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探索“马背上”的养老新路径
来源:民生周刊
2024-10-21 14:24:22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于海军

9月下旬的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注:旗相当于县),天气转凉,草原的生长季即将结束,大部分牧民已经转场。在去往敖特尔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路上,还能看到零星分布在牧区的羊群。

在游牧区放牧的呼和巴日今年62岁,患有关节炎,以前每年游牧身体不适时,他都要走3个多小时到巴彦温都尔苏木(注:苏木相当于乡镇)做烤电理疗。自从游牧区建起了养老服务站,呼和巴日在游牧区就能做烤电理疗了,既减少了路途上的奔波,又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辖14个乡镇,其中有5个牧区、两个半农半牧区。全旗总人口24万,老年人口5.02万,其中牧区老年人口1.6万。

呼和巴日感受到的可喜变化,得益于阿鲁科尔沁旗开展的“3+2+1”牧区养老试点工作(即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三个阵地”建设;通过精准摸排,推动“两个队伍”建设;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推动“一个超市”建设)。

近几年,为破解牧区养老难题,阿鲁科尔沁旗民政局克服资金短缺、专业人才缺乏等困难,建设“互助服务为主体、流动服务为补充、积分奖励为保障”的闭环服务体系,形成了“马背上”的养老新思路,更好地满足了牧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牧区建起流动养老服务点,老人在游牧过程中就能获得养老服务,减少了路途奔波等困难。图为阿鲁科尔沁旗牧区。(阿鲁科尔沁旗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三个阵地”,有效推动牧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

69岁的希润其木格,闲时经常来到巴彦温都尔苏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邻居聊天、打牌,偶尔在按摩椅上享受一下。“现在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非常好,有人看管,也不孤单,平时与老姐妹们在一起很开心。”她说。

牧区地广人稀、游牧而居的特点,让年老体弱的老人难以随着放牧而不断迁徙。居家老人在游牧季节,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这一直是为老服务的难点。

阿鲁科尔沁旗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流动养老服务点”三个阵地,解决了“长期独居、短期游牧、短期独居”老年人养老瓶颈。

巴彦温都尔苏木率先挂牌成立养老服务中心。中心由苏木党委成员担任主任,中心引入社会力量并注册“游牧者养老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服务中心的领导下统筹全苏木养老服务工作,承担制度建设、志愿者招募、服务派单、服务监督、服务证明出具等工作职责,志愿者服务队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各项养老服务工作。

玛尼图嘎查(注:嘎查相当于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养老服务站,服务站在嘎查党支部领导下组建志愿服务队,为长期独居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针对游牧期留守在家又急需照料的老人,借助嘎查幸福互助院,实施为期4个月的全托服务,为“短期独居”老年人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自2022年4月以来,共服务老人1265人次,嘎查养老服务站的运行实现了老人娱乐有场地、居家有照料、全托有人管。

游牧区敖特尔社区设立流动养老服务点。随子女一起游牧的老人,早晨由子女将其送到服务点,晚上再接回宿营地。在流动养老服务点,老人或打牌娱乐,或烤电祛湿,或足浴按摩,或寻医问诊,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中午服务点还提供免费午餐,为短期游牧老年人提供多元服务,解决游牧子女的后顾之忧。2022年4月以来,流动养老服务点共服务老人936人次。

建设“两个队伍”,着力为牧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9月25日下午,在巴彦查干嘎查,74岁的色橙和老伴正让邻居帮忙修理取暖炉,早早地为冬季取暖做准备。

色橙养了9头牛,平时还干些农活,他说自己身体很棒。“政府的养老服务,我很满意,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我们,他们就像孩子一样亲切,有什么事在手机上吱一声,他们很快就会上门服务。有头疼脑热,村医也会及时上门,小事不出门都能解决。”色橙说。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围绕老年人的居住特点,建设“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流动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打造以“互助志愿服务为抓手、流动志愿服务为补充”的牧区养老服务体系。

当地将嘎查“两委”成员招募为志愿者,再由嘎查“两委”成员按照10分钟服务圈,将有服务需求老年人的邻里招募为志愿者,进而组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老人提供“六助服务”(包括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急)。

依托嘎查养老服务站,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化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服务,线下服务即养老服务站接单后,工作人员按照系统已编辑“志愿结对”信息,向志愿者进行派单,志愿者通过手机APP软件接单并到老年人家里提供服务;线上服务即平台实时获取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满意度等信息,对志愿服务形成闭环管理模式。目前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已有志愿者120名,为当地养老服务提供了人力保障。

阿鲁科尔沁旗还按需、按区为牧区老人提供房屋修缮、动物防疫、医疗健康、法律援助、心理慰藉等专业服务,创新建立“流动志愿服务”补充邻里互助机制,真正实现志愿服务无缝衔接。目前流动养老志愿服务队有志愿者62人。

自2022年4月以来,两支服务队已为老人服务3358人次,惠及230名老人。

嫁接“一个超市”,保障牧区养老服务长效常态化运行

赛音吉雅是巴彦温都尔苏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21年开始,赛音吉雅响应阿鲁科尔沁旗政府号召,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

想做好养老服务,非得“全才”不可。为了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赛音吉雅身兼理发师、砖瓦工、医生、心理辅导师等身份,为老年人组织文艺活动、帮老年人擦玻璃、整理房间、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等。时间久了,牧民们都把这个穿着“蓝马甲”的年轻人当成了自家的孩子。

牧区地广人稀,从巴彦温都尔苏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出发,前往最远的村民小组,足足有40公里,骑摩托车一个来回就要3小时.“有时候服务完一户牧民,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赛音吉雅说,能帮助老人把问题解决,他很知足。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民政局围绕为老服务内容,嫁接养老积分超市,将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形的“爱心激励”。

巴彦温都尔苏木将嘎查超市嫁接为养老积分超市,依据服务项目为志愿者积分,每年每位老人服务项目总积分为680分,其中志愿服务占比90%,有偿占比10%,按照一个积分等于一元钱的标准,志愿者有偿的积分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等值商品。通过养老积分激发志愿者养老服务动力,让“小积分”释放“大能量”。

养老积分超市实行积分兑换制度,将牧区养老服务中的助洁、助乐、助急等内容一并纳入积分评价体系之中,设置1分到10分不等的分值,只要志愿者及时接单,按照标准进行服务,达到老年人服务要求,就能获得相应的养老积分,志愿者可以根据提供养老服务所累积的积分,自由挑选与积分相对应的物品。

养老积分超市有效推动了牧区养老服务常态化运行。目前,巴彦温都尔苏木已建成养老积分超市6家,养老总积分达8000分。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21期、10月14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开展“3+2+1”牧区养老试点 (主题)探索“马背上”的养老新路径》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