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南街社区,一场以“三网合一”党群服务站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正在第二网格如火如荼地展开,旨在将服务和联系群众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构建精细管理体系,规范标准深度融合
优化组织架构,凝聚治理合力。西南街社区梳理网格内在册党员、居民小组成员、微网格员等核心力量,并吸纳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单元楼栋长等辅助人员,共同构建起网格党组织引领、居民小组协同、一般网格融入的“三网合一”基层治理矩阵。通过成立议事办公室,汇聚各方力量70余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明确职责分工,实现无缝覆盖。西南街社区制定了网格党支部、一般网格、居民小组的职责清单,明确各自在组织建设、协助协调、矛盾化解、安全排查、民主监督等方面的职责任务。通过梳理多角色工作交集部分,形成“一张网下多条线”的工作格局,确保网格服务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打造服务站点,便捷群众生活。在抚琴南一巷10号院落内,打造了“三网合一”议事办公室,按照“勤俭节约、温馨实用、方便进入、因地制宜、灵活共享”的原则进行赋能。该站点不仅承载联系党员群众、居民议事协商、矛盾纠纷调解、邻里生活共享等功能,还加载了青年服务、便民服务、展示服务等多样“配件”,让居民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院落”。
健全高效工作机制,激发运行活力
完善议事协商,保障治理运转。西南街社区制定了“三网合一”办公室议事协商制度,将每月20日固定为“第二网格议事日”。通过广泛收集居民群众、辖区党员、居民小组成员、微网格员以及周边商户的议题,经协商会议讨论后形成议定事项清单,并公示记录,推动问题解决。这一机制2024年累计有效解决了网格内多个小区停车难、一户一表改造难等问题7个。
强化五社联动,促进资源共享。西南街社区充分发挥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作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共同为“三网合一”格局添砖加瓦。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构建了“网格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常态化服务模式,进一步解决了网格内困难人员、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的长期关怀问题。
执行吹哨报到,化解治理难题。西南街社区充分利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和“网格吹哨、党员报到”两只哨,针对网格内院落老旧小区更新、线路改造、垃圾分类设施安置、夜市噪音扰民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由网格员发起协同请求,街道、区级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快速响应,实现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有效化解难题。同时,还充分发挥老党员工作室党员、“双报到”党员、辖区志愿者党员等的组织优势,常态化组织党员参与网格工作,将党员力量凝聚于网格之内,发挥其引领作用。
创新激励举措,激发干事热情
优先发展党员,增强队伍力量。西南街社区坚持在院落一线工作中挖掘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年度考核优秀、工作成效突出的居民小组成员、网格员及微网格员中,探索制定优先发展党员措施。这一举措旨在鼓励和引导年轻力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增强“三网合一”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实施多重激励,激发工作动力。西南街社区充分利用“抚琴街道微网实格任务积分系统”,通过发布任务、积累积分、兑换服务的方式,鼓励网格员积极参与工作。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网格内老年人就餐难、日间照料少、矛盾纠纷突出等多元问题,实现了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拓宽职业发展,提升队伍素质。西南街社区重点关注网格员的职业化培养,将网格员履职业绩作为社区“两委”后备干部选育和补充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社区后备力量基本信息台账》,切实扩大了网格队伍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在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也优先考虑优秀网格员,以激发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未来,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管辖范围内不一致的‘三网’规划。将以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延展服务范围等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持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西南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