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分库(以下简称青海分库)以“青海速度”创造“生命奇迹”——短短13天内,青海省连续完成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为4名血液病患者架起“生命桥梁”。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长期积累的显著成效共同发力的成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是许多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面对配型成功信息,青海分库以“生命至上”为准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从健康评估、心理辅导到家属沟通,全流程分秒必争,为生命救援开辟绿色通道。依托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建立的“绿色通道”,医疗团队提前调配资源、优化采集流程,确保捐献全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我们与时间赛跑,每缩短一分钟,患者的生存希望就多一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分库工作人员表示,此次13天4例的捐献,不仅是数字飞跃,更是生命救援效率的质的提升。
4例成功捐献的背后,是4位平凡志愿者的伟大抉择。他们中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干部,有坚持公益多年的“志愿达人”,还有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医学硕士研究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在得知与患者配型成功后,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捐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大爱在高原大地熠熠生辉。捐献者小闫表示:“考试可以再努力,但生命的等待刻不容缓”。捐献者诚诚则说:“这只是我做的一件小事,但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大事,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让他重获健康。”
近年来,青海分库通过“宣传+动员+服务+关怀”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持续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提升捐献服务水平。目前,青海已有3.16万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功实现捐献已达103例,这些志愿者随时准备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了患者生命的“希望储备库”。
同时,青海分库不断完善志愿者关怀体系,从捐献前的心理疏导、捐献中的全程陪护到捐献后的健康回访,全方位解除志愿者后顾之忧。分库还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消除公众对捐献的误解和恐惧,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一爱心队伍中来。
“这13天内的4例成功捐献,是青海爱心人士爱心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能力,以更高效率、更暖服务,让更多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让志愿大爱在雪域高原永续传递。”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分库主任滕进表示。
(周晨艳 赵青坡 韩进芃)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