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40个教师节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全面展现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好教师。为此,我们特别推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对话40位北京市好校长”系列报道。首批聚焦20位好校长,分享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经验,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氛围。本次对话的好校长是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田国英。
2010年12月,田国英担任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简称北医附小)校长。近14年的办学实践,使得田国英的“康+”教育思想基本形成。她带领教师开展60多项课题研究,构建“康+”课程体系,创建“‘三色’先锋”党建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多次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经验交流,曾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个人”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康”的基本字义为“安乐”“丰足”“富裕”“健康”等,代表师生身心健康,未来走向康庄大道,这正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共同基础和意义。“+”代表丰盛和无限加成,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创造无限的可能,成就师生“健康‘美’一面”的美好愿景。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田国英
与田国英对话,充满真诚与坦荡,不乏灵感闪现。她总能用敏锐的洞察力、批判性思维和前瞻的眼光来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始终坚定“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坚持“反思”的工作方式,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
为学生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2013年,担任校长两年之后,田国英通过阅读和反思,逐渐理解了“本领恐慌”的心理成因,从而能够正确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时刻勉励自己:“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既要会用脚走路,更要会用头脑去思考,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成长,尊重孩子发展需求。”
2016年3月,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优质学校之“新”,表现在教育理念、教学行为、课程设置和学生发展上,其目标是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好学校。田国英整体谋划学校发展,从“双规范、三开放、大合作”入手,激活了学校办学的活力,抓住了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两年后,北医附小被评为“海淀区首批新优质学校”“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学校”。
早在2011年,北医附小开始贯彻落实海淀区“双培养”工程。2012年,学校将党建工作经验提炼为“三小工程(小目标、小策略、小成果)”。2019年,北医附小再次对“三小工程”等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凝练出“三色四微”党建特色,即擦亮初心底色、永葆先锋本色、追求办学特色,通过“微党课、微服务、微沟通、微阵地”等具体实施,于细微处着手,提升党建工作效能。
三年之后,学校将“四微”领域提升为“核心引领、成长根基、优质服务”三大目标,与“三色”相呼应,创立“‘三色’先锋”党建品牌。2021年6月,北医附小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第一批党建品牌学校”。
作为一名有着高度教育自觉的校长,田国英的办学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学校依据优质资源,建立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后来,围绕全面育人的思想,她提出“心育”教育理念。2016年,通过自下而上广泛听取意见,最终确立“护生命之花,育灵动之心”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培养身心健康的灵动少年”育人目标。
“生命、活力、别致、多元、开放、包容”,是田国英对“灵动”二字的具体解读。她把自己的教育理想转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把工作的激情、乐趣、价值、幸福传递给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个学生灵动生长、自主发展。
所谓“护生命之花,育灵动之心”,即捍卫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与灵性,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绚烂绽放,茁壮成长;培养身体健康、心态阳光、个性纯真、思维敏捷的儿童,培养会玩、会学、会思考的现代少年。
北医附小办学理念提出、丰富、完善的过程,体现着田国英对办学治校的不断反思与成熟,展现出学校办学理念的自然成长和美丽绽放,最终开创了北医附小“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创新格局。
北医附小的标识(LOGO)由“绿色十字”“北医附小”和“健康‘美’一面”组成,“绿色十字”图案的创意来源于国际红十字组织,融入北医附小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同时紧扣学校“康+”育人体系和“健康‘美’一面”发展愿景,犹如盛开的幸福之花,花瓣灵动生长向四方自由伸展,又如四通八达的阳光大道,引领孩子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与理想砥砺前行。
《礼记·儒行》有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北医附小明确了“巧手灵心 乐知健行”的校训,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引导他们坚定意志,以灵巧的手与心、快乐的知与行,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北医附小校长田国英和E+星球创新学院的孩子们
2023年9月,北医附小“E+星球创新学院”创建,“小研究员班”“小院士班”应运而生。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对象进行课题研究,探究过程“基于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原创科普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科普知识,阅读科技好书;“馆校合作研学”为学生创设探究实践的沉浸式学习场域;“秋日之约”校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秘科技的乐趣……
12月22日,北医附小加盟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学校以科技教育为抓手,开设三项信息科技社团,开展两校科学、信息教师的学习交流,选派学生代表参加集团总校“科技嘉年华”活动,探索实现科技教育的新路径。借助集团化办学优势,通过课程设计,加强跨学科主题研究;通过校际联研,加强重点学科听评课交流及师资培训;通过游学课程,加强与集团校游学活动;通过精品社团,加强信息科技社团建设,持续深化与集团校的办学合作,创造具有参考性、借鉴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北医附小积极探索学段融通尝试,鼓励科学教师创建个性化科学教育空间,初步形成“一院”“两站”“三廊”“四空间”的科普环境育人格局,为学生发展创造无限可能。“一院”即E+星球创新学院,“两站”即生命气象站、校园科普宣传站;“三廊”即科幻百年发展史长廊、校园物候长廊、小小科学家走廊;“四空间”即康+创客空间、科技阅览空间、劳动种植空间、优秀作品展示空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我们的信条》中倡导:“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北医附小以健康为基点,以成长为方向,以生命为依托,以美丽为期愿,为学生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让人人都发光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这句话阐明了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新时代的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北医附小严格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教学设计与方法,优化教学反馈机制,激励教师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细微处彰显大爱,确保教学质量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期待。
