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七届农村教育首都论坛在北京中工大厦举行,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乡村教育变革,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城乡候鸟团队崔玉晶、李霁翰、李子乐,分别以《重新发现乡村的教育价值——城乡候鸟工作站的探索与实践》《候鸟读世界——流动儿童英语伴读项目介绍》《红果青梦 古韵新生——数字化赋能下韩口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实践》为题发言,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为乡村教育在融合发展、关注特殊群体、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开辟了新路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教师崔玉晶发言
重新发现乡村的教育价值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教师崔玉晶的发言分为三部分:城乡候鸟工作站的缘起、落地实践、对乡村的教育价值的思考。城乡候鸟指那些出生或老家在农村,求学或工作生活在城市的人,包括将近3亿的农民工、流动儿童,以及因各种原因在城乡之间往返流动的人群。城乡候鸟工作站的核心精神是,回溯自己的来处,回到自己的原初,在城乡之间建立起联系,候鸟穿梭,返土连根。
城乡候鸟工作站2021年在河南省辉县韩口村成立,第一期计划开展为期五年的实验,倡导和带动青年返乡和城乡互动。城乡候鸟工作站主要有三个工作板块:一是乡村教师之家,致力于挖掘整理乡村教师的故事和有益经验;二是青年融创空间,带动青年创新性地开展城乡实践;三是城乡斗室星空,鼓励与城乡有关的家的社会田野的经验梳理和分享。
崔玉晶表示,城乡候鸟工作站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返土连根,她在不断回溯家庭经验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三代家人由乡入城的移动,并且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乡土断裂。对村子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小时以为村子是穷山沟,是贫穷闭塞落后的地方;长大后重返村子,以为它是世外桃源般的幽静所在,可以帮她洗去城市的纷扰和烦恼;而随着调研的深入,村庄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看到韩口村虽然地处深山,但它承载了国家和社会所有丰富的历史变迁。
城乡候鸟工作站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落地实践,她将城乡候鸟工作站的推进与自己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工作相结合,开展了探索和实践。自2021年至今,在院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城乡候鸟工作站已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师生党建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北外学院在开展城乡候鸟相关实践时,结合了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注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急需,致力于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近三年来的返乡实践和教育实践,崔玉晶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教育价值,具体的思考有三点:一是“乡土失忆”使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断根”的危险。二是乡村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三是未来需要探索融合城乡的有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
她深切地体会到,城市教育的缺失要回到乡村中寻找答案,未来急需探索融合城乡的有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从城乡候鸟的视角来看,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可以发掘流动儿童身上累积的独特的城乡双重经验,使他们综合城乡两个角度更好的思考未来发展,将来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实践育人方面,可以带动青年大学生在传承乡土文明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返乡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城乡穿梭中创新开展实践,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把中国优秀的乡村故事和乡土文明故事讲给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学生代表李霁翰从“项目概况”“我们的实践”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介绍团队的实践历程。该项目的名称叫做“候鸟读世界”,其中的“候鸟”指流动儿童。他们是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性增大出现的一类儿童群体,数量规模庞大,关爱服务需求多样。北外学院“候鸟读世界”团队在三年前关注到了这一群体,力图通过发挥北外的语言学科优势为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提供英语伴读志愿服务,希望让更多“小候鸟”在了解家乡的同时,放眼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该项目充分利用北外志愿者的语言特长与国际视野,形成了相对稳定、高质量的志愿者团队,建设了一支覆盖多语种,熟悉对象国文化、国际时事热点志愿者队伍。招募的志愿者不仅限于北外学院,也来自北外的其他学院,大多热心公益,并且有过相关的伴读或者教学经验。
项目启动以来,已在北京、无锡、新乡等地开展实践。每次开展活动,志愿者团队都会自主设计伴读内容,充分考虑小候鸟们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结合英语,组织绘画、音乐鉴赏等活动,让小候鸟获得丰富体验,并提前和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社会单位如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系。
经过长期实践,该项目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常态化活动开展机制。他以今年暑期的活动经验为例,展示了从策划组织到开展活动的全过程。首先他们组织志愿者集中培训,发放原创培训资料,提前交代活动注意事项,以保障成员伴读能力。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并确定各组开展实践的时间,发放基础物资以及活动所需的教学资料,并与北京协作者保持沟通,及时沟通活动开展情况,保障活动顺利推进。接下来,团队成员事先进行分工,并准备教案、课件和其他教学用具。他们注重“因材施教”,为高年龄段和低年龄段的孩子们准备不同的教学伴读内容和形式。准备工作完成后,他们组织志愿者集体前往四季青和东四教学场地,按课表安排授课。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复盘总结,改进不足之处,并对接次日实践的成员。目前,他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三步走的授课流程,把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反馈与宣传真正串联起来。
