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简介
吴锦华, 1954年出生于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原总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理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代表作品《盖世脸谱无双碗》在北京首届国际艺术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瓷瓶《啸风》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瓷盘《雄风舞骤雪》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06年为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十一国政府首脑绘制陶瓷肖像;为中南海紫光阁设计绘制陶瓷古彩大盘《锦绣前程》。
眼前的吴锦华年逾七十,但面对陌生人,仍难掩一丝羞涩。虽头发已然斑驳,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这也许和他长年在工作室的简单生活有关,他每天准点起床,准点入睡,作息时间和德国哲学家康德有神似之处。
尽管退休多年,每天仍要在瓷板瓷瓶前画上八个小时才收工,和“上班族”并无二致。
他平时言语不多,但一旦聊起陶瓷艺术,却往往收束不住。女儿吴凌之说:“他的世界很简单,但聊起专业时,可以跟你滔滔不绝聊上两天两夜。”
最近,吴锦华和女儿吴凌之带着外孙一起拍照,他双手捧着父亲吴康的头像雕塑,四代人的合影里显示,吴氏家族的艺术传承已经延续了三代人。有意思的是,吴康、吴锦华、吴凌之三代人走的是各自的创作道路。
在巨人肩膀上长大的孩子
吴锦华自称:“我是在巨人肩膀上长大的孩子。”
吴锦华说的“巨人”,首先指向父亲吴康。吴锦华回忆:“我4岁开始画画,上小学的时候,每个星期天都要画一幅画。”母亲也是一位艺术家,在吴锦华四岁时撒手而去,指导老师只能是父亲吴康。
吴康(1914—1991)这个名字在景德镇可谓如雷贯耳,是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景德镇艺术瓷厂的创始人之一,一直承担绘制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画像和世界名人肖像画的任务。
1959年,吴康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吴康开创了吴派陶瓷肖像画,是景德镇陶瓷肖像创作的一代宗师。
▲吴康《自画像》
吴康13岁时师从邓必诏学画瓷上人物肖像,勤奋好学加上天赋异禀,吴康很快就出师了,以至于师傅的客户点名要吴康的作品。
吴锦华说:“父亲喜欢摄影,他以摄影用光和油画的技巧,加上陶瓷的色彩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吴派肖像陶瓷风格。”
吴康少年成名,和当时的“珠山八友”并驾齐驱。吴锦华说:“父亲三十岁生日时,珠山八友每个人都送一件作品来祝寿。”
十六岁那年,吴锦华到了鄱阳湖畔的军垦农场,开始六年的知青生活。如今,农场旧址的建筑物上,“农业学大寨”“到农场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毛主席语录”等标语,大礼堂的领袖肖像油画,仍保留着吴锦华年轻时的笔迹。
1976年,吴锦华回到景德镇,在父亲工作过的艺术瓷厂工作。1981年,吴锦华考上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毕业后,重返景德镇艺术瓷厂。
吴锦华在艺术瓷厂美研室工作期间,这里汇聚了景德镇一批优秀艺人,如雪景大王余文襄,画虎大师毕渊明,人物大师赵惠民、王隆夫,花鸟大师邹甫仁,山水画大师邹国均,刷花大王陈先水,古彩大师欧阳光等等。和轻工部陶研所一样,美研室是大师辈出的卧虎藏龙之地。“和大师们共事十几年,有幸能近距离请教,得到他们的点拨。”吴锦华说。
但在艺术瓷厂,吴锦华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拜师。“我没有拜师,但可以众师为师,比拜一个人为师,能学到更多。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刻影响了我。我是在这一辈巨人的肩膀上长大的孩子。”
大树树荫下长不出好树苗
吴锦华坦言:“父亲竖起了一个我不可逾越的高峰。”
十一岁时,吴锦华就跟随父亲学肖像画。但大学毕业后,他最终决定放弃继承父亲的陶瓷肖像艺术。“大树下面好乘凉,在父亲的树荫下面,我肯定能过得很滋润。但是,我永远只能成为吴康的儿子,而不会有我个人的一片天地。”
吴锦华发现,父亲是自己独立学艺出道的。既然父亲能闯出一片天地,吴锦华也想试一试。“当我决定不跟着父亲画肖像的时候,父亲很悲伤。他跟我继母说:一辈子努力的手艺后继无人,很悲哀。”
