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兴:意料之中是才情 出乎意料是内蕴
2024-11-27 10:41:16

大致在2010年前后的一次午后,笔者恍然之间看到郭春兴的书法作品,顿觉其异,异于传统,异于今人,却有中央美术学院徐冰之妙,又有本质不同,尤其不同之处,更让人感动。 

于是,2022年,笔者朦朦胧胧凭感觉为郭春兴撰写一篇短评,期望求得观者论证,以此印证笔者的审美是否“在线”。没想到好品如潮,均认为笔者写得客观,还有很多人认为笔者写得十分深入,可是,笔者总觉得那是一面之词,更是片面解读。为此,笔者乘坐火车,从北京奔赴沈阳,与郭春兴进行一次深入而坦诚的交流。

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收获。

当郭春兴敞开心扉、直面本真时,他那极富个性的语言,聊了书法的发展规律、聊了中外古今的艺术之变、聊了中国艺术的世界之风……。煮茶品茗之际,很随意,却有礼数,有点苦味儿,但不让人局促,娓娓道来,却使人脑洞大开,字字珠玑又能带着笔者的思绪,走向远方、走向深处。 

艺术家每一幅作品都藏着走过的路、读过书、见过的人、待过的客。 

如果说郭春兴是诗人,他应该会反对,因为他从不以诗人自居,但他却写了很多诗;如果说郭春兴是画家,他也应该会反对,因为他从未以绘画名世,但他确实画了很多画,尽管都是小品,却很有味道;如果说郭春兴是传统文化的旗手,他更会极力反对,因为他从未打着“国学”旗号,为自己赚取名利,但他却与当地很多领导一起自筹资金,开办学堂,讲学论道,学老庄哲学、孔孟之道,研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修身养性,惠己惠家,即便郭春兴用九年时间和团队一起把感悟易经《智慧之光》搬上舞台,引起热烈反响,他也并没有因此自诩大师。

 

郭春兴书法作品《用生命影响生命》泰戈尔诗

郭春兴军旅出身,那些年,郭春兴在领导耳提面命的指导中,写字、画画、修身养性、历练品格,还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即便从部队转业之后,直至今日,郭春兴依然初心不改,“不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诗词、绘画、文化修为、军人本色,一切都在他的书法里呈现,一笔一画皆富内涵,一字一体皆富文化。 

显然,书法才是郭春兴的终极目标,而他的书法则是建立在诗词、画意、文化、本心之上。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但凡引起瞩目的艺术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无不是内蕴充实的显现,而经典也都是笃定恒心之为、倾注心血之作。

郭春兴的书法正是如此,并有诸多现实意义。

首先,郭春兴的书法之美在于实用。

郭春兴通过灵活搭配英文字母的书写形式,把英语单词与汉字书法结合起来,以英语汉写表达书法的审美意趣,既能让外国人轻松理解中国书法的意涵,又能让外国人欣赏到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中国书法乃人类通感”的艺术符号。

 

郭春兴书法作品《少年强中国强》梁启超

郭春兴先后多次在欧洲多国举办展览,每次展览,参观者都络绎不绝,摩肩接踵,每次展览都引起轰动,备受外国人好评。郭春兴的书法内容:有通俗易懂的生活常理、有司空见惯的标语标识、有朗朗上口的民间谚语,还有幽默诙谐的灵思妙悟,即便略带晦涩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语录、老庄哲理,也无需说教,更无需强求,却能在润物无声之中,讲好中国故事,春风化雨一般阐述中国文化,真真切切地让外国观众因中国的特色、美妙的书法形式、优美的书法韵律而激动不已。显然,郭春兴的英文汉写书法比那些唯中国画的画家、唯书法而书法的书法家在国外办展览更容易引起共鸣,比那些学习西方绘画的中国画家在国外办展览更有民族自信、更有文化自豪感。 

特别强调的是,多年以来,郭春兴把“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以“双语对照”的形式写成长卷,并且出版成书,由此,“五种书体的千字文”,又多出一种“英文汉写字体”,可谓,真真切切地对中国书法文化的一次卓有成效的贡献。

其次,郭春兴的书法之美在于承载,承载着他的所思、所想、所感,而表现于美的形式。

笔墨有形却无声,鉴者会心而有意。有形的是传统之法、时代之艺,而会心则是对美的通识、是观者潜意识的审美体验。当郭春兴把人生感悟、诗意人生、处世哲学融入到书法之法中,他则质沿了传统书法之古意,当他立足于新时代,把“览物所得”与“所宠所养”结合起来,他的书法之艺则艺变了今情,还当随了时代。英文汉写在胸中孕育着乾坤,笔下写出了精神。笔墨之“器”承载着“最大功力打进去”的传统之功,而艺术之“道”则承载着人生、情感、思绪,当“器”与“道”辉映之时,英文汉写则以人生哲学为气韵、以吐纳胸次为和谐、以大观大象为微妙,线条富有节奏、点画富有韵律、字体富有精神、章法富有内涵,观者赏心悦目,似秋水视底。

再次,郭春兴的书法之美在于才情与妙悟。

 

郭春兴书法作品《崇道赋》 宋仁宗

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决定着书法探索的深度,而书法才情则决定着艺术人生的高度。郭春兴对书法的理解使他恪守主流正脉,并不断思辨,而妙悟人生则始终让他保持一颗灵活而清醒的头脑,并巧妙运用于书写过程。郭春兴通过把“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的精神用在外文汉写书法上,并随时随地发现艺术之美,也常常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捕捉灵感,于是,他敏锐地把理性思辨与灵思妙悟统合一体,融成精妙,从而使书法艺术始终保持在一个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敏锐洞察,挖掘滋养自己书法艺术的源泉,探知幽微,深挖细研,比如在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历代先贤的学说里,他经心著目,考证杂记,比如在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中,他广收博约,融会贯通,集众以为己有,更自立意,自成一家。由此,他提高了筑基的原点,然后,他咀嚼着生活与造化、艺术与人生,让书法之美、人生感悟、才情妙悟进行高度融合,互生奇妙,在审美尺度、审美追求等方面实现无限拓展,进而体现于思辨意识、体现于独特的英汉互通的审美形态。 

当然,郭春兴的书法尚有很多无尽之意,比如他的行书、草书、隶书、绘画,也都呈现无限可能,笔者虽然滔滔不绝,但也只能窥豹一斑,借此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引起更多学者、专家的论证,以求郭春兴此人不再偏居一隅、不再小范围内惠人惠己,而是走向全国,立于众人之中。

然而,笔者必须强调的是,纵观中外美术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圈都是平庸与才华齐飞的名利场,或文人书画或皇家画院或职业群体,皆在得失之间,熙熙攘攘,其中绝大多数书法家注定苟活于浮躁,唯有少数书法家在坚守中,留了下来。放眼那些坚守者,虽然一时不被时人所宠,却在默默之中,为后学者带来示范。当代艺术亦是如此,前些年还默默无闻,却在不经意之间火了起来,郭春兴也正是因为坚守纯粹而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想必,“传得开、留得下”才是郭春兴笃定恒心之处,用功用情之所,为此,当别人把精力用在广场舞、麻将桌上时,郭春兴独居一室,面对书案,当别人把精力用在家长里短、觥筹交错时,郭春兴则添墨理纸,安顿灵性,笔尖使转,涤尽俗尘。他入身、入心、入情,他心怡怅然,真力弥漫。这岂是旁观者可以理解?又岂是说说就能讲得明白?唯郭春兴本人方解其中滋味。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