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安康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 民生网2018-06-27 11:15:23 安康市 功能区 新闻发布会 主体

近日,从安康市政府获悉,安康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效。

 

安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璟介绍情况

安康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除汉滨区外的9个县全部列为秦巴生物性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面积高达91.9%,重点开发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8.1%。2014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作为引领性、综合性、创新性工作来抓,主要通过“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成果共享、优化布局、政策引导”五方面的探索,着力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赋予安康的责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明显实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凸显根本遵循地位

主体功能区建设顶层设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在安康召开了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研讨会,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印发通知,确定安康市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为系统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市委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实施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议》,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各县区立足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结合中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及我市发展实际、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以县为单位,编制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2月经省发改委批复实施。至此,我市基本完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顶层设计。

在发展实践中,市、县两级严格遵循功能定位,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在项目核准、园区发展、产业布局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对国土空间的4类划分(重点开发区、点状开发重点城镇和园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确保中省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在我市得到有效落实。

二、实施生态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

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核心要求,也是安康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庄严承诺,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护水增绿保蓝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护水方面,深入开展汉江水质保护“十大专项行动”,率先实施“河长(湖长)+警长+X”和护河员制度,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明确各级河长3244名、湖长234名,警长1053名。年投入1500万元从贫困人员中开发公益性岗位护河员3000余名。在增绿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4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70.87万亩、退耕还林50.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4万公顷,在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完成绿化5.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在治污方面,加强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10个县区67个镇247个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建成市级生态村55个。推进35个重点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10个县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228个重点视频监控点接入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在降霾方面,出台了保卫蓝天行动方案、空气质量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划定了中心城市禁煤区和限煤区范围,加快拆改燃煤锅炉和淘汰黄标车,严禁秸秆焚烧,率先在全省实施页岩砖厂“四有一达标”环境监管,“冒黑烟”问题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列,地表水优良率和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汉江出陕断面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三、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循环产业体系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全市上下坚持把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循环产业,作为落实试点示范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调整特色产业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一是生态友好型产业持续攀高。围绕发挥富硒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基地、企业、标准和品牌建设,富硒食品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工业产值4年增长2.25倍,年均增长将近30%,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首位产业。组建了包装饮用水产业联盟,全市9户规模以上包装饮用水企业产值增长40%,正在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4年新增4A级景区6个,2017年旅游业综合收入增长33.5%。大力发展以魔芋、核桃为重点的山林经济,获评全省山林经济发展示范市、中国魔芋产业第一市。二是绿色工业提质扩能。以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工业逐步迈向中高端。2017年,全市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0%、25%。三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健康养老、文创玩具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入选2017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获批绿色金融示范市。高新区金融服务聚集区加快建设,紫阳、平利、石泉等6县获批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四、调控各类需求,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坚持“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着力优化生产布局,综合调控各类空间开发需求。对汉滨区和汉阴县的月河川道等重点开发区域以及点状开发的重点城镇和园区,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行重点开发。着力推动重点版块加快发展,出台了支持汉滨龙头引领、旬阳率先发展的意见,从投资、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制订了具体的支持政策,2017年,汉滨区和旬阳县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的46%。安康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新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成秦巴连片贫困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新区,2017年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1%和27.8%,走在了全市发展前列。恒口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区实行“三位一体市直管”体制,正在发展成为月河川道城镇产业带的重要支点。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为重点,吸引优质资源和重大项目向园区聚集,4年来,全市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3.4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88.4万平方米,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80%以上。新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72个,园区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已成为追赶超越的重要增长极。对宁陕、白河县等限制开发区域,市委、市政府作出以生态流向发展“飞地经济”的决策,鼓励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空间受限的宁陕、紫阳、岚皋、镇坪、白河等5个县,在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建设“飞地经济”园区。4年来,飞地经济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亿元,落地建设项目46个、竣工投产项目14个,建设厂房9.7平方米。对化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认真贯彻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严管控各类开发,大力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主体,着力构建保护长效机制,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行为,确保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坚持政策引领,建立长效机制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绿色循环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坚持以总量定项目、定产能,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降耗,全市万元GDP能耗以及二氧化硫、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二是严把生态环保关口。贯彻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建立健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对“三高两低”企业,坚决不予项目核准或备案。强化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审查,切实抓好源头管控。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100%。三是扎实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坚持移民搬迁与保障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4年累计移民搬迁17.7万户61.57万人,从源头上解决了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难题。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兴办新型社区工厂,实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做法被国家发改委推广。四是加快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自2017年1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以来,目前印发了工作方案,编制了发展规划,明确了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发展低碳产业等重点任务及配套政策,各项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全市首家环境资源权交易平台(秦巴环境资源权交易中心)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

尽管我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于生态文明要求、部分领域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若干意见》,开展基础性评价,划定“三区三线”,推动我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今后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支持安康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工作,共同为实现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贡献积极力量!(王晓明 孙子涛)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