,7月20日,张燕陪同丈夫来到中日友好医院。据李敏回忆,王凯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终末期,“肺功能很差,走几步路就喘。”

和王凯在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来自呼伦贝尔,病友描述的大草原是王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兴奋地跟妻子分享自己痊愈后要去呼伦贝尔的梦想,“他说等治好了,就带我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草原。”张燕没有想到,王凯的草原梦却映照在了ICU的现实里。

王凯8月5日进行了肺移植手术,随后转入ICU,处于“危重状态”。“8月6日晚,开始休克,出现肺水肿,感染情况很重,高烧不退。”李敏从晚上10点多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手术持续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

之后的情况时好时坏,王凯的姐姐王红7日也从长沙赶来,一直守在ICU门口。王凯年迈的父母穿好防护服,走到7号病床边。母亲手指颤抖,想伸手抚摸又怕弄疼了儿子,站在病床边止步不前,父亲则在一旁不停询问护士儿子的情况。

半小时的探视很快结束。张燕坐在ICU门口,打开手机相册,翻出王凯手术前的照片。照片里的王凯和女儿依偎在一起,满脸笑意,对着镜头比着胜利的手势。

“选择来北京,就是完全相信这里的医生,就让他们放手去搏,他一定能挺过来。”张燕话语中夹着哽咽,却十分坚定,仿佛在为自己打气。

王红给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硬生生辟出一条“北上”之路:以后每周五晚飞北京,周日晚上飞回去。“我就一个弟弟,不管花多少钱,我希望他能够好起来。”王红泪流满面的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她有着和照片里王凯一样喜气洋洋的长相。

听到隔壁家属分享的康复病例,张燕又充满了信心。任何一点陌生人的善意,她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抓住,让希望蔓延,再充满勇气奋力熬过每一天。

像张燕一样聚集在ICU门口的家属们,都是靠希望支撑熬过每一天的,哪怕只是星星点点的希望,都可以在他们心底彻底燎原。

▲李敏悉心查看病人生命体征。图/畅婉洁

“一个月又一个月”

早上7点半,护士于梅杰开始工作,她今天轮值看护李强的母亲。于梅杰已经在医院工作了13年,从刚入职时面对病人的不安和不忍,到如今已“看淡了生死”。

“在医院工作久了,可能要比很多人理智一点。人一病,又花钱又遭罪的,活得有质量很关键。”于梅杰希望家人都健健康康,最好“永远都不生病”。

“从医学角度,有些病人情况是不太乐观的,但我们会尊重家属的意愿。”李敏眼里那些“医疗解决不了的问题”,被病人家属抱着一丝希望,全部转嫁寄托在医生身上,哪怕最终转嫁在仪器上。

在李敏的从医生涯中,也有过一些“奇迹”。2015年,他参与救治过一位女患者,31岁的患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随后肺部感染,“靠人工肺支撑了122天。”

“当时觉得她很难活。”李敏参与了救治全过程,对会诊讨论时呼吸二部感染组主任的话他至今记忆犹新,郑重地一字一句回忆道,“当时主任对我们说,我们已经维护两个月了,虽然她没有更多好转,但我们坚持再维护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如果还可以,我们再维护一个月。她可能会有奇迹,我们走一步看一步。”最后,真的坚持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患者的肺从“千疮百孔”到最后功能慢慢恢复。

病人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李敏和其他医护人员,他至今记得这个“奇迹”。李敏也有很多遗憾,用他的话说就是,越好的家属,越多的遗憾。

“我们希望患者家属能理解大夫的努力,理解医疗的局限性,能够理解所有的现状,用理性的心态接受事实。”当患者和家属给予充分理解和信任后,李敏对自己的“力所不及”就有了失落和遗憾。

“路漫漫,需要继续努力和坚持。”李敏很坚定,他希望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也希望每个病人都能够“坚持一个月又一个月”。

ICU门口的李强,盘算着假期可能得无限期延长。张燕的孩子快开学了,她打算过几天安排年迈的父母带着孩子回去,自己留守北京,陪伴丈夫。

下午3点半,探视时间到了。对于家属们而言,ICU门口一整天的等待,仿佛只为了这30分钟的探视。探视很快结束,新一天的等待又开始了。

ICU门口的时间不以日月轮转区分,而是以这半小时的探视分开了病人与亲属的白天和黑夜。

站在ICU门口,李强最不希望看到医生“忽然出现”,仿佛只要医生不出现,母亲就有一线生机,就朝着康复迈出了一步。

(实习生韩景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