“候鸟读世界”项目志愿者迄今已覆盖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缅甸语、蒙古语、阿尔巴尼亚语等语种,同时覆盖法学、金融学、外交学等专业。未来,他们计划继续通过进一步丰富特色伴读志愿服务的内容,把“候鸟读世界”与“候鸟读家乡”结合,陪伴小候鸟们与乡土连接,与世界连接。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学生代表李子乐发言
数字化赋能下韩口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学生代表李子乐讲到,“乡村”二字,对她来说熟悉又陌生。外公外婆都是乡村教师,退休之后才来到城中与子女共同居住。儿时的除夕,往往都在村子里度过。但从小在郑州长大,乡村距离她的生活很遥远。十年寒窗,她又来到北京求学,乡村与她的距离,又远了一点。
2023年11月,作为学生代表,她参加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国组学院教师党支部举办的“保护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韩口村,同时也重启了她与乡村之间的奇妙缘分。韩口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黄水乡,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小村庄。村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传统石材建筑以及民间习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人的外出务工,村内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缺乏有效传承和传播的困境。因此,亟需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又能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暑假,李子乐带领团队再次来到韩口村,开展了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宣传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活动。经过为期一周的调研,团队提出了数字化赋能下韩口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思路。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统筹整理数字档案。2023年,离开韩口村之前,她得到了村书记保留的《韩口村传统村落档案》,里面包含了韩口村传统村落的翔实档案。这次重访韩口村让她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档案的价值。在崔玉晶老师的协助下,他们对这些档案展开了统筹整理和归纳工作,并根据关键词进行了分类。这一举措帮助团队成员快速熟悉和了解韩口村,为他们成功展开实地调研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设计特色IP形象。以丰收与喜悦、坚韧与活力为理念,团队设计出“诗诗(柿柿)”和“查查(楂楂)”两个IP形象。辉县的山楂、柿子醋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所以“诗诗”和“查查”就以柿子和山楂为原型,融入国画元素,展现传统村落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韵。其中,“诗诗”象征着富饶与繁荣,展现汉服色调和水墨渲染技巧;而“查查”代表着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鲜红色和传统服饰元素为基础。二者参考民间“金童玉女”的形象,寓意“事事如意,茬茬顺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韩口村民对四海来客的殷切祝愿。这一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体现了韩口村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文化传承,传递出 热情好客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三是拍摄相关宣传片。团队以青年学生的视角,拍摄传统村落宣传片《韩口之歌》,共分为呼吸、祝福、回甘和人情四章。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宣传片展示了韩口村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被这里吸引并有所触动。希望该宣传片可以使更多人了解韩口,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旅游带动村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是优化布局候鸟工作站。“回溯自己的来处,回到自己的原初”,城乡候鸟工作站由夏林清教授倡导创办,旨在鼓励带动年轻人返乡和城乡互动。工作站的主空间有一面墙,应崔玉晶老师的建议,他们收集一些老照片贴在墙上,希望通过这些照片呈现村庄的历史记忆,凝聚村内外的人心和建设力量。“如果能做成一条时间线,将过去与现在相连,就更好了”。她和团队成员一同走访乡村,采访老石匠、老校长、村支书、村民,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看着旧时泛黄的老照片,听着他们讲述的村庄过往,她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个村子的魅力。通过城乡候鸟工作站的布局优化,希望能够更好地传递村庄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余秋雨曾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现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得到保护。如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活力。青少年是新时代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应当肩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村 落文化遗产的责任。
他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尘封的历史将会在数字赋能的光芒下重新焕发光彩,推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无限可能。李子乐表示,曾与乡村渐行渐远,而如今再次深刻体会到乡村的魅力。她愿更加深入乡村,倾听外公外婆辈的故事,将这些珍贵的瞬间记录下来,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让下一代能感受到乡村那份厚重而温暖的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乡野的火苗生生不息,乡村振兴的力量终可燎原。(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