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王潮歌:《又见马六甲》的主题是微笑

来源:民生周刊2018-07-17 12:38:29 马六甲 王潮歌 主题

“今天是我的大日子!”一头标志性的蓬松卷发,7月7日,马来西亚马六甲,著名导演王潮歌坐在导演席前,面对全世界的观众,五年磨一剑,《又见马六甲》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隆重上演。“马六甲是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一站,郑和7次远航,5次驻节马六甲,成为中马友好交往史上一段佳话,友谊和文明的沟通,从我们的祖辈已经开始。”

10年前的2008年,马六甲申遗成功,10年后,2018年,《又见马六甲》与全世界观众见面。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又见马六甲》正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签约并历时5年完成的一部文化艺术精品。

中国驻马来西亚前大使柴玺说:“这个剧目是两国间非常成功的文化合作项目,几个镜头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带一路’上文化项目中的璀璨明星。”《又见马六甲》演出结束后,王潮歌接受了《民生周刊》专访。

▲王潮歌

民生周刊:《又见马六甲》与您在国内执导的“印象系列”在制作上有哪些不同?

王潮歌: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是马来西亚,我要表现的是马来人的文化,表达的是马六甲人的心境,而不是中国人的。 我非常希望通过《又见马六甲》这部剧,让所有来到马六甲的外乡人了解这里。

我没有延续自己之前做过的任何东西,我非常害怕延续自己曾经创作过的某些痕迹,希望每一分钟都是创新的,希望每一次创作都是革命性的,我希望颠覆自己。

我做每一部作品都是全情投入,不给自己任何退路,公演前一直在调整和改动,每一次都是拼到最后一刻还不善罢甘休。导演组和工作同仁都管我叫“疯子”,我想我就是“疯系”的吧。

这次观众席可以360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一个舞台一个舞台看过去,视觉感、美学原则以及表达方式和语汇都是崭新的。

民生周刊:演出中还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王潮歌:我们所有机械的操作太复杂了,这是我做过的演出里面最复杂的一次。舞台的转速以及旋转的复杂程度突破极限,制造技术世界顶级,这些机械都是在国内生产,然后一船一船运到这儿来的。

民生周刊:《又见马六甲》这部剧的主题是什么?

王潮歌:微笑,我想用微笑来作为这部作品的主题。人们经常会把表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或者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作为一个演出主题,微笑可以作为主题吗?我说可以的。善意、微笑可以成为主题,而且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奇缺、最珍贵的。我用了自己最好的导演技术,来把“微笑”呈现在舞台上。

这个剧场可能是全东南亚最奇特、最复杂也是最大的一个剧场,因为有2000个观众席,整个观众席可以360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舞台,就如同坐在一艘时光船上。这艘时光船开走,我们从1400年开始穿越,一直穿越到今天,当然我还希望这个船永不停止,穿越到未来,永远的未来。

民生周刊:《又见马六甲》诞生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是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剧中如何展现中华文化与马来多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王潮歌:613年前,1405年,郑和下西洋第一次来到马六甲,从那以后,他7次下西洋,5次到达这个地方。他带来了什么?文明、友谊、爱和期待。他带来的东西在这里生根开花。包括这里有一种饭叫峇峇娘惹饭,因为有一种人叫峇峇娘惹,就是中国的男人娶了当地的姑娘,生下的孩子,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

现在,马六甲人很自豪地说峇峇、娘惹是他们的,是他们独特的习俗和文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人输出的是友谊,是文明,跟当地结合起来,就是和平。

在马六甲,你能看到不同种族,有马来人,有华人,有印度人,有荷兰人的后裔,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他们都像一家人一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喜欢这种和谐,喜欢这种交融在一起的文化。

民生周刊:据了解,为了配合《又见马六甲》的演出,当地在海边花了5年时间量身建造了“又见马六甲”剧院,在马六甲海峡航行的船只都能很容易看到,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剧场的情况吗?

王潮歌:这是东南亚乃至亚洲最大的独立式剧场,剧院的设计是由中国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团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王戈总设计师领衔完成的,设计理念为“海云之间,大象无形”。

剧院占地17英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高度达32.5米,可容纳观众2000余人,拥有全马首个近50米直径的360度旋转观众席,加上高清激光投影配合移动式环形纱幕和景片、数控水帘及15米高的柱状水雾、大型升降台组、百变景片墙组、随影而变的纱房子小镇……观与演的空间融为一体,技术与艺术的表达完美结合。

这个建筑坐落在马六甲海峡旁边,近在咫尺。一个建筑如何匹配这个海峡,从样貌上、气质上都要匹配,特别难做到,但我想建筑大师王戈做到了。

另外,剧院使用了一个以前没人用过的建筑材料,就是LED屏。LED经常会被安装在建筑里,看着有点像给建筑贴了一个创可贴,破坏了建筑的美,使建筑原来的形状消失了。而王戈把LED做成了跟建筑完全合在一体,它就成了这个建筑的表情,或者是大海,或者是白云,或者是黑夜,或者是清晨,替建筑做了一个表情,非常奇特。 可以说,“又见马六甲”剧院未来将会是马六甲新的文化地标。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