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靶向食品,慢病营养支持

来源:民生周刊2018-06-26 10:59:45 靶向 营养 食品

“如果水管漏水了,你会怎么做?先拖地,还是先关上水龙头?”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我们都在忙于拖地,没有人站起来拧住水龙头,而这,就是今天人们的健康观念。

有关研究表明,只要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80%的糖尿病和心脏病,70%的中风和50%的癌症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且癌症治疗费用昂贵,所以对抗癌症,预防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与日俱增,慢病早筛与预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通过肿瘤早筛早查发现高危个体并加以临床干预,也是预防的重要方法。肿瘤早期筛查只是发现问题,而针对早筛早查中发现的大量高危人群如何降低肿瘤发生风险,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在 14 个省市启动了针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症的早诊早治项目,预期覆盖人口超过两亿。但在早筛早查中发现的肿瘤标志物阳性、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突变等高危群体,“高危”仅仅是提示有发生肿瘤的风险,由于没有通过影像学或者病理学诊断为疾病,所以并不等于患病,所以也就不宜使用药物进行临床干预,而持续的无干预观察又可能延误时机。总结来说就是既无法使用药物治疗,又缺乏安全有效的降险干预手段,早筛早查出的越来越多高危人群到底该何去何从?

而另一方面,肿瘤院后康复期的人群面对随时可能的复发转移,单凭现有的院外管理手段作用有限,缺少安全有效的降险手段。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填补肿瘤控制中高危人群从家庭到体检中心再到医院,以及康复期患者从医院到院外的空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风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阻止、缓解甚至逆转肿瘤的发生发展,一直是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策略。这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包括药物、食物中的营养性成分和非营养性植物化学物质以及HPV、HBV疫苗等。作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食物和健康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有依据的联系。早在2000年前,人们就发现膳食与营养在健康干预上似乎有着不一般的能力,而今天,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及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微观的分子水平上重新审视食物、健康和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新的营养干预手段必然是需要在分子或基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揭示食物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并进一步实现功能因子的稳态化保存及靶向递送,达到维持健康和干预或减轻慢病的目的。

但我国目前针对癌症等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手段与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是相脱节的。现有的院外营养干预产品主要为保健食品和部分进口特医食品,而功能食品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经过了第一代强化食品、第二代证明具有某项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到第三代已明确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及其作用机理的功能食品。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上仍以第二、三代产品为主。而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及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新的营养干预手段(第四代)必然是建立在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基础之上,从分子水平揭示食物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并进一步实现功能因子的稳态化保存及靶向递送。但是我国第四代产品基本是空白。

和药物基因组学理论相对应,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的一个最新的组学技术,营养基因组学揭示了许多饮食与基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正是由于其潜在的应用性,营养基因组学必将为未来人类健康管理和对抗疾病的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以基因型为基础的饮食干预在预防、减缓甚至治愈慢性疾病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相比于药物和疫苗,食源性营养干预具有低毒性、极少的副作用、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正是在此种背景与机遇下,福山生物将癌症化学预防与营养基因组学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敲开了“个性化营养干预”的大门,借助已有的大量实验室研究、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研结果,发现全食物(营养素及非营养素)途径的癌症预防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由此率先提出了“靶向食品”的第四代产品概念。

靶向食品,精准健康新理念

靶向食品就是利用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及营养基因组学的各项组学技术,筛选国家法规允许的食物、药食同源或新食品原料中能够阻止、减缓甚至抑制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活性成分,再通过先进的富集技术和合理的组方设计,从而实现功能成分稳态化保持及靶向递送的创新型现代食品。

简单来说,靶向食品就是针对健康问题,通过能靶向干预疾病的食物中特殊功能因子来帮助人们提前对慢性疾病进行特定营养支持的新型食品。从属性上来说,靶向食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普通食品,更有别于现有的保健食品。它以食品原料严格筛选组方而成,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无药用成分,也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所筛选的食物中功能因子具有明确的靶向性,同时成品中将此类成分进行充分富集,不同于普通食品以满足基本能量和口感为目的的设计理念。

福山生物通过对营养从分子及基因水平的认知,将靶向食品的靶向应用明确为三个层面: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标;作用于特定的组织器官;作用于特定人群(针对基因检测的结果,对不同基因型、表型人群进行精准的全食物营养干预)。通过对靶向食品靶标的精细化细分和应用,尤其是基因型和分子标志物的靶向调控,就能够填补基因检测与个性化精准健康之间的空白,最终构建起福山生物以基因型为基础的靶向食品应用模式:“高危人群—基因型—靶向食品干预—精准降低慢性疾病发生风险”,这就如同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的基于基因检测的“个性化用药”一样。当我们通过基因检测结果对慢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精细划分后,就能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靶向营养干预,从而解决由于个体基因差异性而造成的干预效果不同的问题。

例如,人们都知道绿茶(茶多酚)有降低某些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人长期饮用绿茶却不起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部分人体内存在高表达COMT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会让进入体内的绿茶(茶多酚)在吸收后被迅速转化和清除,从而无法发挥作用。而那些体内COMT基因表达活跃度低的人群,饮用绿茶却可以有明显的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所以,在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健康时代,不仅要清楚知道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还要知道这些成分的靶向作用分子机制,否则就无法实现精准健康的目标。

可以说,没有基于营养基因组学的靶向食品的广泛应用,就不可能实现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个性化精准健康。

助力个性化营养支持

福山生物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癌症三级预防领域,成立了专门从事癌症化学预防研究的专业实验室,代表了我国癌症化学预防应用研究的最高水平。福山生物顺应精准健康时代的潮流与特定人群的迫切需求,独辟蹊径探索全食物途径的癌症化学预防策略,通过“癌症化学预防”和“营养基因组学”基础理论的交叉融合,创立以降低癌症发生风险为目的的全食物(营养素及非营养素)途径的靶向食品品牌—知因果素。

在2016年7月,福山生物在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对外提出了靶向食品的概念,并推出了西兰花浓缩片和树莓复合粉两款靶向产品。

而在随后的2017年,科技部颁布的《“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围绕食品科技创新提出了几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食品营养靶向设计”,指出要“以基因组学和营养代谢组学等理论为依托,从分子水平揭示食品成分、功能因子和营养素的协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功能因子稳态化及靶向递送技术研究,从而实现特定人群的营养食品及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的生产”。知因果素™靶向食品突破了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定向干预等核心技术,正是属于《“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的颠覆性技术下的创新成果。

而目前在研和即将上市的新品,更是突破了常规以发病组织来确定适应症的模式,根据基因型或异常信号通路为调控靶点,开发针对临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阳性或易感基因突变人群的干预产品,包括癌胚抗原CEA、BRCA1/2基因突变等。

做精准健康时代的践行者

如何改变现今这种“等人得病,直至死亡”的医学模式?现在的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投资健康,提前预防。

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前期在健康管理上投入1元钱,那么后期将节省医疗费6.58元,节省急救费用100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将会用最小的代价,为我们带来最大的健康回报。

在大健康时代的浪潮中,福山生物自2012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精准营养靶向干预产品的研发和转化,并于2016年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从研发到产品再到健康管理服务全链条,通过“产学研”结合,用心告诉广大肿瘤高危或康复期人群营养干预该如何个性化和有效化。福山生物希望通过深耕生命健康的精准营养支持,推进我国慢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成为癌症化学预防全食物途径的领导者!

今天,明天,未来,希望更多的人能正视自己的健康,以更好的姿态来面对人生。“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正是福山生物致力于精准营养靶向干预的初心。

□  杨丽萍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