1991年,景德镇艺术瓷厂接到一个订单:在直径87厘米的薄胎碗上绘制448个形态各异的脸谱。
这一价值18万元的工程,可以给艺术瓷厂2000多人发半个月工资,担纲主创的任务落到了吴锦华的头上。
“陶瓷的薄胎碗,边缘只有一毫米厚,弄不好就会碎裂,做起来压力很大,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碗的内外双面都要画上脸谱。画大碗内壁的时候,头顶在下,下巴在上,人的视线和脸谱都是反的,要完全颠倒过来画,所以难度非常之大。整个工程经历了10个月,一直到冬天才完成。”吴锦华说。
由于知青时期腰受过伤,这件作品对吴锦华的身体也是巨大的挑战。最终,吴锦华坚持带领5人创作小组,完成了这件名叫《盖世无双脸谱碗》的作品,其中的脸谱,由吴锦华独立完成。
作品完成后,当时的轻工部请故宫博物院等十余位专家鉴定。吴锦华回忆:“鉴定报告说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是结合陶瓷和京剧两种国粹,集绘画、书法、雕刻工艺为一体的大作。”
1992年,在北京首届国际艺术拍卖会上,《盖世无双脸谱碗》拍出了100万美元的天价。
“当你攀登上一个山头,你会看见还有更高的山峰。”吴锦华在这一念头的驱使下,于1994年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了改革开放的热土:广东惠州。
那一年,吴锦华的女儿吴凌之才六岁。1995年,吴锦华的夫人也到了广东,吴凌之成了“留守儿童”。“上车时,女儿哭着喊着冲出家,我自己硬摔上车门走的。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面。当时,我眼泪掉了一路。”
在惠州,吴锦华开创了一种低温日用陶瓷,尝试将苏绣的元素融入陶瓷创作中,将惠州风光绘于陶瓷等工艺品上并出口英国。
2010年,吴锦华来到广州,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直至四年后退休。在广东,吴锦华的眼界更为开阔,对艺术与市场的认识更为深刻。
2006年,中国和东盟十一国首脑在广西举行“中国-东盟建立对华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会前,组委会面向全国征集会议礼品,吴锦华提交的方案被采纳。
“我的设计方案,在光滑细腻的精致高白薄胎瓷片上,绘制各国领导人的肖像,背面分别绘制11国国花,围绕中心的博览会会址图案,红木装配架上刻有浮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标志。”吴锦华在没有与各国元首见面的情况下,多方搜集资料,历时三个多月,将元首们的肖像描绘得惟妙惟肖。与会元首们接到这份礼物时,无不由衷赞叹。
就在2006年,吴锦华被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此时,距离他向父亲表达不走陶瓷肖像的创作之路,已过去22年。
吴锦华捧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跪在父亲的坟前,“我对父亲说: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吴锦华感觉父亲在九泉之下应该会欣慰的,“毕竟我没让他失望。”
▲吴凌之《大漠孤烟直》
吴凌之最终也没有选择走父辈的路。她在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设计专业硕士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接触到玻璃材料,便转向玻璃材质的艺术创作。
因为美国的玻璃艺术走在前列,吴凌之又前往美国深造。
在吴凌之看来,三代人的作品迥然有别,走了三条不同的路,“但我觉得,父亲传承了爷爷的工匠精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传承这种工匠精神。”
在吴凌之看来,守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艺术需要工匠精神,但不是指简单的工匠精神。“可能意味着你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也具有开拓精神。”
2018年,吴凌之从美国回家,看到父亲做的铜雕《志向凌云》,“当时非常感动,这个作品能看出父亲对我的期望——我捧着一只鸟在自由飞翔。我俩可以说亦师亦友,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一直往前。”
女儿的大跨度转行,吴锦华没有像吴康那样悲伤。“我鼓励女儿以中国文化元素去结合西方艺术,创造出适合时代的作品。”
三代人,三条路,只为各自成长为艺术领域里的一棵大树。
守护艺术不是墨守成规
吴锦华家里,最为醒目的作品是瓷板画《幽涧惊风》,这是申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三幅送评作品之一。
