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老城区:党建赋能 四轮驱动 在全面发展“人民文旅”中展现党委担当
来源:民生网
2024-09-04 20:27:35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委围绕全面发展“人民文旅”,以党建为引领,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完善共建共创、共赢共享的治理体系,打造开放集约、品质融合的阵地体系,建立了“组织带动、党员牵动、要素驱动、党群互动”的全链条工作推进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建赋能人民文旅全面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工作背景

老城区位于洛阳市城市区中部,总面积52.17平方公里,下辖丽景门、建安门、西关、南关、邙山、翠云峰、状元红、道北路8个街道,2023年末常住人口26.3万人。老城是建成最早的洛阳城区,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42年的西周时期,是全国唯一一座历经三千年没有断代的城池,“老城”之名由此而来。位于都市核心区的老城,坐拥文保单位66个、历史建筑9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90项。共有隋唐洛阳城、洛邑古城等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牡丹园(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等五大牡丹观赏园均在老城境内,辖区邙山街道办事处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牡丹之乡”。

在发展新文旅产业的过程中,老城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基层文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人民文旅”的理念。坚持党建赋能,区委带头,党旗飘扬在文旅发展一线,158个基层党组织、52个两新党组织、79个党员先锋队、6000余名党员积极投身汉服、民宿等文旅产业发展,融入“人民文旅”发展大局。

2023年以来,老城以“汉服+洛邑古城”穿越古今的方式火爆出圈,全区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20亿元,均达到全市的1/5以上,其中洛邑古城接待游客量突破1160万人次。2024年以来,老城文旅热度在延续去年态势的基础上持续攀升,实现“长红”。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约208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56.04亿元,均占全市的1/4,分别同比增长约34.75%和38.08%,其中洛邑古城累计接待游客约795万人次,同比增长45%,单日接待游客最高突破20.6万人次。老城区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超千万人到洛邑古城感受汉服之美,全网话题播放量突破35亿次,持续位居全国最受欢迎的汉服打卡地榜首,被中国旅游协会推介为2023年全国八个旅游产品创意案例之一。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带动,推动“人民文旅”向深处迈进。始终以纵横完善的组织体系为支撑,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提供基础保障。注重思想为本。2023年区委十届五次全会以来,老城区将发展新文旅产业作为主要抓手,从“文旅富民兴区”战略,再到全面发展“人民文旅”,区委始终着眼“党建+人民文旅”,召开区委常委会46次、书记专题会68次、基层调研60次,制定《党建工作赋能人民文旅全面发展的若干举措》,量身定制责任清单,形成了全面发展“人民文旅”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注重机制为纲。依托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成立“1+4+N”工作专班,区委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四大班子领导挺膺负责,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各负其责,定期研究“人民文旅”发展事项。坚持“党委围绕基层转”,指导全区43家区直单位、8个街道站位全局、理清思路、聚焦文旅,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推动文旅富民兴区。业态发展上,成立区级汉服研究院党支部,组建汉服商圈党支部,筹划民宿行业党支部、历史文化街区党支部建设等,选派专业党建指导员,推动各行业严守规范,诚信经营。城市更新上,完成滨河北路拓宽改造、道德南路建设和15条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改)建旅游公厕8座,建成停车场11处,在景区周边新增道路停车泊位2300余个,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注重活动为径。用好用新用活结对共建,以驻街单位结对、街企结对等为基础,打破部门、级别壁垒,敲开各资源单位大门,开展“城市合伙人”文旅资源对接,实现辖内信息资源共享、业务优势互补、服务项目互助。建安门街道依托老子纪念馆等文保单位共建,增设文物IP转化产品和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台,进一步突出人文特色;西关街道围绕“三园共建”文商旅综合体打造,推动天心文化产业园引进拾叁堂Live house、相声新势力等新文旅业态持续衍生;邙山街道用活双元围棋博物馆、古墓博物馆等载体,开展研学游、近郊游,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注重措施为要。依托社区一线摸排优势,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将惠民触角延伸到商户周边、游客身边和人民心间。土桥、苏滹沱等社区采用“党组织+能人+合作社”模式,“土桥牡丹”“苏小蝎”等电商直播有声有色,孵化作坊式小型主播100余人,带动400多人就业,今年以来销售牡丹盆花30余万盆、鲜切花350余万支,牡丹衍生品产值达2亿元;注册“苏小蝎”特色蝎子商标,建成全蝎产业展示交易中心和电商直播间,全蝎交易额达3.6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确立全国全蝎交易的主导权、话语权,带动周边社区2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莲花寺街小区采用“党组织+物业”模式,成立的红色物业“莲花”党支部通过“IP打造+文创街巷”,翻新改造小区变网红打卡地,吸引“背包客”入住,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国百个试点案例。鼓楼、玄武门等社区采用“党组织+微网格+文旅”模式,创新划定20个文旅“微网格”,选派优秀网格书记指导活动,推动助游服务有机嵌入文旅发展各个环节。

