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胜鲜,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还是一位灵思妙悟的诗人。
楼胜鲜,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曾在杭州王星记扇厂从事扇面书画创作近20年。2005年,楼胜鲜入职杭州孤山西泠印社篆刻创作室成为一名篆刻师,专业从事篆刻创作工作。多年以来,楼胜鲜所刻之印有上万枚之多,所教学生弟子有三千多人,书画作品也被很多博物馆、收藏家珍藏。2011年,入《美术报》陈振濂名家工作室,成为一名专业艺术创作者,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
2017年以来,楼胜鲜着力于篆刻艺术的传承,经常在杭州孤山西泠印社题襟馆、还朴精庐、宝印山房等处主讲,传授篆刻的方法。2019年2月16日,楼胜鲜的教学现场曾被中央电视台一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中华老字号根深叶茂》。
楼胜鲜曾很多次参加书法、篆刻、绘画、诗词方面的国家级展览展示活动,好评热烈,获奖众多。
楼胜鲜书法作品
左:《诗书画印得真意 日月山河来作朋》
右:《田 余有爽变 爰千罚(千) 西宫襄 武父则誓 厥(受)图 夨王于豆新宫东(廷)》
楼胜鲜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手艺人。手艺人对“手艺”总是情有独钟,又爱不释手,艺术家对艺术总是醉心寄情,心驰神往。手艺人因爱其“手艺”而朝夕打磨,练就了娴熟的表现力,艺术家因其向往而笃定恒心,追逐崇高。当“手艺”之技与“神往”之艺融成精妙,那就是“器道并重”的升华。
在当代从事艺术相关的群体中,忙碌与焦虑相生,金钱与名利相伴,很多人注定在碌碌无为中苟活,唯有极少数笃定恒心者光芒闪烁,而倾注心血于书画、篆刻、诗词等“手艺”,又致力于热爱的艺术,楼胜鲜便有了鲜明的独特之处,如同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赵之谦、吴昌硕一样,多种艺术交相辉映,相生相合,而成为名家。
以传统诗、书、画、印为底色,又因放眼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元素,楼胜鲜比传统单一为某种艺术而艺术的传统艺术家更容易“立高望远”,更容易“当随时代”,他也在当代从事艺术的群体中,宛如一位卓然而立的艺术行者,用热爱的“手艺”与执着的追求诠释着“技术”和“艺术”的精妙互生。
楼胜鲜书法作品
上:《平安是福》
下:《灵雨流湧湧盈滋即涉马殹洎萋舫舟徒以道或极阳深于为世》
毫无疑问,楼胜鲜深深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之中,却又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从传统之中筛选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情趣的表现元素,同时,他又立足于传统,以现代的审美眼光看世界,把符合中国审美精神的表现元素提炼出来,从而使他的书法、绘画、篆刻,甚至诗词,既保存着“中国的”,又借鉴着“世界的”,让“中国的”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成为“中国的”,亦古又新,既新亦古,有古的内涵,又有现代的实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楼胜鲜在书、画、印方面师从徐银森、马其宽、何水法、潘飞轮、朱豹卿、陈振濂等名家,在诗词方面师从王漱居、刘兴超等名师。但是,楼胜鲜并没因自己老师的著名而渲染自己出于“名门”的与众不同,而是秉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在转益多师中问道、解惑,以“心中有足乐”,体现着自己的取舍,并彰显着自己的才华。
早在1987年,楼胜鲜的篆刻就曾获“浙江省首届篆刻艺术展优秀奖”;1988年,绘画获“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绘画三等奖”。后来,楼胜鲜屡屡参加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各种大展,屡次获奖,比如,2009年,其篆刻作品入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2011年,入浙江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大展……2006年,其书法作品入选西泠印社手卷书法展;2016年,入杭州首届书法艺术大展……2014年,其绘画作品获第七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2018年,入“美丽杭州”双年展……2022年,其诗词获“浙江诗词大会”诗词创作大赛三等奖,亦有多首诗词分别在上海《新民晚报》《对联》杂志上发表。
正是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楼胜鲜从未让自己的“手艺”受限于某一种艺术形式。也正是因为多种“手艺”相互辉映,不管是楼胜鲜的书法、绘画、篆刻,还是他的诗词,才更富有内涵,更富有艺术张力。比如“书画同源”一说,楼胜鲜就尽显妙处。这种妙处是有意为之,更是无意使然。有意为之,那是“以书入画”的思辨意识。尤其对诗、书、画、印齐头并进的楼胜鲜而言,在学习过程中,第一口艺术的“奶汁”正是“以书入画”的理念,“石如飞白木如籀”也早已烂熟于心,他对“书画同源”也早已有着深刻的认知。无意使然则是肌肉的记忆,久浸成习的潜意识,不经意的自然流露,属于“无意于佳乃佳”的化境状态。再比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互通之妙,以及“刀痕似画藏真意,朱文白字韵悠长”的篆刻艺术。凡此历代论著、名家语录,无不是艺术家多种艺术元素融合之路,无不是广收博纳的过程。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观念与技术融合、形式与内容结合、创意与创新辉映;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形一态,既能创作出“下里巴人”的作品,也能创作出“阳春白雪”的艺术佳作,艺术家也才能被称之为“家”。
楼胜鲜篆刻作品左:《京杭大运河》
楼胜鲜绘画作品右:《幽谷鸣禽图》
很多艺术家把“手艺”当成赚钱的工具,这些艺术家注定只能是无根之浮萍、无魂之躯壳。而把“手艺”当成一种体验,以深刻的体验温润心灵、陶冶性情、深化哲思、提高境界的媒介,那便“以技而艺”,“手艺”也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楼胜鲜以精专久长为“手艺”,以“应会感神”“览物之情”为艺术追求。他在“澄怀”之中“悟道”,在“静心”之中“迁想妙得”,风采独秀。
显然,对诗、书、画、印这些“手艺”,楼胜鲜很笃定,而对于诗、书、画、印互生其妙的艺术,楼胜鲜又很自信。笃定源于热爱,自信源于真诚,楼胜鲜因热爱其“手艺”而到了朝夕不怠、废寝忘食的状态;因对艺术的真诚而达到了极致浪漫的程度。那份对艺术的极致浪漫,如同对待初恋,百看不厌,魂牵梦绕;亦如同对待生命,每一寸光阴都极其珍贵,每一次体验都是心与物合的情感对话、心超物外的灵魂畅神。也正因此,楼胜鲜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正源源不断地表现于创作,那诗、那书、那画、那印,也正如他的心语,浅吟低唱,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尽管受篇幅所限,笔者不能一一展开讨论楼胜鲜艺术的表现技法、笔墨样式、色彩色调等,但其艺术之路也足以让笔者滔滔不绝,意犹未尽。言及至此,笔者还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从事任何事,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时间是公正的,不会因为偏爱谁而多给谁一分钟;历史也是公正的,唯有才情闪耀于“器道并重”,又追逐崇高,才能留下印记。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楼胜鲜在笔者的美术观之中,首先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印记,无疑,他也未来可期。
(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