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青衣农房贷”
来源:民生网
2025-05-19 13:59:20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中,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至关重要。四川青神农商银行牢记服务“三农”初心,以改革创新为笔,以农房资产为墨,在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青神县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神监管支局的指导下,推出全市首创的“青衣农房贷”,将农户的“安居之所”转化为“兴业之本”,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破局“融资之困”:让农房成为城乡要素流动的“转换器”

长期以来,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农村“资产沉睡”与城市“资本寻机”并存。青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信用+农房增信”模式,不仅破解农户融资瓶颈,更搭建起城乡要素双向流通的桥梁——通过将农村住房纳入现代金融评估体系,激活农房资产的金融价值,既让农户获得城市金融资源的“输血”,更吸引城市资本 下乡”参与乡村产业开发。这种“以农房为纽带、以金融为媒介”的创新,推动农村“死资产”变为“活资本”,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

“以前看着满山头的柑橘想扩大种植,却苦于没有抵押物贷不到款。现在农房也能当存折,70万元贷款直接打到账上,这下扩产的底气更足了”!高台镇柑橘种植大户刘某的感慨,正是“青衣农房贷”破解融资难题的生动注脚。如今,他的果园已接入电商平台,优质柑橘直供城市,形成“田间到餐桌”的城乡产业链闭环。

滴灌 "产业之根":金融活水润泽千行百业

政策的温度,在于精准抵达。青神农商银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走村入户绘制“金融需求地图”,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不同领域定制服务方案。截至目前,“青衣农房贷”已惠及42户农户,投放金额达909万元,一笔笔贷款如同“及时雨”,滋养着乡村产业的沃土,在汉阳镇,农户张某借助“青衣农房贷”获得的20万元贷款,扩建兰草温室大棚,预计年增收10余万元;柳溪村的邹某,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在30万元贷款助力下返乡创业,开办起生态养殖场,如今存栏量已达40头。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发展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催生着乡村经济的多元形态。

构建 "长效机制":绘就金融支农新画卷

创新不止步,服务再升级。青神农商银行以“青衣农房贷”为起点,将“整村授信”“走千企访万户”等普惠金融行动与城乡融合深度结合,一方面持续深耕产品创新,针对县域椪柑、竹编等特色产业研发“产业链金融”“绿色农贷” 等专属产品,打造“一镇一品”金融服务矩阵;另一方面强化政银保协同,与地方政府共建风险补偿基金,引入农业保险分担机制,构建“政府引导、银行主投、多方共担”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整村授信绘制“信用画像”,走访一线精准对接需求,让金融“活水”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不仅要让农“贷得到”,更要让城乡要素‘流得快、融得好’。青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办贷流程、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目前“青衣农房贷”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放款,利率较同类产品低15%-20%,真正实现了“金融普惠”与“商业可持续”的双赢。

从“农村资产激活”到“城乡要素共振”,“青衣农房贷”的创新实践,既是乡村振兴的“金融密码”,更是城乡融合的“破题密钥”。当农房不再是城乡分割的“物理屏障”,而是要素流动的“金融枢纽”,当金融“活水”既能滋养田间地头的产业,又能灌溉城市消费的需求,一幅“城乡共美、人民共富”的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郑婷)

(责任编辑:罗芳菲\贾伟(实习生)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