(二)党员牵动,推动“人民文旅”向细处发力。始终以奋进有为的党员干部为先锋,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提供队伍保障。突出引领力。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多次专程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借鉴文旅先进理念,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文旅专题培训500余人次,县级领导干部“一对一”分包31个重点旅游城市并开展推介,提高老城文旅影响力传播力。突出先锋力。扎实做好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和“五联五促”工作,把准党员岗位、特长等因素,统筹做好文旅论坛、丝路友城等线下服务和抖音、小红书等线上媒体传播,累计158个基层党组织、1589名党员积极融入“我为老城文旅做点事”“我为汉服来代言”“讲好老城故事”实践;在重要节日重点时段,1500余名机关党员在景区景点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旅游咨询、免费茶水、摄影拍照、行李寄存、失物招领等暖心服务。突出内驱力。号召“两企三新”党员奋勇担责,发挥业务专长和职能优势,积极承担文旅助游项目。洛阳市雷锋车队采用“平急转换”模式,平时开展免费接送游客行动,特殊时期义务服务“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等,今年来免费接送外地游客3000余人,20名党员节会间累计出车300余次,减免车费1.2万余元。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银发人才库成立“银晖宣讲团”“银晖文艺宣传队”,40名银发人才开展调研观摩6次,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7篇,建议献策23条;开展文旅宣讲6次,受众人群2000余人次,持续输出文旅高质量发展桑榆力量。突出服务力。围绕打造“最宠游客城区”,加强“全员NPC”队伍建设,培育党员NPC,号召党员干部争做文旅服务“六边形战士”,在文旅创意碰撞、沉浸式演艺项目研发、古城景区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当好“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务。成功打造“拥军八姐妹”“丽景姐姐”等党员志愿服务品牌11个。去年以来,9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带领党员志愿者800余人,累计服务游客152.6万人次。

(三)要素驱动,推动“人民文旅”向广度拓展。始终以总量充沛的资源供给为载体,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提供引擎保障。深化更加高效的职能定位。完成62家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任务,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古城保护中心等事业单位,创新成立汉服研究院、古城招商运营中心等专业平台,增加全区50个单位“三定方案”“人民文旅”的工作职责,全区力量更加向新文旅产业聚焦。突出“政府围绕企业转”,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主导作用,制定文旅富民兴区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文旅营商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更好实现政府有为。打造更有温度的党群阵地。聚焦文史知识、服务能力、创新思维等重点,在社区改造建设非遗文化室、技能培育室、文创展示室等;聚焦游客扎堆、商户集聚等重难点问题,在洛邑古城等景区布局母婴室、景区劳动者驿站等,推动各领域党群服务进景区、进汉服体验店、进历史街区、进博物馆,打造洛城阳光红色驿站3个。今年以来,累计划拨党费85万元,支持洛邑古城片区、隋唐洛阳城宫城区范围内76个基层党支部实施文旅服务项目30余项,有效提升党群服务质效,得到居民游客广泛好评。建强更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三转三真一巩固”实践活动为抓手,重点做到“三转”,推动“三真”。16位县级领导直接联系街道,36名县级领导联系分包51个社区,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215个。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36名县级领导、75名科级干部分包联系台账内300家企业,纾解企业发展难题573个,提高经营业主满意度获得感。创新开展干部大调研,精准选人用人,选派106名优秀干部到文旅一线、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等复杂环境和关键岗位上历练,表彰奖励服务文旅产业发展中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3人,晋级职级22人。开展“增强群众观念、解决群众期盼”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32个。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人民文旅”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考核重要内容,列入巡察和督查重要事项,持续抓好跟踪问效。聚集更高层次的文旅人才。依托汉服研究院,成立“看今朝”汉服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华夏秀”汉服品牌,引进专家团队核心成员5名、专家顾问3名和著名设计师30名,开展汉服文化推广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汉服设计及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自主品牌等,设计出约800余款国风汉服、新中式服装,形成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完整体系。实施“文旅英才计划”,建立文旅人才培训基地、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后备人才实训基地,联系对接高校提供专业文旅支持,首批引进高层次文旅人才7人。依托“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文化旅游、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强校地合作。