学校秉持“让人人都发光”的价值主张,使“融入—赋能—增值”的价值链条成为塑造优秀教师团队的“法宝”,进而获得“情感认同—职业认同—价值观认同”的进阶成长,形成“和谐、共生、卓越、幸福”的品质特征,最终实现“个人、团队、学校”相互成就,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田国英的心目中,“好老师”应该具备“四个热爱”,即热爱事业,让生活幸福起来;热爱学生,让工作快乐起来;热爱学习,让知识丰富起来;热爱创新,让激情燃烧起来。
在管理上,坚持“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管理上分,关系上合;小事上分,大事上合”的“四分四合”管理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化“三重一大”制度,通过提案式、会诊式、决策式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形成提案。针对职称评选、绩效奖励等重大问题,由教代会集中会诊研究,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共同构建有精度、有温度的学校管理。
学校坚持“管理者就是服务者”的理念,遵循“管理制度民主化、管理过程优化、管理评价激励化”的管理机制,变革完善管理机构。学校所有副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全部兼任年级或部门主管,直接对校长负责,把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带到学校最高决策机构。
同时,学校建立了学校发展规划中心、课程研究实施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教师发展研修中心、后勤管理保障中心、安全健康教育中心等六大中心,职能部门由10个调整为7个,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发展全面服务。
作为“北京市艺术特色校”,北医附小为孩子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学校开设雕版印刷、面塑、景泰蓝制作等十余项非遗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一颗颗“小小传承人”的种子。研发出剪纸、心理、京剧、排球等精品校本课程,以及136个社团选修课程,为实现“健康‘美’一面”的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6月,“我的祖国我的家——海淀区优秀传统文化暨北医附小传统文化课程成果展”举行,回应教育部的倡导,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攀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所好学校,墙上的每一幅作品都源自孩子们的原创,每一个评价都源于教师、家长的真情感、真赞赏。一幅幅灵动的作品,一颗颗纯净的心,共同绘制出北医附小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之路,唱响持之以恒70年的文化繁荣之歌。”
一位学生家长写了《江城子•北医附小》,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学校画像:古寺旧舍北医边。新校园,学子欢。杨柳多情,弄姿楼宇间。泰斗大师随时有,书香蔼,沁心田。教书育人两相兼。心灵动,美多面。先生教导,萦绕在耳畔。书山有路勤读好,气自华,一生攀!
在田国英看来,“好学校”应该是师生成长的学园、乐园、家园。在这所学校里,每一个生命都受到尊重与呵护,都能够健康快乐、充实丰盈地成长,收获真善美的人生体验。
构建“康+”课程体系
1978年,北医附小就设立了“剪纸兴趣小组”,连续46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民族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经典校本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发展课程三大部分,涵盖全学段。
“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剪纸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拓展课程”面向喜爱剪纸文化和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学生,培养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能力;“发展课程”面向剪纸特长学生,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展示交流、探究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力、思维力、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
每人一剪,每周一课,人人都有作品,个个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小使者。“小而精”的剪纸艺术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让学生们浸润在剪纸文化之中,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2012年,北医附小加入海淀区“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校。结合学校发展、学生成长需求,改革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初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历时三年,学校被评为“海淀区课程建设先进校”。
在上面两项探索的基础上,学校围绕“康+”教育思想和育人目标,面向全员多元开放,创造性提出“一核五维三级”设计思想,形成了基于国情、校情、学情的“康+”课程体系。
“一核”是指突出“康+”教育的“素养本位”,以“培养新时代灵动少年”为育人目标;“五维”是指秉持“健康‘美’一面”发展愿景,按照“德智体美劳”将学校课程从横向上划分为“体育与健康、公民与社会、语言与人文、科学与创新、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水平维度;“三级”是指充分挖掘学校优质特色教育资源,考量课程要素间的内在关联及其相互作用,运用课程结构整合的方式,从纵向上构建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个课程层级。
基础课程是指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为培养合格公民而设计的课程,其任务重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让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发展打好基础。拓展课程是指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团选修课程、课后服务课程为主,其任务重在拓展学生认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是对基础课程的拓展深化,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发展课程是指以学科实践课程、主题研究课程、活动策划课程、科技创新课程、戏剧(戏曲)表演课程为主,其任务重在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活动课程。
在“双减”工作实施中,北医附小立足学生发展实际,构建多元化、特色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每学期开设兴趣选修与社团活动200余个班,学校提供菜单式课表供学生选修,打破班级、年级走班上课。积极引进和拓展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北大基础医学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多方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等课程和讲座。
