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导向,以“开门办公”为抓手,把群众工作与产业发展共频同振,不断提高镇级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连续两年获得泰安市信访工作第一名,群众满意度全县第一名。
“开门办公”+“上门走访”,畅通为民服务“快车道”
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广“开门办公”模式,出台“3+N”制度,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办事公开承诺制“3项基本制度”,推出群众意见反馈办法、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办法、群众走访服务办法等“N项规定办法”,同时在各管区、部门站所全面推开,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不定期开展“民情大走访”,党委书记、镇长带头,统筹安排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逐村逐户走访。组织管区、部门站所主动联系企业、联系村居、联系群众。狠抓机关作风整顿,强化镇村干部学习理念、服务理念、标准理念,除基本制度外,各类办法均以内部资料形式下发。依据有关要求镇组织室、纪委不定期抽查模式落实情况22次,并将结果纳入以绩效为核心、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的考评体系,对于群众工作标准不高、落实不力的工作人员,停职反省或者调整岗位,已停职、调整人员3名,坚决避免“只学不干、只干不学”“文件多、制度多、效果差”的本末倒置现象。
“开门办公”+“贴心办事”,架起群众满意“连心桥”
创新“开门办公”模式,除研究重大工作和涉及保密内容的工作外,一律开放式办公。统一制作发放《银山镇便民服务手册》3.5万份,公布18位镇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及分工情况,24个镇属业务部门联系方式及业务情况。严格落实“3+N”制度,统一门牌标识,标注部门、姓名、职务,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实现“门好找、脸好看、事好办”。同时,利用社情民意服务中心、12345热线24小时值班、政务大厅周末延时服务、开通线上反映渠道、入户解读惠民政策,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整合信访与司法资源,镇副科级以上领导轮流接访值班,对易办易处案件,即接即办,对涉及单位多、处理时间长案件,挂号管理,定期跟踪。今年以来化解民生热线1504件,处置各类警情1231起,行政调解34起,办理新增低保78户,为35人申请临时救助。全镇信访系统案件数量同比下降76%,群众满意度同比增长16%,镇书记接听群众电话数量从起初日均50次下降到周均2次。
“开门办公”+ “门口就业”,打造创新创业“金银山”
把“开门办公”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增收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服装产业和商餐行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兴一产,引进先进种植技术,高标准建设耿山口、西茂王村等片区设施农业,种植高端水果蔬菜,每亩纯利润达3万元,解决600余名群众就业难题。盘活改造水面2480亩,山赵、昆山、腊山三大片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殖。盘活玻璃大棚温室1座3100m2,新建设34个高密度养殖桶,打造黄颡鱼高密度养殖就业基地。今年1-10月份,累计捕捞各类水产品约185吨,实现产值370万元,带动129户群众就业,实现集体增收116万元。强二产,发挥镇区大型社区多、人口集中优势,规范提升现有企业,盘活闲置厂房1栋15000m2,引进服装企业3家,新培育沈屯等小服装加工点8个,打造“平台+企业+加工点”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目前,全镇纺织服装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30家,同比增长45%,纺织从业人员达到1049人,比2023年新增就业332人,人均增收2800元。带三产,新上餐饮旅游项目,渔万家等深加工企业完成扩规生产,达到日加工鱼水饺1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济南、济宁等地。打造集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昆仑山4A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收超2000万元。目前,全镇一二三产业链紧密融合,“建养管销”模式基本成型,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郭建 王士德)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