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原则,反映了制度建设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引领价值和核心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具体要求,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峰选择高校思政课为切入点,撰写《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版),该书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研究重要成果,对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理论内涵阐释:深入浅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同时指出,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该书深入浅出的阐释了制度自信教育的理论内涵,深刻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同和自信不会自动产生,必须要通过制度自信教育来引导青年学生充分认识、认可、认同我们制度的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历史成就,推动青少年自发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该书从整体上论述了制度自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参与者、基本方法和价值意义,基本厘清了教师和学生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回答了“教什么、学哪些”“怎么教、如何学”“为什么教、学成什么样”等系列问题,实现了制度自信教育这个具有极强现实关切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协调统一。
二、课程教材分析:全面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高校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书明确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任务,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四门思政课教材中制度自信教育内容,为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全过程的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内在一致提供了详实依据。高校思政课在使用的2023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以显性方式展现制度自信教育的有关内容,2023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则是隐性方式,这也与课程定位、功能和内容有密切关系。该书从制度自信教育在思想课教材中分布现状入手,总结归纳了分布特征,指出了当前教材中制度自信教育内容呈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内容更好融入教材的思路建议,为“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推动思政课教材改革创新发展贡献了智慧。
三、学生主体调研:方法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该书把学生放在制度自信教育的主体位置,对来自5所高校的5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对来自不同高校的20名学生开展结构式访谈,采取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让制度自信教育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更加精准。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学生对我国当前制度的总体态度“非常自信”和“比较自信”的比例达到83.6%,认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体现出其本人制度自信(包括体现程度较小、一般、较大、很大)的比例达到96.8%,可见,制度自信教育的学生基础、教师基础都是不错的。书中详细介绍了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抓住“制度认知”这个制度自信教育的逻辑起点,科学分析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制度自信的认知情况,为制度自信教育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综合来看,制度自信教育受到课程体系设计、教材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手段、评价考核机制、教师队伍素质等因素影响,通过学生主体调研来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这些因素有效促进了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这成为今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有益借鉴。
四、具体案例呈现:重点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研究也是如此,作者结合自身学习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专业的历程和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的经验,因地制宜的选择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具体个案进行分析,以“解剖麻雀”的形式,突出展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的心得体会。该书指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孕育、产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过程是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丰厚土壤和广袤空间,加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就决定了在该课程中推进制度自信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围绕“一主四辅”线索展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主,即主题主线;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等视角出发描述我们的近现代历史是课程的四辅线索;这些内容结合丰富的史料史实可以不断增进制度自信教育实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青年学生。另外,书中还广泛介绍了一些高校思政课的好做法,以及自身在教学中的有益探索,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牵头编写《“四史”课教学案例解析》、西安交通大学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弘扬“西迁精神”、在教学中因时设置调查研究“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基层组织动员优势”题目、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中融入“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案例,这些举措可以更加立体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助力制度自信教育的目标实现。
五、实施路径构建:具有可操作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开展好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该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提出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建议路径,可以说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相融合的结果。尤其是鲜明提出要“建立制度自信教育的话语体系”,从建立制度自信教育话语表达体系、建构中国制度评价话语体系来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的话语权,这是落实“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要求的实际行动和创新举措。同时,作者坚持从国际宏阔视野来认识掌握话语权、构建具有标识性制度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用海外专家学者观点,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温奈良、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迈克尔·麦克福尔等,来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要以我国生动发展实践为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为核,来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制度自信及教育话语体系,为“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全过程建立有力的话语支撑。
(作者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助理研究员 杨昊杰)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