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洁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卓然而立的书法家,他身上还带点诗人般的气质、哲学家的妙悟。
多年躬耕一线教育让陈洁对社会有着哲思般的深刻认知,而诗人般的气质和哲思般的妙悟融入书法艺术则让陈洁的书法很有格调,亦富有内涵。
陈洁,江西省人,现居住在广东省惠州市。大学毕业之后,陈洁分配到江西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由于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态度诚恳,还能写得一手好字,陈洁备受领导重视,也赢得了同事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企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被推举为企业团委委员,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宣传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适值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陈洁辞掉了舒适而得心应手的企业宣传和教育工作,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被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学招聘上岗。陈洁从老师做起,第三年便担任教务处主任兼工会主席。因成绩突出,1998年,陈洁调到惠州市第三中学,后任教务主任。2005年,陈洁调到惠州市第六中学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两年后,又被调到惠州市第九中学担任副校长,分管德育。从2008年开始,陈洁连续六年担任惠州市第七中学校长。几十年励精图治,开拓创新,陈洁获评惠州市“十佳校长”,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推荐为广东省名校长(曾在珠海一中校长工作室挂职学习三年),并成为广东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几十年教学相长,陈洁桃李天下。
作为艺术评论工作者如果撰写陈洁的教育工作,实难胜任,此文旨在聊聊其书法,以抚慰每每看其书法而起伏的内心情感。
“我小时候就喜欢诗词,对书法也好像天生爱好,十几岁跟随尹承志学习书法,后来,尹承志成为享誉全国的书法家,并担任江西省文史馆馆员。”陈洁如是说。
陈洁书法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早年,陈洁在尹承志耳提面命的指导中,临碑摹帖。由于对书法“心中有足乐”,便朝夕为伴,勤学不怠,又因天生才情,1984年,陈洁获得“江西省青年书法比赛三等奖”并担任江西省高等师范院校书法学会理事。同年,井冈山大学创办书画协会,陈洁被推举为首任会长。随后,他无数次参加书法培训、书法比赛、书法评比等活动,并多次获奖,好评不断,陈洁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书坛闪烁光芒,即便到广东惠州之后,闲暇之余,写书法、参加书法活动、策划举办书法展览,从没间断,也因此陈洁与当代很多书法家(如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生导师邱振中教授,江西陶博吾,黄天璧,许亦农,中国书协副主席邵秉仁等)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退休之后,陈洁写字的时间就更多了。当他把目光集中于传统文化,把心性集中于书法艺术时,孔孟、老庄、诗词、歌赋便是他的情感寄托,而书法则写着他的人生、写着他的生活状态、写着他那哲思般的妙悟。他以文载道,影响着朋友,也影响着家人。
“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是一种境界,更是“绚烂多彩”伴随着“返璞归真”的升华。当从“绚烂之极”回归到“平淡心境”之后,生命才更有风采,人生也才更有魅力,而从没有绚烂过的人绝不会感受到绚烂之后平淡对心灵的蕴藉,更不会感受到“独上高楼眺望灯火阑珊”,以及“身处桃源感受世外佳境”的意义。当陈洁从绚烂的教育工作回归到境由心生的书斋,丰富的阅历就不由自主地倾注于书法艺术,笔道里思绪与情感齐飞,线条中睿智与意蕴飘扬,书法艺术的张力也就更能触及观者的内心、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陈洁写了很多传统诗词、名言警句,也写了很多哲思般的妙句,其中有睿智的、有哲理的、有深刻的、有思辨的,还有温馨的、博爱的、浪漫的,包容性很强,内涵也很丰富。有些作品一语天然,禅茶一味;有些作品慷慨磊落,道艺生辉;有些作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一幅幅作品就是一次次人生感悟,一次次人生感悟就是一次次哲理生发,观之,如临沧海,心生浩荡,品之,如抚城垣,神往古今。
