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质量监测结果正式发布,高州产业园区在粤西片区综合评价中获评“好”等次,成为茂名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
这份亮眼成绩,既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纵深推进的生动注脚,更是佛茂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下结出的丰硕果实,标志着高州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

日新月异的高州产业园区。高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经济指标亮眼:传统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2025年1—8月,高州产业园区主平台核心经济数据表现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03亿元,同比增长13.2%;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0.29亿元,同比增长11.8%,稳健增长态势背后是“新旧动能”的协同发力。
作为主力军的金山园区,48家规上企业贡献产值52.62亿元,12.2%的增速彰显传统产业韧性,其中中财管道项目2024年产值达1.19亿元,实现“投产即升规”;蒲康园区则以139%的同比增速实现爆发式增长,6家规上企业产值达1.858亿元,其电子信息、轻工纺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标准厂房一期进驻率100%,预计年创产值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空间重构升级:五大片区撑起“发展骨架”
借省级园区整合优化契机,高州产业园通过核减低效用地1212亩、新增工业用地4847亩,将规划面积从9545亩拓展至1.318万亩,“金山—城东—蒲康—石鼓—长坡”五大特色片区协同发展格局正式成型。
各片区定位清晰、错位发展:金山片区聚焦装备制造与汽车零配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6亿元;蒲康片区引入佛山照明、国星光电等18家优质企业,打造新兴产业高地;城东片区依托校地合作深耕食品健康产业;石鼓片区对接专业研究院布局钛锆新材料;长坡片区则加速基建,蓄势成为新增长极。
佛茂协作破局:“反向飞地”解锁发展密码
依托佛茂帮扶机制,园区创新推行的“反向飞地”模式成效显著——高州·三水产业合作园获评全国“2024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复制了佛茂协作中“研发在外、生产在内”的产业链协同经验。主平台建设以来,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0个,协议总投资92.17亿元,20个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一链”的良性循环。
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速:申菱环境6月底投产,年产值预计5亿元;宝鸡腾远新金属材料10月底试产;万洋智造产业园、汽车产业园完成土地出让,将分别打造集约化制造平台与现代化产业基地。
软硬环境齐升:服务效能筑牢“引力磁场”
2023年以来,园区投入2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推进“七通一平”,17.2公里路网加速成型,金辉大道东段已通车,两座110KV变电站、两座污水处理厂等配套项目稳步推进,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创新同样发力:与佛茂指挥部建立高效联动机制,盘活低效用地591亩;推行国企“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建成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实现“以地招商”向“以房招商”转变;组建项目管家队伍,以“日跟踪、周通报、旬协调、月调度”全链条服务,推动22个项目投产、12家企业升规。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配套加速落地,正推动园区从“生产区”向“综合服务区”转型。
下一步,高州产业园将聚焦“金石产业带”建设,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为粤西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黎剑 甘军亮 刘付永鹏)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