画面上,两只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作上扑之势,一作跃渊之势,虎眼灼人,虎口惊险,虎牙赫然,虎爪凌厉,虎尾如鞭扬起,满血动势。岩旁安静柔美的芦苇似乎反衬了老虎的阳刚与动感,感觉一股阴风正在随之酝酿。幽涧之畔,风从虎起,作品主题随之彰显无余。
吴锦华在一次访谈中说:“我画的虎很彪悍,充满活力,是一种意境而不单单是物象,画的是虎胆虎威,画的是激扬,是我们崛起的国威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吴锦华《幽涧惊风》
吴锦华画老虎堪为一绝,而达臻这一境界,非一日之功。
在工作室里,当你看到吴锦华一笔一笔地描画老虎的皮毛,难免会感慨此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老虎的毛发浓密刚劲,泛着黄金般光泽,有着挥之不去的天然之美。而所有的虎毛,是吴锦华一笔一笔、一根一根描上去的。画一只老虎,没有几个月的工夫,是无法完工的,对耐心也是一大挑战。
站在瓷板前的吴锦华,凝神静气,如入无人之境,外界的一切,已被彻底屏蔽,只有他的呼吸声,与笔尖的划动声相互呼应。
他说:“一个艺术家做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可能不会感觉到疲劳,你会把所有的心血放在里面。”
吴锦华的老虎系列,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张力爆满,满满的虎气,让人顷时敬畏生命的蓬勃之力。
在他家里养着几只不同品种的小狗,他经常和狗呆在一起,这是他观察动物的一种方式。“我通过养狗来观察动物的表情乃至感情,了解动物的习性和个性,运用到创作之中。”吴锦华还很喜欢和外孙一起,凑在平板电脑前看《动物世界》。
当你浏览吴锦华的动物题材作品时,无论是老虎还是小猫小狗、野鹿松鼠,无不感觉到眼睛里有光,就像他谈论艺术时眼里也有的那种光。眼神的捕捉,似乎同时捕捉到了动物的神魂。
“不论什么题材的作品,只要你给它注入灵魂,欣赏者感觉到一种吸引感,就会产生感动。”吴锦华从小喜欢小动物,也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在吴锦华的工作室,能看到同时在创作中的几幅仕女图瓷板画。除了老虎的阳刚之美,女性的阴柔之美也是吴锦华擅长的表现题材。
比如中国嘉德2014春拍,以92万元成交的瓷板画《弦音绕秋树》——在枯藤发新叶的古树前,一女子坐而弄琴。她柔若无骨的身段,妩媚含羞的神态,飘柔秀雅的薄衣,嫩如春葱的玉指,得以传神展现,东方女性的袅娜身姿和娇媚含蓄,在瓷板上呼之欲出。
▲《弦音绕秋树》
在岭南生活期间,吴锦华对广州西关的满洲窗情有独钟。他认为这一广府特色的工艺装饰体现了广州的包容文化。吴锦华为此还创作了“西关小姐”系列粉彩瓷板画,并于2017年在广州举办了《姹紫嫣红闺门秀——吴锦华广州西关小姐陶瓷作品赏析展》。
▲《西关小姐》系列之一
女性题材的发掘,可以说上承传统文人画的仕女题材。吴锦华追求的依然是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感觉。“仕女和少女的创作,我跟随父亲从小学习人物肖像绘画打下了功底。体态和衣裙的透视处理是家传绝技,这一诀窍不易被他人模仿。”
▲《十二金钗》
吴锦华创作的《十二金钗》还登上了五粮液公司春夏秋冬系列酒的酒瓶,联合醴陵红官窑进行烧制。五粮液春夏秋冬红楼梦十二金钗酒至今仍在畅销中。
吴锦华并不墨守成规,他坚持不断创新。他正润色的新作《渔樵耕读》,由四块青绿山水瓷板画,组成了成套作品。这是为宜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万茗堂而创作,未来该作品或在五粮液酒瓶上呈现。为了方便设计师再创作,他的瓷板风景可随意平面分割,截出来的任意小景均可成为一幅山水画,用于酒瓶包装。
第一件作品主题是“渔”,表现的是春景:一渔父停船江上,撒网捕鱼。瓷画上题字:“水碧柳绿映归舟”。
第二件作品的主题是“樵”,表现的是夏景:一位樵夫,身负薪柴,穿过山间石径。瓷画上题字“东岭烟树传樵歌”。
第三件作品的主题是“耕”,表现的是秋景:农民牵牛从家里出来耕田。瓷画上题字“青峦隐屋陇田盈”。
第四件作品的主题是“读”,表现的是冬景:雪顶茅草房,读书人寒舍有客人拜访。瓷画上题字:“南山幽径闻诗音”。
吴锦华说:“我的作品,最高的塔尖就是两个:美女加野兽。”动物和仕女,是传统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吴锦华通过陶瓷艺术,用常人难以企及的细腻工夫,创造了当代陶瓷艺术的新高度。
2006年,吴锦华被聘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至今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已长达十八年。在多年的实践中,吴锦华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任何传承都不能墨守成规,要结合当代审美思潮和市场需求,去创造,去发展,推出新的产品。”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