2023年12月28日,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暨北京教育学会2023学术年会分论坛在北医附小举行。田国英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课程一体化模式”为题作主旨报告,对学校的“康+”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度解读,就如何实现全面“一体化”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
田国英讲到,学校将“5C”课程建设理念植入到“康+”课程体系中,形成了7项精品校本课程,以及“5+”课程图谱,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要求“一体化”整合,多学科以共同主题的方式“一体化”融合,通过“一体化”的方式为教育教学提供家校社资源,实现了“教—学—评”有机衔接的“一体化”模式。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北医附小通过课程再造与学习,实现课内外一体、共性个性结合、知识学习与自主实践有机融合的“康+”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课程的系统架构和有机整合,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63项研究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田国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验尤其深刻。
“十三五”期间,田国英带领教师们开展了26项课题研究,成功申报《未来教学方式变革的学科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基于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可视化方案设计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康+”课程一体化构建与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项目化融合研究》等22个国家、市区课题和《“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种子校》《家校社一体化育人能力提升项目》等4个项目,有155人次参与了研究实践。
田国英感慨地说:“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之初,仅仅有三年级8位语数英教师、240名学生参与。三年后,就发展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初步形成大合作学习氛围。每周,老师们都带着自己的问题与专家共研。每年,有60余节学科研究课,有40余人次的教学经验分享,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2021年,进入“十四五”,她带领教师们开展了37项课题和4个项目的研究,涉及10个学科及领域,学校教师363人次参与研究实践。她亲自主持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实践研究》、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康+”课程一体化构建研究》、海淀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北医附小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等5个课题的研究。
田国英认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不著则虚。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教师的课堂不可复制,教师个体的教学实践体验不可替代。教师要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方法意识,关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焦点,形成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成为优秀教师乃至名师。
《尚书》有言:“惟精惟一。”告诫我们,要把心思镇定下来,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决定一个人高度的,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找到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做成它,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田国英深知,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近10年来,她找到了而且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教育科研,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破解学校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引领教育创新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好校长之“好”
田国英认为,“好校长”的“好”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学生成长的全心倾注,对教师发展的全力托举,对学生家长的全面指导,对管理艺术的高度智慧,对学校声誉的竭力维护。
北医附小被北京市海淀区委授予“海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何才能练就一名新时代的好校长?可以在六个用“心”上下功夫:用良心做教育;用爱心对学生;用同理心待教师;用公正心立威信;用平常心面对现实;用进取心超越自我。
田国英谈到,有两本书对她影响深远,一本是《教育的情调》,另一本是《童年社会学》。《教育的情调》是教育现象学重要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与李树英合著的经典之作,通过教育小故事和教育现象学理论,展示了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敏感和机智。书中探讨了教育的情调,如何看待孩子、聆听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开放的教育环境。
所谓教育现象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学问,唤醒人们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给感兴趣的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对生活的好奇,即使是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也应如此。
何谓教育的情调?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认为:“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五年前,田国英曾认真读过这本书,至今印象深刻。当年,因为此书她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的认识,突破了“物”的视角或立场,回归到“人”,找到了触及孩子真实感受的路径或真实状态。教育需要用“心”关爱,教育需要“看”到学生,该书指引着她走进儿童的生命世界,关照儿童的“秘密空间”,学会用一个个生动的“情调”,优美地组合成委婉悠远的教育长河。
正如书中开篇所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童年社会学》深入讨论了童年的社会理论,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儿童和童年,探讨了学前期和前青春期儿童,以及儿童的社会问题,为我们展示了认识和理解儿童与童年的另一种路径。
重温《童年社会学》,让田国英一直在思考:身为小学教师,置身于无数儿童的童年时光,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守护这弥足珍贵的童年?核心是开启心智,回归孩子的本真。在家庭教育中,她强调父母需重新审视自己,尊重儿童的思考;在学校教育中,她强调不断反思与改进。家校携手共同爱护孩子,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善良可爱、灵动创新的本能。
中国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如平曾评价田国英:“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田国英和北医附小始终把育人体系的构建当作核心工作。她办学实践有方向,价值导向有追求,体系建构有系统,办学成就有品质。”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