陈洁书法作品《登鹳雀楼·王之涣》
人生感悟辉映着书法神韵,哲理生发伴随着线条跌宕,陈洁在当代书坛显得很特别。放眼当代书坛,很多书法家摘抄诗词、名言、警句,只为写而写,虽说字法、功力很绝妙,却总给观者一种“华丽外衣”的感受,内涵无存,情感匮乏,而陈洁写诗词、名言、妙句都是心得体会、都是灵心绽放,让人眼前一亮,偶尔还由观入心,叩击心灵,激发起潜意识里的审美本能,让人神游遐想,纵逸其中。
更为妙绝的是陈洁的书法在展现“书法之法”时,更能体现“书法之艺”。历年来,“书法之法”与“书法之艺”始终如“鸡生蛋,蛋生鸡”一样谁先谁后,孰重孰轻,争论不休,但“写出情感、写出自己”则是共识,如真理一样颠扑不破。陈洁好像悟通了此道,“书法之法”对他而言,那是百炼成钢的肌肉记忆、是精专久长的情感所在,陈洁早就过了“法度”一关,而“书法之艺”则是他人生感悟、处世哲学、文化修为的结晶,所谓“书如学、如其志、如其才、如其人是也”。而为了“书法之艺”,陈洁多年上下求索,笃定恒心,追逐崇高,从不懈怠,由此,陈洁的“书法之艺”也就有了意思。
比如,陈洁写诗词、名言、警句时,总是把自己置身其中,写书法如同写自己的生活情感、人生感悟一样,入情、入心,笔、墨、线也就不拧巴、不别扭,而是称心如意,心手双畅。当锋杪入于楮素,毫芒入于纸笺,入笔、行笔、收笔,或快或慢、或收或放、或开或合、或疏或密、或虚或实,形散神聚,一派天机。笔法、笔势、笔力,浑穆的、悠然的、从容的、洞达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章法、布局,或空灵、或舒朗、或超逸,一笔一画无不印证着心象,张弛之间无不凝聚着情感,而字里行间却无浮躁荒率之气,也无剑拔弩张之感,更无金刚怒目之相,其意象之美、具象之美、形式之美、格调之美是陶冶情操的书法之美,也是温润心灵的情感之妙。
陈洁书法作品《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李白》
当“书法之法”与“书法之艺”相互辉映,陈洁的书法则很有辨识度,尤其行书最富张力。纵览陈洁的行书,可以看到其线条多以柔为主,却含着不倔的刚,同时,兼以正为辅,还偶尔藏着欹,柔与刚之间,潇洒却含蓄,正与欹互生,清爽而内敛,很妙,却不可言说。陈洁的点画则以静为主,却动势飞转,富有节奏、富有韵律,有时又以润为主,兼以方,融以圆,舒朗干净,隽永俊秀,很有味道,却不能言说其真,也很难言说其韵。也许“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陈洁曾说:“几十年以来,真、草、篆、隶、行,历代名家名作,我都系统地临摹过很多遍。近现代书法家除了受启蒙老师尹承志的影响很大之外,我还多年在于右任的书法中,下了很大功夫。”而笔者除了从陈洁的书法中看到传统之法如“二王”、如赵孟頫、如于右任之外,还总是想到李叔同,尽管笔法、墨法、章法都迥然有别,但是,淡淡的意蕴则互通其妙,比如恬淡无为的线条、比如超然入境的点画,总能让人神往。
难以想象的是陈洁的行书看似恬淡超然,却常常带有一点榜书的磅礴之气,着实不能窥视其理。也许陈洁曾经写过很多魏碑、榜书,比如他为很多公园题写对联警句、比如他为公共建筑题写地标、匾牌,也许丰富多彩的经历沁润了阔达浑厚的心胸,也许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可以孕育雄秀高华的品格……
性格决定书法的风格、品位,书法的风格和品味则呈现出书法家的真实人生状态。笔者曾与陈洁有过一次直面本心地畅聊,他温文儒雅,敦厚谦和,不伪装,不圆滑,更不故作深沉、故作姿态。显然,陈洁的书法如同他本人一样,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矫揉,也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粉饰,一笔一画皆是心语,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
近些年,笔者常常看到陈洁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到北京多所高校讲授书法知识、到中山大学讲授美学教育、到新疆传播书法文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笔者也常常看陈洁朋友圈里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似越来越精致化了,精致之中还洋溢着虚灵之气。这是不是他的内心更沉静了?不得而知,想必应该如是。
(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