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万亩梨园迎来丰收,这批晚秋黄梨经分拣、装箱后销往东南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馆陶县结合房寨镇沙质土壤适宜黄梨生长的优势,将黄梨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改良黄梨品种。
为确保黄梨产业健康发展,馆陶县纪委监委聚焦黄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将技术薄弱、链条松散等问题纳入特色产业专项监督清单,持续开展精准监督,为黄梨产业发展纾困解难。
在馆陶县房寨镇北拐渠西村,针对村民反映的扬水站年久失修,影响黄梨灌溉,以及收费不规范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水利局开展全县整治,规范设备使用和收费管理。同时,创新构建“县纪委监委统筹+片区协作+镇纪委落实+村务监督员协管”四级监督网络,同步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每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梨园、合作社、交易市场“嵌入式”走访,精准查找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短板、服务弱项、政策落实堵点等问题。
在了解到部分农户因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导致挂果率低、果品不均后,馆陶县纪委监委立即督促镇纪委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农技服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精准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问题。
在黄梨种植方面,馆陶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指导,建立黄梨研发中心,围绕疏花疏果、病虫害绿色防控、优质果培育等关键技术,累计开展培训18场,覆盖农户6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想种不会种”的难题。同时,持续跟进监督,推动建立“统一品种选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销售”等“十统一”管理模式,实现黄梨生产全程规范化,优果率提升至85%以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在黄梨加工方面,面对黄梨产业“重种植、轻加工、重产量、轻效益”的短板,馆陶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对准产业升级各环节,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助力形成“种植—加工—观光”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
在黄梨销售方面,馆陶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商务等部门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利用“一品一播”基地,做实网络营销,吸引外地客商采购。
目前,馆陶县晚秋黄梨年产值已达1.38亿元,带动七八千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我们将持续深化特色产业专项监督,紧盯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难点,推动政策落实、服务优化,让特色种植业成为群众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馆陶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书波)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