(四)党群互动,推动“人民文旅”向实处践行。始终以密不可分的党群关系为根基,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提供力量源泉。坚持“人民文旅为人民”。紧扣群众所思所盼,压实各级党(工)委、党组主体责任,推动“党委围绕基层转”,精准回应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在洛邑古城打造灯狮画桥、香罗幔天等30处互动场景,丰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水幕电影等产品供给,推出实景剧本杀、情景剧等体验活动,增强沉浸式体验感;组建由党员构成的联合执法队,围绕网红餐饮、民宿酒店、旅游产品、景区景点四大领域,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在老城”系列行动;在洛邑古城等景点推行实时流量监控,适时调整预约时段,开展扫码入园,做好超大人流下安全保障工作;开放洛邑古城、丽景门等热门景点周边76家企事业单位和沿街商户共享公厕110座,实现群众和游客“安顺诚特需愉”。坚持“人民文旅靠人民”。区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领导围绕群众转”,落实“四下基层”,把办公桌搬到街头巷尾,与游客、市民面对面作交流、问痛点,聊出路,形成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推动文旅富民兴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采用传承非遗、小微改造等形式,对自身能力和自有资源延展,不少家庭主妇自学非遗制作,不仅月入过万,还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洛邑古城周边群众自发将自家闲置的民房改建成民宿,既增加了收入,也为游客解决了住宿问题。尊重人民首创精神,2023年以来组织文旅座谈会20次,梳理科学、契合、有效的意见建议70余条,在基层群众的文化创新中产生了“蹲城部落”、国风婚典等新文化现象,汉服体验、城市民宿等新经济模式,跟拍师、妆造师等新就业形态。坚持“人民文旅惠人民”。在区委带领全区坚定不移走文旅富民兴区之路的影响下,老城汉服店由最初的18家增至900余家,城市民宿达到近400家,占城市区的三分之二。增长10余倍的汉服体验订单量、平均入住率超过70%的城市民宿、淡季不降反增的散客用餐,让文旅消费增长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去年以来,依托街道党工委,开展汉服妆造、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100余期,参与群众6732人次;文旅产业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从业者月均增收3000多元,汉服体验店月均营收15万元以上;民宿单月营收平均能达到7万元,从业者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今年元旦三天为例,861家汉服店平均营业额2.6万元,带动汉服租赁消费2281万元;780余名跟拍摄影师三天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2600余元。坚持“人民文旅聚人民”。借助七夕、暑假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七夕汉服集体婚礼、“古都之夏·寻美洛邑”海内外学生暑期游洛邑古城短视频等活动,把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文旅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制定研学内容和课程表,实施“红领巾讲解员”“汉服研学”“非遗技艺探索”等项目,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下一代。组织参加韩国济州耽罗文化艺术节、洛邑古城VS贵州村超超级星期六友谊赛,举办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漫游洛邑古城活动,在不同国家、地区文化交流中聚合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举办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支撑,社区“三单制”和公益合伙人等项目激励,培育孵化社区“三自”组织525支,基层党员干部带动5100余群众积极参与文旅服务,开展活动3620场次,解决游客问题1005个。依托“五星支部”创建,社区党员干部围绕部分无业群众上门做工作,促使群众生活转型,投身文旅事业;景区周边商户和群众自发维护市场环境和旅游秩序,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社会平安法治。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了组织优势。党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统筹能力,通过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举旗定向,把党的文化主张和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突出群众需求,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党建赋能“人民文旅”全面发展中,老城区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文旅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正是极大地迎合了群众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才使“人民文旅”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立足人民需要,通过创造新文化现象、新经济形态、新就业模式,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了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旅富民兴区成果的创新之举。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了服务水平。在全面发展“人民文旅”中,老城区创新开展“三转三真一巩固”作风建设活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这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文旅干部队伍,也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坚决杜绝文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有力锻造了培养党员干部严谨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文旅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文旅资金的合理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文旅服务。

(四)加强宣传引导,唱响了时代之音。在发展“人民文旅”过程中,老城区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做好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等工作,通过的创意不断的活动策划和坚持不懈的一系列外宣行动,才使得社会各界对发展“人民文旅”工作的情感认同和全心投入,得到了学术界、旅游界专家学者、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扬,新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文旅富民兴区成效初显,贡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老城有益实践。

党建赋能聚合力,四轮驱动促发展。在全面发展“人民文旅”的新征程中,老城区委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以赴推动“人民文旅”全面发展。在新的征程上,继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委的担当作为,为人民文旅事业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让“人民文旅”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责任编辑:罗芳菲)